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跃

作品数:167 被引量:1,567H指数:24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广东省林业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23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树种
  • 29篇土壤
  • 19篇林分
  • 17篇生态
  • 16篇植物
  • 11篇养分
  • 11篇生态公益林
  • 11篇林地
  • 11篇酶活性
  • 11篇公益林
  • 10篇幼苗
  • 10篇造林
  • 10篇群落
  • 10篇黎蒴
  • 9篇土壤养分
  • 9篇胁迫
  • 9篇林分改造
  • 9篇马尾松
  • 8篇黎蒴栲
  • 8篇混交

机构

  • 155篇华南农业大学
  • 13篇广东省林业科...
  • 9篇广东省岭南综...
  • 7篇广东省林业局
  • 4篇广东科贸职业...
  • 4篇惠州市林业科...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佛山市南海区...
  • 3篇广东省生态学...
  • 2篇广东水利电力...
  • 2篇山西省林业科...
  • 2篇广东玉宇环保...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东莞植物园
  • 1篇广州紫荆林业...
  • 1篇广东生态工程...

作者

  • 159篇陈红跃
  • 29篇薛立
  • 15篇黄永芳
  • 13篇冼丽铧
  • 9篇庄雪影
  • 8篇郭雄飞
  • 8篇何茜
  • 8篇谭绍满
  • 7篇徐英宝
  • 7篇李吉跃
  • 7篇路光超
  • 7篇鲍海泳
  • 6篇康敏明
  • 6篇王正
  • 6篇林文欢
  • 5篇卢雅莉
  • 5篇胡德活
  • 5篇余娜
  • 5篇孙丽静
  • 5篇苏艳

传媒

  • 24篇广东林业科技
  • 10篇现代农业科技
  • 10篇绿色科技
  • 8篇华南农业大学...
  • 8篇生态环境学报
  • 5篇林业实用技术
  • 4篇土壤通报
  • 4篇亚热带植物科...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 4篇林业与环境科...
  • 3篇广东园林
  • 3篇湖南林业科技
  • 3篇生态环境
  • 3篇中国城市林业
  • 3篇现代园艺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林业教育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土壤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20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12篇2012
  • 7篇2011
  • 15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所述施肥配比具体为: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0.250‑2.180g、过磷酸钙0.048‑3.012g、氯化钾0.110‑0.955g。本发明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无机...
陈红跃梁逸葳何茜苏艳杨玥方建波郑诗雅
文献传递
模拟氮沉降对入侵植物薇甘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大气氮沉降的增加会对某些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入侵植物薇甘菊的蔓延是近年来威胁我国林业安全的一大难题。氮沉降量的增加可能会对薇甘菊光合作用效率产生影响。为进一步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以NH4NO3(分析纯)为氮源,对生长着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木荷(Schima superba)人工林试验地进行模拟氮沉降处理。试验设置3个氮沉降试验组,分别为对照组N0(N:0 g·m-2·a-1),试验组N5(N:5 g·m-2·a-1)和N10(N:10 g·m-2·a-1),根据当地降水情况计算并定量人工喷施。于2013年6、8和11月分别测定试验地内薇甘菊的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结果显示,(1)各月份间,除非光化学猝灭(qN)6月份数值低于11月份外,各指标基本表现为8月份最高,6月份次之,11月份值最低的规律。在低温,相对干旱的11月,薇甘菊生长末期,氮素的增加对薇甘菊光合效率提高的帮助尤为明显。(2)各试验组间,N0组各指标值均低于N5组与N10组,氮沉降量的增加能够促进薇甘菊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会对薇甘菊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3)试验组N5组与N10组之间无一致规律性,推测过高的氮素可能会抑制薇甘菊的生长。此推论有待于进一步实验证明。(4)在试验地自然条件下,大气氮沉降量的升高会促进薇甘菊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该文可为大气氮沉降增加的生态影响的研究和薇甘菊入侵生态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鲍海泳肖辉林陈红跃曾晓舵黄美艳冯乙晴钟泳林
关键词:氮沉降薇甘菊叶绿素荧光
34种阔叶树种早期生长比较被引量:36
2006年
对东莞大岭山林场生态公益林建设中林分改造的34种阔叶树种的早期生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面子和猴耳环生长速度最快;黧蒴、南酸枣、火力楠、降香黄檀、阴香、灰木莲、黄兰、木菠萝生长较快;樟树、石梓、青皮、麻楝生长中等,其它树种生长较慢。
康敏明杨海燕陈红跃薛立谭绍满周永文
关键词:阔叶树种
中山市常绿针叶林与阔叶林群落结构健康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植物群系为评价单元,通过相关性检验和主成分分析,从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数量特征的众多因子中提取出最重要的健康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中山市常绿针叶林与阔叶林群落结构健康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建群种更新苗数、乔木种类、灌木层密度和草本层盖度是影响中山市常绿针叶林群落结构健康最主要的4个因子;5种常绿针叶林群系结构健康得分排序为:湿地松-马尾松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岗松-湿地松林>湿地松林。建群种更新苗数、草本层盖度和乔木株数是影响中山市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健康最大的3个因子;8种常绿阔叶林群系结构健康得分排序为:粘木-凹叶红豆林>华鼠刺-粘木-凹叶红豆林>乌榄-樟树林>白颜树-红车林>降真香-白颜树林>荷木-台湾相思林>台湾相思林>银柴-小盘木-红车林。
陈嘉杰林俊新修小娟林文欢路光超陈红跃
关键词:群落结构常绿阔叶林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类型与经营作业法的制定研究——以茂名市国有荷塘林场为例被引量:7
2019年
目前广东省开展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传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有所不同,是在国家和广东省森林经营规划指导下的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新技术体系。文章以广东省茂名市国有荷塘林场为例,通过分析国家和省的森林经营规划、林场森林资源、林场性质,为林场制定了相应的12种森林经营类型和12种森林经营作业法等关键内容。这些重要内容成为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体内容,为方案编制服务,可满足林场8年经理期内的各种经营要求,实现森林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崔毅何青陈红跃
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森林经营类型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楝叶吴萸叶绿素荧光和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以楝叶吴萸Evodia glabrifolia为材料进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根部灌溉处理,探讨了50、100、150 mg/L共3个浓度梯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ABT-3号生根粉(ABT-3)对楝叶吴萸幼苗叶绿素荧光(PSⅡ实际量子产量Y(Ⅱ)、相对电子传递效率ETR、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根系活力、根系形态指标(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适宜浓度处理下均能够促进楝叶吴萸的实际光能转换效率和根系活力,其中50 mg/L的IAA是最佳的处理,能够显著增进楝叶吴萸的根系生长,尤其是对根系还原强度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并能够增强楝叶吴萸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和光保护能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刘小玲张亨陈文陈红跃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叶绿素荧光根系活力根系形态
氟化氢胁迫对5个华南乡土树种苗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植物对氟化氢的抗性和吸收能力是由植物自身生理特性及环境因素等决定的。为研究氟化氢气体对5种华南地区乡土树种苗木生理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熏气方式模拟大气氟化氢污染,通过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细胞膜透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大气氟化氢浓度和氟化氢熏气环境中,植物具有自身调节对氟化氢污染的抗性机能,但超过阈值,植物便会受伤害,且不同植物个体存在差异;5种华南乡土树种在熏气过程中均受到伤害;分析得出对叶榕、樟树抗氟化氢能力较其他3种植物强,是氟化氢污染大气环境的首选树种。
孙同高王祎王志云陈红跃
关键词:氟化氢大戟科细胞膜透性叶绿素荧光熏气
不同混交林地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40
2004年
研究了不同混交类型林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各样地养分含量,特别是P含量偏低;各林地微生物中,细菌数量最大,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随林地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杨鹏薛立陈红跃徐英宝彭耀强许松葵刘玉粦
关键词:混交林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酶活性
马尾松林4种林分改造树种枯落物持水特性被引量:2
2014年
对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的樟(Cinnamomum camphora)、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和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4种林分改造树种枯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樟、桃花心木、南酸枣和乐昌含笑枯落物鲜重分别为7.74,8.94,10.38,6.87 t/hm2;各树种枯落物干重为南酸枣(7.89 t/hm2)>桃花心木(6.55 t/hm2)>樟(5.44 t/hm2)>乐昌含笑(4.66 t/hm2);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顺序都为南酸枣>桃花心木>樟>乐昌含笑,而4个树种的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率和有效拦蓄率排序相反。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持水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都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在不同浸泡时间段,4种改造树种枯落物持水量和吸水速率均为南酸枣>桃花心木>樟>乐昌含笑,而其持水率呈现相反顺序。
杨俊生陈应彪王俊林陈雪林陈红跃
关键词: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
基于粗糙集的林木冠层结构和光分布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以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33个乡土树种为研究对象,使用半球面影像技术和Li-6400光合仪分别获取林木冠层结构、光分布和光合作用指标,用方差分析和粗糙集理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冠开度、叶面积指数、林下直射光、林下散射光、透光率和净光合速率均在各树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01),各指标在树种间的变化幅度也各不相同,其中林冠开度、林下直射光、林下散射光和透光率的变化幅度均超过了20%,分别为29.95%、20.40%、23.77%和22.56%,而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幅度分别为3.24和7.80。林冠结构和光分布均对林木净光合速率有重要贡献,但其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林冠开度最大,重要值为1/11,其余几项指标对光合作用的重要性相同,为2/33,略小于林冠开度的重要性。在评价林木冠层结构和光分布对净光合速率的综合影响力中,林冠开度贡献的权重最大,为0.27,林下直射光、林下散射光和透光率贡献的权重均为0.18。冠层结构和光分布对林木净光合速率的综合影响力在一定程度可指示冠层结构和光分布的合理性,与林木净光合速率大小不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它只表明冠层结构和光分布对林木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程度。
钟泳林王志云冼丽铧鲍海泳杨宝仪孙同高陈红跃
关键词:光分布粗糙集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