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文慧

作品数:12 被引量:163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气温
  • 4篇气候
  • 3篇数据集
  • 3篇气候变化
  • 3篇气温序列
  • 3篇降水
  • 2篇地表
  • 2篇月气温
  • 2篇数据整合
  • 2篇气温变化
  • 2篇均一性
  • 1篇地表气温
  • 1篇地面降水
  • 1篇软件包
  • 1篇台站
  • 1篇平均气温
  • 1篇气候重建
  • 1篇全球气候
  • 1篇全球气候变化
  • 1篇逐日

机构

  • 9篇国家气象信息...
  • 3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天津市气象信...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沈阳区域气候...
  • 1篇河南省气候中...
  • 1篇重庆市气象局
  • 1篇沈阳区域气象...

作者

  • 12篇徐文慧
  • 7篇李庆祥
  • 4篇杨溯
  • 3篇许艳
  • 2篇张雷
  • 2篇崔妍
  • 2篇司鹏
  • 1篇张同文
  • 1篇柳艳菊
  • 1篇周晓宇
  • 1篇任雪娟
  • 1篇任国玉
  • 1篇赵春雨
  • 1篇姬兴杰
  • 1篇翟盘茂
  • 1篇敖雪
  • 1篇郭艳君
  • 1篇丁一汇
  • 1篇任玉玉
  • 1篇左璇

传媒

  • 3篇气象学报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气象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 1篇第三届区域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RHtestsV4软件包对天津1951~2012年逐日气温序列的均一性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基础气象资料建设专项"研制的中国地面历史基础气象资料及台站元数据,利用RHtest V4软件包对天津1951-2012年的历史气温序列进行了均一性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惩罚最大t检验(PMT)方法对12个地面站逐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序列检验得到,迁站是导致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序列突变的主要原因,同类型仪器更换则是导致最高气温序列突变的主要原因,而2005年以后的自动站业务化并没有对天津地区气温序列的均一性造成很大影响。同时,研究中也检验出少部分未知原因的显著间断点,可能是由于观测员的误判或观测仪器翘变等因素造成的历史数据疑误。从订正量来看,逐日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序列主要以正偏差订正为主,而最低气温则主要以负偏差订正为主。其中,最高气温序列的分位数匹配(QM)订正量均值最大,90%以上集中在0.1-1.0°C,平均气温序列的QM订正量均值相对最小,90%以上的订正量在-0.7-0.7°C,而最低气温的订正量90%以上集中在-1.5-1.5°C范围中。另外,以Xu et al.(2013)研制的数据集为参照,通过误差分析,发现两类研究得到的年(季节)尺度气温数据具有较高的相符率和一致性,从而可以说明本研究订正后的天津地区1951-2012年逐日气温序列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司鹏徐文慧
关键词:可用性评估
东北地区月气温序列的均一性检验和订正被引量:7
2019年
本文采用惩罚最大T检验(PMT)方法,结合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对东北地区129个气象站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进行均一性检验和订正,并与已有均一化数据集(CHH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气温的非均一性在空间上普遍存在,最高温和最低温分别检测出断点74个和94个,资料拼接和迁站是造成非均一性的重要因素。均一性检验和订正提高了东北地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空间一致性,线性趋势空间分布更加合理,订正之后变化趋势略有增加,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由0.1和0.22℃·(10 a)^(-1)增至0.17和0.33℃·(10a)^(-1),与CHHT相比,两套数据时间相关系数在0.9以上,对东北地区气候长期演变趋势基本一致,东北地区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显著升温趋势,采用PMT得到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趋势较CHHT分别偏高0.05和0.03℃·(10 a)^(-1),在线性趋势空间分布上PMT均一化检验订正结果较CHHT略有改善。
崔妍徐文慧李庆祥赵春雨周晓宇敖雪余君
关键词:气温PMT
全球陆地表面气温变化研究现状、问题和展望被引量:40
2014年
气候变化模拟、预估、影响评价和适应行动,均需深入了解全球陆地及不同区域地面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变化的基本观测事实和精准时空规律。长期以来,近百年全球陆地表面气温序列的构建和分析主要由英国和美国少数几家研究机构垄断。这些机构研制的长序列全球陆地表面气温变化分析产品成为气候变化科学的基石。然而,现有全球陆地表面气温资料数据及分析结果还存在明显不足,其中突出的问题包括:1中国及周边国家、地区观测覆盖不充分,早期资料覆盖严重匮乏;2对城市化影响偏差重视不够,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订正。另一方面,我国气象部门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全球陆地表面气温观测资料数据集,中国科学家也在城市化对地面气温趋势影响偏差评价和订正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研制出高质量、覆盖全球各个大陆的地表气温资料数据集及其分析产品。如何完善业已建成的地表气温观测资料数据集,系统分析、评价全球陆地城镇观测站地面气温序列中的城市化影响性质和程度,发展客观的方法订正城市化影响偏差,建立中国自己的高质量全球陆地长序列地面气温资料数据集,构建和分析全球陆表平均和极端气温时间序列,监测和揭示全球陆地及不同区域地面气温变化的精细规律,已成为我国气候变化和全球变化科学的重要任务。
任国玉任玉玉李庆祥徐文慧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地表气温基础数据
近百年中国气温变化序列对比-观测、模拟和再分析
全球或区域平均的气温变化序列整体体现地表平均气温变化的基本观测事实,历次IPCC 科学评估报告都将其作为核心成果之一。但建立气候变化序列是一个科学性和技术性兼备的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在资料分析和方法对比研究基础上,我国...
李庆祥张雷徐文慧
关键词:气候变化
基于贝叶斯模型的器测、古气候重建与气候模拟数据的融合试验被引量:3
2018年
气象部门馆藏的西部最早的器测气象资料始于20世纪30年代,不能满足建立20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变化序列的需求,而古气候重建或气候模拟资料则可以延伸到器测时代以前。为了探讨长序列多源气候资料序列融合方法,采用贝叶斯方法对中国北疆地区8条树轮气温重建资料、器测资料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模式模拟资料进行了融合试验。首先利用器测资料对气温代用资料进行校验与网格重建,并以此作为贝叶斯模型的先验分布,然后,用泰勒图选出了该区域气候模拟效果最佳的几个模式;最后将网格重建和气候模拟序列用贝叶斯模型进行了融合试验。结果表明,贝叶斯融合模型能有效提取各种数据来源的有用信息进行融合,融合结果的长期变化(线性)趋势更接近器测气候序列,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序列的精度,减小了结果的不确定性;并且,融合结果能够纠正先验分布及气候模拟数据的明显偏差,为长年代气候序列重建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
余君李庆祥张同文徐文慧张雷崔妍
关键词:贝叶斯方法气温序列
长年代气候观测资料构建研究进展
2023年
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全球、区域和局地尺度长年代气候观测资料构建研究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分析了全球表面温度及降水等气候数据集产品及其为气候变化科学方面所呈现的重要价值,讨论了长年代序列构建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技术方法以及亟待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分析表明,长年代气候资料的构建技术在支撑气候变化业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立足新形势下数据供给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丰富要素种类、恢复历史资料完整性、提高数据产品质量、细化研究对象空间尺度及研究要素时间尺度仍是今后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司鹏徐文慧王敏
近百年全球陆地气温均一化数据集的研制
全球增暖越来越成为科学家们的共识,但由于全球气温变化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因此它在不同区域的气温变化也存在着显著差异。目前国际上几个典型陆面气温数据集,如CRU的Jones教授的全球历史气候数据集、美国NCDC的Peters...
徐文慧李庆祥杨溯许艳
近百年全球地表月气温数据的概况与初步整合被引量:9
2014年
基于国际上最著名的4套全球地表月气温数据集,即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数据集(CRUTEM3)、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数据集(GHCN-V3)、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数据集(GISSTMP)和Berkeley地球表面气温数据集,从分析现有资源的状况人手,通过广泛的国际调研与合作,整合了这4套全球地表逐月气温数据集和一些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区域数据集,研发了中国第一套全球陆地表面逐月气温站点数据集。该数据集共包含全球9519站、7073站及6587站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及最低气温(序列长度不低于20年)数据,同CRUTEM3和GHCN-V3数据集相比,该数据集站点密度在各个区域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南美洲、非洲及亚洲地区;另外,1990年代以来的站点数量显著增加,有利于降低自1990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估计的不确定性。
徐文慧李庆祥杨溯许艳
关键词:数据整合气候变化
中岳嵩山高山站平均气温资料插补及其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为明确近60 a来在近对流层自由大气底部这一特定高度上河南省中岳嵩山气温变化特征,在对河南省登封气象站月平均气温数据均一化的基础上,采用该站均一化数据构建嵩山站月平均气温模拟模型,对1990—2002年缺测数据插补,建立中岳嵩山高山国家基准气候站1956—2017年时间序列连续的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对其进行气温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均一化处理对登封站月平均气温因台站迁移的非自然因素引起的非均一性取得了明显的校正效果。均一化后,1969—2017年登封站年平均气温由显著上升速率0.218℃/10 a增至0.310℃/10 a。利用独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表明,总体上,嵩山站各月平均气温推算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线性相关系数和斜率分别为0.999和0.989(n=204,P<0.01);1—12月各月模型验证检验参数的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958、均方根误差为11.7%、平均绝对偏差为0.3℃、平均偏差为0.1℃、拟合指数为0.973、模拟效率为0.900,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1956—2017年嵩山站年平均气温增温显著,其速率为0.223℃/10 a。四季之间,以春季增温速率最大,为0.350℃/10 a;冬季和秋季次之;夏季增温不显著。各月之间,以2月增温速率最大,达0.445℃/10 a。
姬兴杰左璇徐文慧
关键词:插补
全球地面降水月值历史数据集研制被引量:12
2016年
全球降水历史数据是开展气候、水循环等研究的基础。收集整理全球12个数据源降水历史月值资料,通过站号、站名甄别不同数据源中相同台站,对344个通过相关系数、一致率、均值t检验、方差F检验的台站多源资料进行拼接,尽可能多地融合各套数据产品优势,最终形成全球降水历史月值数据集(CMA Global PrecipitationV1.0,CGP)。数据集重点解决当前国际数据产品在东亚地区站点稀少、同时应用多套数据应用门槛较高等问题。数据集收录3.1万个台站共计1.87×107组月降水记录,4152个台站序列长度达百年。与美国大气海洋局(NOAA)的全球降水数据集(GHCN-M V2.0)对比,CGP新增1万个站点、0.5×10^7组有效观测记录和1030条百年序列,其中141条百年序列通过多源整合技术获取。CGP的站点和数据量优势主要体现在东亚、东欧、西伯利亚等站点稀疏地区。基于CGP分析的全球降水时空特征与国际同类产品的结果较一致。新增的数据虽然没有改变全球降水分布的总体特征,但对区域性的百年降水变化检测有一定影响。基于CGP的全球降水百年序列结果显示,20世纪前半叶全球降水量偏小,近20年是1900年以来全球降水量最大的时期,各纬度带、各个国家或地区的降水长期变化趋势呈现显著的差异。
杨溯徐文慧许艳李庆祥
关键词:降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