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羡芳

作品数:49 被引量:295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10篇文化科学
  • 6篇历史地理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篇土壤
  • 10篇杉木
  • 7篇有机碳
  • 6篇人工林
  • 5篇生态系统
  • 5篇微生物
  • 5篇草坪
  • 5篇城市
  • 4篇影响因素
  • 4篇杉木人工林
  • 4篇碳库
  • 4篇土壤有机
  • 4篇土壤有机碳
  • 3篇凋落
  • 3篇贮量
  • 3篇物量
  • 3篇绿地
  • 2篇氮沉降
  • 2篇凋落物
  • 2篇增温

机构

  • 49篇福建师范大学
  • 5篇福建省湿润亚...
  • 4篇闽江学院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中共福建省委...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福建林业职业...

作者

  • 49篇钟羡芳
  • 14篇杨玉盛
  • 10篇陈光水
  • 6篇黄向华
  • 5篇曾宏达
  • 5篇高人
  • 4篇徐文彬
  • 3篇谢锦升
  • 3篇陈哲
  • 3篇李熙波
  • 3篇陈佳俐
  • 3篇杨智杰
  • 3篇刘炜杰
  • 2篇盛浩
  • 2篇曾文静
  • 2篇郭剑芬
  • 2篇尹云锋
  • 2篇李金全
  • 2篇熊德成
  • 2篇杨少红

传媒

  • 16篇亚热带资源与...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林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科技与出版
  • 2篇学会
  • 1篇出版广角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现代台湾研究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福建广播电视...
  • 1篇地方文化研究
  • 1篇近代史学刊
  • 1篇学报编辑论丛
  • 1篇福建省水土保...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沉降背景下生物炭输入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和无机氮的影响
2023年
利用盆栽试验探究氮沉降背景下生物炭输入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和无机氮(NH_(4)^(+)-N、NO_(3)^(-)-N)含量的短期影响。氮沉降处理分别为0(对照)、40(低氮)和80 kg·N·hm^(-2)·a^(-1)(高氮),在每个氮沉降水平下生物炭施用量分别为0(对照)、12(低量)、36 t·hm^(-2)(高量),供试植物为杉木幼苗,试验进行18个月。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独氮沉降处理使土壤pH下降了0.05~0.18个单位,而单独施用生物炭以及在氮沉降背景下施用生物炭处理后土壤pH则显著提高了0.26~0.91个单位(P<0.05)。单独氮沉降处理对土壤可溶性碳(DOC)含量和可溶性氮(DON)含量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单独施用生物炭以及在氮沉降背景下施用生物炭处理均显著提高了DOC(1~2倍)和DON(1~6倍)含量。同对照组比较,各处理下的土壤NH_(4)^(+)-N含量变化并不明显,高量施用生物炭处理显著提高了NO_(3)^(-)-N含量。因此,在杉木幼苗生长初期,施用适量的生物炭有利于缓解由氮沉降所引起的土壤酸化并维持DOM处于较高水平,这对亚热带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黄思彤马亚培李宇轩王妙芬钟羡芳李守中尹云锋
关键词:氮沉降生物炭无机氮
科技期刊编辑甄别数据错误的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数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构成元素,直接决定论文质量的高低。笔者根据编辑学理论,结合编辑工作实践,提出甄别科技论文数据错误的方法并用案例加以解析,认为编辑在编校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数据错误的甄别,针对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常识法、比对法和计算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掌握必要的数据分析手段,培养敏锐的数据意识,最大程度地消除文中的错误数据,从而确保论文的质量。
钟羡芳
关键词:科技论文
植物根呼吸对升温的响应被引量:32
2007年
植物根呼吸碳释放量高达18Pg/a,约为全球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量(6.5Pg/a)的2.8倍。了解根呼吸对升温的响应对于构建陆地生态系统碳动态模型、评价地下碳库碳收支具有重要作用。短期升温能明显提高根呼吸速率,但在近乎恒定的温度梯度下,根呼吸速率可能逐渐恢复到温度变化前的水平。根呼吸的温度敏感性与植物种和测定的温度范围有关,其Q10值介于1.1~10之间。在野外条件下,根呼吸的温度敏感性还会受到土壤湿度、养分状况、呼吸底物有效性、太阳辐射、光合产物的地下分配模式和天气状况等影响。通常根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比土壤微生物呼吸的温度敏感性高,但室内控制温度下和野外环割(girdling)实验中并未观测到类似现象。根呼吸是否具有温度适应性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有关根呼吸对升温的适应机理仍不清楚,可能是碳循环研究存在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今后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深入探讨根呼吸的温度适应性;(2)扩大对成年植物种的研究;(3)扩大对环境因子交互影响和模拟研究;(4)扩大对植物根呼吸测定和升温新技术的研究。
盛浩杨玉盛陈光水高人曾宏达钟羡芳
关键词:植物种根呼吸温度升高温度敏感性适应性气候变化
连栽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原因及对策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丰产、优质树种,在我国人工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杉木连栽导致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一直是阻碍我国林业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杉木连栽后出现的地力衰退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对导致杉木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下降的...
钟羡芳
关键词:杉木生产力地力衰退化感作用
文献传递
福州江滨公园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季节动态被引量:3
2016年
对福州市南江滨公园内典型的3种植被类型:阔叶树种(黄花槐)和针叶树种(南洋杉)及草坪的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含量进行研究,分析城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DOC平均含量、季节动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0~20 cm土层中南洋杉、黄花槐和草坪土壤DOC平均含量分别为33.78 mg·kg^(-1)、84.77 mg·kg^(-1)和64.59 mg·kg^(-1),大小顺序为:黄花槐>草坪>南洋杉,针叶树种(南洋杉)土壤DOC含量低于阔叶树种(黄花槐),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DOC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2)城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DOC含量的季节动态明显。南洋杉和黄花槐土壤DOC含量季节变化模式均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草坪土壤DOC含量季节变化模式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研究认为,土壤DOC含量的季节差异不仅与温度、降水等因素有关,植被类型也是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
陈佳俐钟羡芳刘炜杰林金煌陈哲陈光水
关键词:植被类型
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碳库及分配被引量:49
2006年
对福建省三明市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碳库及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格氏栲人工林碳库为325.9t.hm-2,比杉木人工林的(228.3t.hm-2)高43%。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碳库分别占人工林碳库的65.9%和57.5%,矿质土壤层碳库则分别占32.5%和40.3%,而2种森林的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粗木质残体和死细根碳库占人工林碳库均不超过1%。格氏栲人工林的干材(干+皮)碳库分别占乔木层碳库的55.8%,而杉木人工林的则为75.4%。杉木人工林乔木层在6年生前连年碳积累速率略高于格氏栲人工林,但7年生后则低于格氏栲人工林。格氏栲乔木层连年碳积累速率最大值出现时间(15年生时)早于杉木人工林的(10年生时),其碳积累的数量成熟龄(>33年生时)则迟于杉木人工林的(20年生时)。从碳吸存的角度看,格氏栲是一个比杉木更加优良的人工林树种。
杨玉盛陈光水王义祥谢锦升杨少红钟羡芳
关键词:人工林碳库格氏栲杉木
灰色系统在大气质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把大气环境看作一个灰色系统,联系重庆市大气环境的实际情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判断出重庆市2000-2005年间大气污染物中主要污染因子为PM10和SO2,同时建立灰色模型对其进行质量预测.短期预测结果表明大气PM10和SO2浓度呈下降趋势,其浓度分别到2009年和2012年可达国家二级标准.
汪伟张江山钱伟钟羡芳
关键词:大气环境灰色系统灰色关联分析污染因子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米槠和杉木凋落叶混合分解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应用网袋法对福建省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凋落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凋落叶及其混合样品分解进行了为期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Olson指数衰减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凋落叶的分解过程.杉木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快于米槠凋落叶(前者的年分解常数为0.4992,后者的为0.4380),凋落叶自身的质量特性及林地土壤环境条件是影响凋落叶分解的主要因子.杉木和米槠凋落叶混合物在杉木林内的分解表现为促进作用(年分解常数为0.5604),而在米槠林内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年分解常数为0.4104),表明群落性质的差异对凋落叶混合分解有明显的影响.
赵月彩杨玉盛陈光水钟羡芳
关键词:凋落叶米槠杉木
杉木多代连栽地营造杉阔混交林碳库与碳吸存被引量:6
2006年
对杉木多代连栽地营造的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和杉木多代萌芽林(杉木纯林)两种模式碳贮量和碳吸存的差异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碳库总量为133.845t·hm^-2,比纯林增加了6.54%,其中活植物体部分碳库和土壤碳库分别为78.919t·hm^-2和54.926t·hm^-2,分别占碳库总量的58.96%和39.78%.混交林乔木层10~11年碳净固定量为10.686t·hm^-2,折算成CO2为39.182t·hm^-2,是纯林的1.11倍.因此,与多代连栽杉木林对比,营造杉阔混交林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培肥地力,增强生态系统碳吸存能力.
钟羡芳陈光水高人钱伟曾宏达
关键词: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碳库碳吸存
城市草坪土壤固碳机理及其主控因素研究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草坪面积快速增加,已成为城市的重要景观。研究证实城市草坪生态系统是个巨大的碳汇,草坪土壤具有比郊外森林还高的碳储量,然而草坪土壤碳循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仅报道城市草坪土壤具有较高的固碳...
钟羡芳
关键词:城市草坪土壤有机碳水分氮沉降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