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鹏

作品数:21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电子电信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0篇散射
  • 8篇电磁
  • 6篇物理光学
  • 6篇雷达
  • 5篇粗糙面
  • 4篇电磁散射
  • 4篇物理光学法
  • 4篇宽带
  • 4篇分区域
  • 3篇弹道
  • 3篇导弹
  • 3篇等效电磁流
  • 3篇电磁流
  • 3篇散射特性
  • 3篇雷达散射
  • 3篇雷达散射截面
  • 2篇带通
  • 2篇带通滤波器
  • 2篇弹道导弹
  • 2篇等效电磁流法

机构

  • 2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0篇东南大学
  • 4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1篇彭鹏
  • 19篇童创明
  • 10篇王童
  • 5篇李丹
  • 4篇孙华龙
  • 4篇李西敏
  • 3篇孙佳佳
  • 2篇姬伟杰
  • 2篇武光辉
  • 2篇余定旺
  • 1篇鲍峻松
  • 1篇邹雄
  • 1篇梁海涛
  • 1篇黄亚林
  • 1篇李智伟
  • 1篇高飞

传媒

  • 4篇空军工程大学...
  • 2篇电波科学学报
  • 2篇微波学报
  • 2篇现代雷达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现代防御技术
  • 1篇弹箭与制导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6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弹道导弹助推段动态RCS特征仿真被引量:7
2013年
根据弹道导弹在助推段的运动特性进行弹道仿真。采用准静态法结合矩量法仿真导弹在助推段的动态RCS,通过与导弹静态全角度单站RCS的计算结果对比得到每一采样时刻导弹姿态的变化,采用N点截图的方法获取动态RCS的均值方差联合分布提取弹道导弹在助推段的动态RCS特征,由此分析导弹在助推段的轨道特性,作为助推段导弹目标识别的依据。
彭鹏童创明孙佳佳李丹李智伟
关键词:弹道导弹助推段雷达散射截面
超低空目标的广义布儒斯特效应被引量:16
2015年
超低空预警是当今研究的热点,而多径干扰是影响超低空目标探测的主要因素。针对多径干扰的问题,从电磁散射的角度出发,提出"广义布儒斯特效应",以降低多径干扰的影响。运用小面元高频近似方法(PO+MEC)快速计算目标散射场并生成回波信号;在物理光学法的基础上推导了复反射系数公式;根据"四路径"建立多径回波信号模型。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多径信号的广义布儒斯特效应的产生机理,找出多径干扰最小的入射角,并研究其存在的条件。通过改变环境类型及相关参数和入射频率,得出广义布儒斯特效应的内在规律,为超低空对抗打下基础。
隋栋训童创明彭鹏王童梁海涛
关键词:多径信号物理光学法超低空
复杂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布儒斯特效应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研究复杂地表环境布儒斯特效应随环境参数的演变规律,通过分区域复合粗糙面建模方法,构建了多种复杂地表的粗糙面模型,并采用基于复杂分区域面元的自适应迭代物理光学法,研究了多种复杂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布儒斯特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表面的介电常数和粗糙度是决定布儒斯特角位置的重要因素,不同介电常数所对应的布儒斯特角位置不同,均方根高度的增加会导致布儒斯特角的增大,而相关长度的增加会引起布儒斯特角的减小.在分区域复合粗糙面中,区域介电常数和区域粗糙度的改变均会引起布儒斯特角发生偏移的布儒斯特融合效应,且介电常数占优的区域粗糙度改变所引起的布儒斯特融合效应会更为显著.因此,对于复杂地表环境,在已知各区域表面介质常数与粗糙度的情况下,考虑布儒斯特融合效应即可确定该环境的布儒斯特角,为复杂环境下的超低空目标探测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邹高翔童创明孙华龙彭鹏王童
关键词:介电常数粗糙度
不同土壤类型的粗糙地面电磁散射特性及布儒斯特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土壤表面散射特性对大地遥感等问题有着重要应用,地面对雷达波束的镜面反射是造成镜像干扰的主要原因,利用粗糙地面的布儒斯特效应将有效削弱镜面反射。采用四成分土壤介电模型计算不同类型土壤的介电常数,以二维高斯粗糙面模拟实际地面,引入锥形入射波来克服粗糙面的边缘衍射;应用基于物理意义的双网格法(PBTG)结合稀疏矩阵规范网格法(SMCG)计算分析土壤类型和湿度对地面散射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粗糙地面布儒斯特效应随土壤类型、湿度及入射波频率等的变化关系。分析表明:土壤类型和湿度等因素对地面散射特性及布儒斯特效应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成果对于不同土壤类型的地面环境遥感探测以及削弱镜像干扰提供了理论支撑。
刘万萌童创明彭鹏王童
地海交界环境与其上方双目标复合散射的混合算法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模型,陆地区域采用高斯谱模拟,近海海面区域采用基于变浅系数的北海海浪工程(joint North Sea wave project,JONSWAP)谱模拟;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边界赋形方法,并运用多种反正切权函数处理实现了线型、月牙型、峡谷型和分形型边界的地海交界环境;基于矩量法和基尔霍夫近似的混合算法研究了地海交界环境与其上方双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对比了双目标分别位于两种典型环境和地海交界环境上方时的复合散射系数曲线,研究了复合散射系数随入射角、陆地区域参数、海面参数、边界形状、双目标参数及双目标类型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该混合算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数值仿真结果对地海交界环境上方目标的探测、遥感及成像具有借鉴意义。
邹高翔童创明黄亚林孙华龙孙华龙
关键词:混合算法
复杂陆地粗糙面及其上方坦克目标复合散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研究了复杂陆地粗糙面及其上方坦克目标的复合散射特性.基于Monte Carlo方法,利用高斯谱函数模拟不同统计特性的陆地表面,运用加权反正切函数滤波处理以构造边界和连接相邻区域,构建了复杂陆地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几何模型.提出了一种快速精确求解复杂陆地粗糙面及其上方坦克目标复合散射的混合方法,利用迭代物理光学法求解目标与环境间的多次耦合,运用等效电磁流法修正棱边绕射.分析了复杂陆地粗糙面的散射特性,研究了入射角、均方根高度、相关长度和粗糙面表面结构对复合散射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为探测复杂环境上方的坦克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数值仿真结果对雷达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邹高翔童创明高飞孙华龙彭鹏王童
关键词:坦克目标迭代物理光学法等效电磁流法
城市环境中无人机搜索航路规划算法
2023年
针对城市环境下无人机战场目标搜索问题,提出基于环境地图的搜索航路规划算法,解决了未知环境中无人机边感知边探测的航路规划问题。在环境地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矩阵计算的环境地图快速更新方法。以探测、感知奖励和障碍惩罚为搜索目标函数,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搜索航路规划方法,采用贪婪搜索进行优化求解。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无人机在城市环境中安全高效地搜索目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王靖宇周子涵彭鹏
关键词:无人机城市作战航路规划
弹道导弹助推段尾喷焰RCS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弹道导弹助推段尾喷焰在HF频段的RCS特性。通过研究尾喷焰的等离子体性质,推导了尾喷焰全反射的临界电子浓度,建立了尾喷焰的等离子体模型。采用流体力学的方法分析了尾焰上流体动力学参数的分布,建立了尾喷焰的流体力学模型。最后采用计算电磁学的矩量法计算了助推段弹道导弹尾喷焰的RCS特性,通过商业软件Feko 5.4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天波超视距雷达的精确设计提供了依据。
彭鹏童创明李丹姬伟杰
关键词:超视距雷达助推段矩量法雷达散射截面积
基于二维粗糙面模型的大地土壤表面散射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建立二维粗糙面模型研究了大地土壤表面对高频超视距雷达电磁波的散射特性。采用半经验公式计算了HF频段给定频率下土壤媒质在不同温度、湿度时的有效相对介电常数,并与微波频段下情形进行对比。采用Monte Carlo法结合高斯谱函数生成二维粗糙面模拟真实大地土壤表面,建立了土壤表面积分方程,采用锥形波入射消除人为截断粗糙面带来的边缘衍射,采用基于物理意义的双网格法(Physics Based Two Grid,PBTG)结合稀疏网格迭代法(Sparse Matrix Canonical Grid,SMCG)求解土壤表面的双站散射系数。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大地土壤表面对高频超视距雷达电磁波的散射特性。研究结果为高频超视距雷达遥感探测提供了理论参考。
彭鹏童创明鲍峻松孙佳佳李丹
关键词:粗糙面电磁散射
基于电磁模型的宽带雷达海杂波信号建模与分析
2022年
该文针对时变海洋面雷达回波信号模拟问题,建立了一种包含电磁散射机理与雷达波形调制特征的海杂波雷达回波信号模型。该模型首先建立一组具有时变特征的海面几何样本,通过对改进双尺度面元模型的加速处理,实现各时刻海面散射数据的高效模拟,并通过与测试数据的对比证实了电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然后采用子脉冲形式建立宽带回波信号模型,并以各面元散射数据代替其复幅度从而完成雷达回波信号建模。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高效性,对海杂波数据的统计分析展示了脉冲压缩处理对杂波的抑制效果。该海杂波模型既考虑了海洋的复杂散射机理与运动特性,又具有一般宽带信号的形式,因此可同时为海洋散射现象的解释和信号处理算法的分析提供完备数据源。
王童童创明许光飞彭鹏王宜进
关键词:宽带雷达电磁散射海杂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