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陈江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异育
  • 3篇异育银鲫
  • 3篇银鲫
  • 2篇东太湖
  • 2篇鱼类
  • 2篇食性
  • 2篇太湖
  • 2篇污染
  • 2篇滤食性鱼类
  • 1篇豆粕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生化
  • 1篇养殖
  • 1篇养殖池
  • 1篇养殖池塘
  • 1篇银鲫生长
  • 1篇应激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化
  • 1篇增殖放流

机构

  • 7篇苏州大学
  • 2篇苏州市相城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苏州市吴中区...

作者

  • 7篇施陈江
  • 6篇蔡春芳
  • 4篇叶元土
  • 3篇徐升宝
  • 2篇王文娟
  • 2篇夏燕美
  • 2篇龚宏伟
  • 1篇陈国凤
  • 1篇吕梅良
  • 1篇徐盘英
  • 1篇谷孝鸿
  • 1篇戴修赢
  • 1篇吴东峰
  • 1篇郝向举
  • 1篇张倩
  • 1篇杨超
  • 1篇王泉林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中国饲料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阳澄西湖围养滤食性鱼类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跟踪调查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滤食性鱼类对阳澄西湖生态、经济的影响。[方法]2009年3-12月,对阳澄西湖7个入水口、6个出水口及湖区5个围养区域水质进行跟踪监测,并对经济效益作了调查。[结果]阳澄西湖出水口水质优于入水口,生态围养区水质优于出、入水口水质,但整体水质属于V类或劣V类水。全湖叶绿素年平均水平为39.67 mg/L,生态围养经济效益为1 001.3万元,以渔获物形式移出湖体的N、P分别为33.7、10.0 t。[结论]围养滤食性鱼类控藻效应明显,经济效益可观。鉴于阳澄西湖目前营养盐水平较高,宜继续实施以放养滤食性鱼类为主体的渔业模式。
施陈江蔡春芳徐升宝龚宏伟徐盘英张倩王泉林
关键词:滤食性鱼类水质
东太湖、阳澄西湖外源污染物通量及增殖放流的生态、经济效益
为了给东太湖及阳澄西湖富营养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调查分析了两个湖泊主要进、出水口的水质状况,初步估计了各主要进、出水口污染物的通量,并对阳澄西湖增殖放流滤食性鱼类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跟踪调查。   1.东太湖外源污染...
施陈江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增殖放流滤食性鱼类
豆粕及其抗营养因子对异育银鲫血清生化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选初始体重为(24.7±0.4)g的异育银鲫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8周后,研究30%豆粕替代鱼粉及其当量的棉子糖、水苏糖单独或混合添加对异育银鲫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和黏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黏液溶菌酶(LSZ)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育银鲫摄食含30%豆粕饲料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力下降且与豆粕含有棉子糖、水苏糖无关;而TCHO含量下降可能与豆粕中的棉子糖有关,且添加棉子糖和水苏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力。
王文娟叶元土蔡春芳郝向举施陈江夏燕美
关键词:豆粕异育银鲫抗营养因子非特异性免疫
酵母膏对异育银鲫生长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5%和1%的酵母膏,另用1%的酵母膏和1%的棉粕替代2%的鱼粉,配成3种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酵母膏1、2、3组。以基础饲料和添加0.01%喹乙醇的饲料作为对照,饲养平均初重约为18g的异育银鲫8周。结果表明,酵母膏1组和2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酵母膏3组增重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增重率与喹乙醇组的差异也不显著。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与增重率结果相一致。在温度变化和抓捕协迫下,摄食含酵母膏的试验组摄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喹乙醇组的摄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喹乙醇组的转氨酶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酵母膏的促生长作用和抗应激作用可能与其所含丰富的游离氨基酸、核苷酸、β-葡聚糖、甘露寡糖等有关。研究结果提示,酵母膏在异育银鲫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5%,在协迫因子较多的情况下建议短时间添加至1%。
陈国凤龚宏伟施陈江吴东峰蔡春芳
关键词:异育银鲫
鲫鱼淋巴细胞转化PHA刺激剂量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参数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从异育银鲫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利用RPM I-1640培养基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凝集素(phytohem agglutin in,PHA)(0μg/mL、80μg/mL、200μg/mL、400μg/mL、600μg/mL、800μg/mL、1 000μg/mL、1 200μg/mL)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旨在探索异育银鲫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转化最适刺激剂量。结果表明:(1)在PHA浓度0~400μg/mL的范围内,随着PHA浓度的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也增加,呈浓度依赖的关系,但当PHA的浓度增加到1 200μg/mL,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下降。其中PHA浓度为400μg/mL时,淋巴细胞转化率最高,显著高于低浓度组(80μg/mL)和高浓度组(1000μg/mL、1200μg/mL)(P〈0.05),略高于中浓度组(200μg/mL、600μg/mL、800μg/mL),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PHA体外刺激异育银鲫淋巴细胞转化的最适剂量为400μg/mL。(2)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DNA合成情况,Mu lticyc le AV软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通过DNA增殖指数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鲫鱼淋巴细胞转化率时,FS/SS参数设置为FS:Volts 62-gain 100;SS:Volts 1000-gain 500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
王文娟蔡春芳叶元土施陈江夏燕美
关键词:异育银鲫淋巴细胞转化流式细胞仪
饵料结构对河蟹养殖池塘氮、磷收支和污染强度的影响被引量:22
2010年
通过调查走访和实验分析,比较了3种投饵结构下河蟹(Eriocheir sinesis)养殖池塘在氮、磷收支和实际污染强度方面的差异。1种饵料结构以冰鲜鱼为主,另2种含配合饲料,按照配合饲料使用量不同,分为低于1000kg/hm2组和高于1000kg/hm2组。结果显示,以冰鲜鱼为主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3.02kg(1.10%)+饵料272.18kg(98.90%)=渔获物31.92kg(11.60%)+伊乐藻136.18kg(49.48%)+底泥沉积79.53kg(28.90%)+尾水排放27.57kg(10.02%),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26kg(0.42%)+饵料61.02kg(99.58%)=渔获物1.49kg(2.43%)+伊乐藻15.01kg(24.49%)+底泥沉积41.94kg(68.44%)+尾水排放2.84kg(4.63%);配合饲料使用量低于1000kg/hm2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4.49kg(2.74%)+饵料159.09kg(97.26%)=渔获物45.55kg(27.85%)+伊乐藻136.18kg(83.25%)+底泥沉积-39.26kg(-24.00%)+尾水排放21.11kg(12.90%),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53kg(1.57%)+饵料33.30kg(98.43%)=渔获物4.75kg(14.04%)+伊乐藻15.01kg(44.37%)+底泥沉积11.90kg(35.18%)+尾水排放2.17kg(6.41%);配合饲料使用量高于1000kg/hm2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4.13kg(2.51%)+饵料160.42kg(97.49%)=渔获物43.73kg(26.58%)+伊乐藻136.18kg(82.76%)+底泥沉积-34.52kg(-20.98%)+尾水排放19.16kg(11.64%),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40kg(1.17%)+饵料33.91kg(98.83%)=渔获物3.82kg(11.13%)+伊乐藻15.01kg(43.75%)+底泥沉积12.58kg(36.67%)+尾水排放2.90kg(8.45%)。与投喂冰鲜鱼为主的池塘相比,使用配合饲料可使N沉积率由10.62%上升至25.81%,P沉积率由2.02%上升至12.67%,养殖水体总氮、总磷分别由2.30mg/L、0.237mg/L下降至1.60mg/L、0.181mg/L,尾水的N、P年排放由27.57kg/hm2、2.84kg/hm2下降至19.16kg/hm2、2.17kg/hm2。上述结果表明,河蟹养殖污染强度较低,使用配合饲料可以进一步降低其养殖污染。
戴修赢蔡春芳徐升宝施陈江吕梅良叶元土
关键词:配合饲料河蟹污染强度
溶氧·水温和水流对东太湖沉积物中氮·磷释放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东太湖底泥内源污染强度。[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析环境因子(溶解氧、水温、水流)对东太湖底泥中N、P释放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溶解氧(DO)和水温条件下,上覆水中N、P浓度都随时间呈线性升高。DO浓度为3.0、5.5、8.0 mg/L时,N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443、239、153 mg/(m2×d),P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33.2、17.8、12.1 mg/(m2×Day);水温为15、25、35℃时,N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81、169、301 mg/(m2×Day),P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8.7、15.8、19.3 mg/(m2×Day);不同水流速度下,上覆水中的N、P浓度先呈线性升高,120h后趋于平衡;水流速度为0.02、0.04、0.08 m/s时,96 h内N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45、78、161mg/(m2×Day),P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8、7.5、16.8 mg/(m2×Day)。[结论]沉积物中N、P释放速率随着溶解氧降低、水温升高和水流加快而提高,其中溶解氧的影响最大。
徐升宝谷孝鸿蔡春芳叶元土施陈江杨超
关键词:东太湖沉积物溶解氧水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