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文彬

作品数:2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历史地理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慈善
  • 4篇明清
  • 3篇社会
  • 3篇社会转型
  • 3篇丝绸之路
  • 3篇清代
  • 3篇民国
  • 3篇救火
  • 3篇海上丝绸之路
  • 2篇善事
  • 2篇社会变迁
  • 2篇晚清
  • 2篇文化变迁
  • 2篇五四运动
  • 2篇明清以来
  • 2篇节妇
  • 2篇城市
  • 2篇慈善救济
  • 2篇慈善救济事业
  • 2篇慈善事业

机构

  • 1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0篇福建师范大学
  • 7篇复旦大学
  • 1篇福建行政学院

作者

  • 24篇徐文彬
  • 4篇钟羡芳
  • 2篇郭若平
  • 1篇潘荥阳

传媒

  • 5篇地方文化研究
  • 2篇福建论坛(人...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安徽史学
  • 1篇台湾研究集刊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福建史志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社团管理研究
  • 1篇近代史学刊
  • 1篇2012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战时期的国家与民间组织关系变迁——以福州救火会为中心
2014年
本文利用档案、报刊等史料,分析抗战时期福州地方政府如何强化对救火会的督导,引导其参与各项战时服务,对其性质产生何种影响,指出抗战时期是国家与民间组织关系变迁的关键时期,国家以军事管制的方式,强化对民间组织的控制,导致其难以保持独立性,逐渐沦为党政部门的附庸,凸显社会趋向僵化。
徐文彬钟羡芳
关键词:抗日战争
晚清闽南商人慈善家的兴起:以林瑞岗为中心
2019年
文章通过分析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以跨区域视角,考察晚清时期闽南著名慈善家林瑞岗。指出他与旅沪慈善家群体交游密切,曾参与华北义赈活动,并效仿江南模式,在家乡创办综合性善堂,其慈善事业呈现赈灾范围跨地域化、慈善机构自治化、筹募资金网络化、施善主体商人化等近代特征,凸显晚清闽南地方权力结构之转型。林瑞岗热衷慈善,除其个人特殊经历,秉承安海商人尚儒重义之风、深受江南慈善理念的影响外,还得益于官府的鼓励举措。晚清官府治理能力的衰落,海外侨商群体的崛起、交通、信息技术的革新,使林瑞岗实现由商至绅的转变,成为影响颇巨的职业慈善家。
徐文彬
关键词:慈善晚清
李友邦与中国共产党关系考释被引量:2
2018年
李友邦早年即投身革命运动,对台共早期领导人影响甚大。他是杭州国立艺专共青团的创建人,发展了多名进步青年。抗战爆发后,李友邦在中共浙江省委的帮助下,建立台湾义勇队,掩护中共党员,组织台胞抗日。台湾光复后,李友邦仍然与中共有密切关系,开展革命事业。李友邦是赤忱的爱国者、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他以国民党党员身份与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为台湾回归、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并为之牺牲生命。
徐文彬
关键词:共产党国共合作
明清福建生态演变与虎患被引量:4
2013年
明清时期福建虎患严重,所涉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均远超前代。虎患严峻,其根源并不仅仅是人口膨胀所造成的山区开垦,更与区域经济国际化有关,尤其是近代开埠之后,茶叶、林业贸易的兴盛,导致生态急剧恶化,虎患骤增。从时空分布来看,明初虎患尚少,弘治之后,由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连连,虎患开始增多,而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不恰当的行政举措,更使猛虎肆意荼毒,因此应从多元角度看待虎患,不能简而概之。在猛虎威胁下、民众或笃信伏虎神、或练拳防身、或专职猎杀,塑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徐文彬钟羡芳
关键词:明清
明清以来自然灾害与民间组织应对 ——以福州救火会为论述中心
本文运用文集、方志、报刊、档案等多种史料,结合田野调查,试图从明清以来福州的自然环境、市场网络和民间宗教、地方权力等角度,探讨近代福州市民在社会变迁和局势动荡情况下,如何自我调适,应对灾害,从而说明自然灾害与民间组织嬗变...
徐文彬
关键词:自然灾害明清以来
文献传递
新世纪以来五四运动研究综述被引量:7
2019年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对现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几乎所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这场运动的发生,既被看成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开端,也被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后的百年间,对其的历史研究可谓层出不穷,几近成为一门显学。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近20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学术环境日益改善,五四运动研究接续此前的研究积累,在新的学术层面取得了持续进展。
郭若平徐文彬
关键词: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革命历史
近代开埠与地域精英群体兴起--以福州为分析中心
2015年
本文通过收集历史文献资料,运用统计方法,以福州为例,研究近代开埠与地域精英群体兴起的关系,指出近代福州精英群体活跃于国内政界、军界、学界,在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关键角色,并呈现人才集聚的特征。近代福州精英群体的形成,除得益于传统文脉的延续外,与近代开埠有极大关系。都市的繁华,外国势力的深入,市民力量的兴起,商埠贸易的频繁,使近代福州人口流动性增强,民众受教育机会增多。信息来源渠道的拓宽,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因此能得风气之先,涌现大批优秀人才。
徐文彬钟羡芳
关键词:精英群体
近代福州火灾与地域文化变迁
2016年
本文以福州城为例,运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收集方志、笔记、文集等地方文献,以及田野调查,指出特殊的自然环境、闽江木材贸易的兴起是福州火灾频发的深层次原因。随着商业发展、人烟辐辏,福州火患日益频繁,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导致埠际贸易衰落,而且深刻影响地域民俗信仰、大众心态、民间组织等诸多方面,铸就闽都文化的地域性,从而从新的视角,勾勒环境、灾害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徐文彬
关键词:火灾
比较视野下清代闽台节妇群体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清代台湾地区守节之风的形成,与福建移民有密切关系,因此两地节妇群体呈现数量大、官绅合力支持、类型多样等共性,但由于两地社会的不同,加之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彼此节妇群体在社会地位、所依托的社会力量、官绅支持的对象等方面存在差别。闽台节妇群体的异同,凸显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与变迁。
徐文彬
关键词:清代节妇
海上丝绸之路与明清以来福厦城市格局变迁被引量:1
2020年
明清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是推动福州、厦门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厦门,凭借着优越地理位置,逐渐取代漳州月港,成为闽南的区域中心。近代开埠后,厦门得益于东南亚贸易及侨商的支持,发展迅速,其行政区划级别不断提升。20世纪30年代,福州、厦门同时获批建市,但在实施过程中,福州较为曲折,折射两市地位的沉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台海局势、对外联系减弱等因素影响,福州、厦门均发展缓慢,厦门更一度被内陆城市赶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两市凭借沿海优势,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尤其是厦门,不仅成为首批经济特区,更成为计划单列市,福州在侨台优势未如厦门明显,未能成为副省级城市,其影响力受限。与海外贸易联系、侨商优势的发挥、城市功能的定位是决定福州、厦门城市格局变迁的主要因素。
徐文彬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明清以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