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晋藩

作品数:187 被引量:79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1篇政治法律
  • 8篇历史地理
  • 5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9篇法律
  • 52篇法制
  • 27篇法文化
  • 26篇法治
  • 25篇治国
  • 23篇中国法
  • 23篇中华法系
  • 23篇国法
  • 23篇法系
  • 20篇司法
  • 15篇主义
  • 13篇中国法制
  • 13篇监察
  • 13篇法制史
  • 12篇中国法律
  • 12篇律文
  • 9篇廉政
  • 8篇依法
  • 8篇政法
  • 8篇文化

机构

  • 179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西北政法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中共中央编译...

作者

  • 180篇张晋藩
  • 2篇林乾
  • 2篇杨静
  • 1篇陈景良
  • 1篇叶秀山
  • 1篇张京凯
  • 1篇应松年
  • 1篇楼宇烈
  • 1篇苏亦工
  • 1篇王健
  • 1篇秦晖
  • 1篇陈光中
  • 1篇徐爱国
  • 1篇衣俊卿
  • 1篇赵晓耕
  • 1篇李德顺
  • 1篇焦利
  • 1篇单纯
  • 1篇朱洁琳

传媒

  • 31篇人民法治
  • 11篇中国法学
  • 11篇政法论坛
  • 9篇国家行政学院...
  • 4篇中国人大
  • 4篇中国政法大学...
  • 4篇中国法律评论
  • 3篇中共中央党校...
  • 3篇法制与社会发...
  • 3篇法学杂志
  • 3篇比较法研究
  • 3篇研究生法学
  • 3篇法商研究
  • 3篇南京大学法律...
  • 3篇行政管理改革
  • 2篇当代法学
  • 2篇河北法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史学月刊
  • 2篇民主与法制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16篇2019
  • 19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12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1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初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实学的学风被引量:8
2007年
清初社会的激烈动荡,导致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显著变化,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朱之瑜、傅山、李颙、颜元等人为代表的一代杰出思想家,清醒地认识到专制主义统治所造成的社会危机,以及封建理学对于思想界的扼杀,他们将学术探讨与经世致用结合起来,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和唯心主义理学。他们的思想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治、国家、民族、法制、教育、风俗、人情等各个方面,启迪人们去思考和探索改革时弊的途径,并且形成了与前代迥异的新思想、新学风。
张晋藩
关键词:清初法律思想经世致用实学
以史为鉴 可知兴替
2017年
自从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因”的方略以来,依法治国赢得了全民族的关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更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伟大任务,除了贯彻落实各项法律制度建设,还有一点至为关键,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不人云亦云,不照搬照抄。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明确指出:“立足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又不照搬别国模式。”
张晋藩
关键词:以史为鉴依法治国兴替法律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共中央
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被引量:9
2022年
从夏、商、秦、隋四朝的兴亡史中可以看出,“得民则昌,失民者亡”是一条永恒不变的历史规律。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从实际出发,总结出民本思想的基本理念:兴国安邦,在得民心;以农为本,改善民生;宽以养民,改善民生;爱民富民,民安国强;富则教之,移风易俗;矜恤弱者,重视人命。民本思想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阶段性和局限性,但依然为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历史镜鉴。
张晋藩
关键词:民本利民教民
沈家本法律思想综论
<正>沈家本(1840—1913),是晚清爱国忠君并具有改良维新思想的新官僚,也是博通古今,连贯中西的法学大师。他对中国法制的近代化,法学的繁荣和法律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功绩。沈家本生活在中国社会激烈动荡的时代,...
张晋藩
晚清制定民法典的始末及史鉴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晚清修律期间,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独立的民法草案。在制定的过程中,既进行了舆论宣传,也开展了民事习惯法的调查,但由于时间匆促,一些重要的民事习惯法并未融入草案当中。这部民律草案以西方民法为依据,与中国的固有民法进行了必要的整合,虽不尽如人意,但它是中国民事立法史的开篇之作,它所提供的经验与史鉴意义值得重视。
张晋藩
关键词:民法《大清民律草案》
综论中国法制的近代化被引量:41
2004年
中国法制近代化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变迁的必然结果。它是在引进西方法文化的同时 ,批判与吸收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合理内核的矛盾冲突中逐步推进的。法律移植在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任何被移植来的西方法制文明因素 ,只有扎入中国的文化土壤 ,得以积淀下来 ,进而成为本民族法文化的一部分 ,才是成功的移植。
张晋藩
关键词:近代化法律移植法律本土化法文化
中华法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正>一、中华法系研究的今昔(一)中华民国时期关于法系问题,自1884年日本著名法学家穗积陈重提出世界法系分为"印度法族、中国法族、回回法族、英国法族、罗马法族"以后,法系问题遂引起世界法学界的关注。1923年美国学者韦...
张晋藩
文献传递
《大清民律草案》对中西民法的整合
2018年
中国古代国情、社情决定了民事法律的发展是迟缓的,俞廉三、刘若曾在《民律前三编草案告成奏折》中所说:“各朝凡户婚,钱债、田土等事,摭取入律,至今未替”,是符合中国民事法律发展实际的。所以,《大清民律草案》标志着中国固有民法的基本终结和与西方近代民法接轨的开端。
张晋藩
关键词:《大清民律草案》近代民法中西民事法律法律发展固有民法
中国传统法观念的转变与晚清修律被引量:8
1998年
文章宏观地考察了中国传统法观念在晚清的十大转变及其与修律和司法改革的相互关系,进而从史鉴的角度提出颇有参考价值的几点思考。
张晋藩
关键词:晚清修律法观念沈家本中西法文化中华法系
从崎岖走向辉煌的中国法制五十年被引量:7
1999年
新中国五十年的法制尽管在特定时期里遭到过破坏,但在趋向上还是逐步前进的;法制五十年的历程是沮丧与喜悦、经验与教训并存;法治与中国的繁荣兴盛同命运、共存亡;法治是中国富强之具,自由权利之源。
张晋藩
关键词:法制法治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