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术后3例持续性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
- 2013年
-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用药护理、出院宣教对3例腹腔镜手术后持续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3例患者均接受药物及腹腔镜治疗,出院1个月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恰当的心理护理,密切的病情观察,及时的用药护理,做好出院宣教,是持续性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成功的关键。
- 张颖
- 关键词:持续性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甲氨蝶呤
- 微创腰椎前路腹膜外入路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通过解剖学和临床研究,探讨微创腰椎前路腹膜外入路的理想显露方法。方法尸体解剖:成人防腐尸体标本21具,行左侧腹直肌旁纵切口掀开三层腹肌,观察腹膜外间隙和腹膜特点,经腹膜外入路显露L_(2)~S_(1)节段椎间盘,观察大血管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影像学测量:收集100例成人腹部CT扫描,在L_(2)~S_(1)节段的腹前壁测量腹膜外脂肪与腹直肌外缘和腹壁中线的距离。收集150例成人腰椎MR检查,在L_(2)~S_(1)节段测量大血管与椎间盘前中线的距离。临床应用:采用微创前路腹膜外入路行腰椎融合术56例,男25例,女31例;年龄29~71岁,平均46.3岁。L_(2)~L_(4)采用左侧腹直肌旁斜切口,L_(4)~S_(1)行正中偏左横切口,长约8 cm,腹膜外入路充分显露椎间盘,切除椎间盘减压后行椎体间融合术,评估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结果尸体解剖:L_(2)~L_(4)节段在弓状线近侧,腹直肌后鞘与腹膜粘连,分离时易破裂,自腹直肌鞘外缘向外腹膜逐渐变厚并出现腹膜外脂肪。L_(4)~S_(1)可经弓状线远侧显露,腹直肌后侧即为腹膜外脂肪,L_(4,5)需切开弓状线在外侧腹壁延展部,腰大肌内侧有多支髂腰静脉。L_(5)S_(1)在血管分叉远侧的右髂总动脉和左髂总静脉之间显露,骶正中血管细小或缺如,交感神经丛偏左侧。影像学测量:腹膜外脂肪在L_(2,3)、L_(3,4)、L_(4,5)节段分别距腹直肌外缘(36.2±9.9)mm、(35.2±11.6)mm、(27.6±11.2)mm,在L_(5)S_(1)节段覆盖腹直肌后侧达中线。腹主动脉左缘在L_(2,3)、L_(3,4)、L_(4,5)节段分别距中线(14.9±5.1)mm、(13.9±4.6)mm、(19.7±5.9)mm;下腔静脉在L_(2,3)、L_(3,4)节段位于中线右侧,在L_(4)~5节段跨过中线(4.6±8.7)mm;在L_(5)S_(1)节段右髂总动脉和左侧髂总静脉内缘分别距中线(14.6±6.8)mm、(17.6±5.3)mm。临床应用:56例均采用微创前路腹膜外入路顺利充分显露,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15~70 ml,平均30 ml;1例L
- 徐宝山秦可鑫张坤生张颖胡永成田和顺黎宁刘越张晓阳张平
-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
-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因素与HPV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性伴侣数、性生活开始的年龄、孕产次和时间、有无吸烟史等密切相关。伴随着新兴事物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宫颈癌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且危害妇女的心理及生命健康。根据相关研究及文献报道,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目前,腹腔镜微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对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张颖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宫颈癌
- 切口妊娠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2年
- 切口妊娠(CSP)是指受精卵滋养叶细胞种植于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瘢痕处,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妊娠类型,占异位妊娠的0.15%[1],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随着孕卵的不断长大,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2]。而且在CSP诊断不明确时,盲目吸宫极容易发生大出血,
- 张颖
- 关键词:切口妊娠子宫动脉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病因
- 重复异位妊娠的诊治进展(综述)
- 2013年
- 重复异位妊娠(repeat ectopic pregnancy,REP)是指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或保守性治疗(手术或药物)等,再次在子宫外、输卵管、卵巢或腹腔内妊娠。近年来,重复异位妊娠的病例呈增多趋势。输卵管炎和盆腔炎是重复异位妊娠的重要原因,重复异位妊娠会对女性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率,预防重复异位妊娠,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对于临床妇产科医生十分重要。首先,重复异位妊娠的诊断有三大特点,其次,异位妊娠必须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术后加强抗炎。治疗方法中保守治疗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但应严格掌握保守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优越性已被公认,其中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保守性手术,但存在风险,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应行患侧输卵管切除加对侧输卵管结扎。
- 张颖
- 关键词:妊娠
-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植入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缺损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估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植入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抽取前期5例手术患者自体骨髓血,应用选择性细胞留滞技术将有核细胞富集于明胶海绵颗粒进行BMSCs富集试验。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9例,男61例,女48例,年龄(43.0±9.8)岁(范围24~59岁)。均采用可动式经皮内镜下行髓核摘除术,26例单纯行摘除髓核术(摘除组),39例摘除髓核后缝合纤维环(缝合组);44例摘除髓核后向椎间盘内植入富集自体BMSCs的明胶海绵颗粒,缝合纤维环(干细胞+缝合组)。记录围手术期情况,评价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椎间隙高度及椎间盘突出程度,并计算改善率和丢失率。结果BMSCs富集试验结果显示有核细胞粘附倍数为6.4±0.9,目的细胞粘附倍数为4.2±0.6,体外培养后BMSCs生长良好。109例患者手术时间35~55 min,缝合组7例缝合不成功转入摘除组,干细胞+缝合组10例缝合不成功转入单纯干细胞组。切口无红肿,均一期愈合。各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术前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组VAS和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未发现椎体间融合、异位骨化和感染。18例随访0.5年,91例随访(25.0±5.6)个月(范围1~3年)。末次随访时干细胞+缝合组VAS改善率为81.7%±7.9%,大于摘除组的73.0%±8.9%、缝合组的74.0%±6.9%和干细胞组的75.3%±8.4%;干细胞+缝合组ODI改善率为91.9%±8.8%,大于摘除组的86.2%±8.1%和缝合组的86.4%±5.5%。术后1年时MRI显示椎间盘退变分级摘除组较术前平均增加0.7级,缝合组平均增加0.6级,干细胞+缝合组和单纯干细胞组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firrmann分级进展较摘除组和
- 徐宝山张昊袁秋明张颖胡永成张凯辉杜立龙黎宁刘越许海委
- 关键词:腰椎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
- 骨桥蛋白和p185蛋白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水平在子宫颈癌诊断及病理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 2019年
-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p185蛋白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宫颈癌诊断、病理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中的评估价值,为提高宫颈癌诊断的准确度、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162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及同期收治的157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两组均于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后取血清,检测血清OPN、p185蛋白和PDGF水平。比较不同病理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血清OPN、p185蛋白和PDGF水平,分析血清OPN、p185蛋白和PDGF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宫颈癌组血清OPN、p185蛋白和PD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OPN+p185蛋白+PDGF联合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90.74%)、准确度(91.22%)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91.72%)与各指标单独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化程度宫颈癌患者血清OPN、p185蛋白和PDGF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血清OPN、p185蛋白和PDGF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鳞癌患者血清OPN、p185蛋白和PDGF水平与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OPN、p185蛋白和PDGF水平均呈明显高表达,联合检测血清OPN、p185蛋白和PDGF水平能显著提高宫颈癌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同时可作为判定宫颈癌病理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姚立英张颖祁冀
- 关键词:骨桥蛋白P185蛋白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 子宫肥大症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子宫肥大症又称为弥漫性子宫肥大症,是子宫的非肿瘤性肿大.此病由连续多次宫内妊娠或分娩或子宫慢性炎症,使子宫壁纤维组织、结缔组织增生而引起的子宫增大所致,临床易误诊.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共收治子宫肥大症16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6例,年龄34 ~ 72岁,平均48.3岁;足月分娩2次以上7例,最高产次5次,妊娠史>4次6例;2例有上环史,2例有绝育史,1例未婚并否认性生活;均有不同程度月经改变,以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病程6个月~3 a 13例,10 a以上3例.妇科检查:子宫体不同程度增大,14例如孕40~ 50 d大小,2例如孕2+个月大小;合并不同程度贫血9例,B超检查提示子宫肥大13例、子宫肌腺病1例、子宫肌瘤1例、多发性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肥大1例.
- 张颖
- 关键词:多发性子宫肌瘤不规则阴道出血结缔组织增生足月分娩子宫肌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