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成弓

作品数:38 被引量:376H指数:10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4篇盆地
  • 20篇鄂尔多斯盆地
  • 7篇层序
  • 5篇地层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马家沟组
  • 5篇古地理
  • 5篇北部
  • 5篇沉积充填
  • 5篇沉积环境
  • 4篇岩相
  • 4篇三角洲
  • 4篇层序地层
  • 3篇东南
  • 3篇盐岩
  • 3篇岩相古地理
  • 3篇展布
  • 3篇三叠
  • 3篇三叠世

机构

  • 38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石油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低渗透油气田...
  • 2篇中国石化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外生成矿与矿...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贵州工程应用...
  • 1篇四川省科源工...

作者

  • 38篇张成弓
  • 28篇陈洪德
  • 15篇陈安清
  • 10篇林良彪
  • 8篇苏中堂
  • 8篇赵俊兴
  • 8篇杨帅
  • 5篇侯明才
  • 5篇钟怡江
  • 5篇李洁
  • 4篇程立雪
  • 4篇徐胜林
  • 3篇王峰
  • 3篇隆轲
  • 3篇潘博
  • 3篇刘磊
  • 2篇刘磊
  • 2篇周雁
  • 1篇刘晓鹏
  • 1篇王俊

传媒

  • 7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沉积学报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岩石学报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岩溶
  • 1篇煤炭技术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沉积、资源...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盒8段浅水三角洲砂体成因及分布模式被引量:20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下石盒子组盒8段(简称:盒8段),整体具有构造稳定、沉降缓慢、盆大、坡缓、水浅、源多的特点,广泛发育缓坡型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运用地层过程-响应沉积动力学原理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及方法,对该类三角洲砂体的成因与组合类型进行了探讨。该时期砂体明显受基准面升降旋回过程中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补给通量比值变化的控制,可划分为进积型、加积型。进积型主要由高能削截式河道砂体、低能削截式河道砂体、残缺式坝上河砂体构成;加积型则主要由低能削截式河道砂体、完整式河道砂体、下残式坝上河砂体构成。结合砂体的时空展布规律,建立了缓坡型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成因分布模式。层序界面上的高能河道砂体富集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大。
李洁陈洪德林良彪苏中堂张成弓程立雪彭传利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砂体成因下石盒子组鄂尔多斯盆地
萍乐拗陷龙潭组海相泥页岩勘探潜力
2019年
为评价中国东南地区上古生界富有机质泥页岩勘探前景,基于区域地质背景、露头观察和地球化学测试,通过对萍乐拗陷二叠系龙潭组岩相古地理、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平面分布差异的系统分析,探讨富有机质泥页岩控制因素。萍乐拗陷龙潭组时期为整体海退背景下的海陆过渡潮坪沉积环境;龙潭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厚度在平面上表现为西厚东薄;有机碳质量分数为0.06%~12.32%,高值区位于萍乡一带,表现出西高东低的特点;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干酪根,总体以生气为主;R_o值为0.5%~5.45%,呈现自东向西成熟度逐渐增高的趋势。萍乐拗陷龙潭组富有机质泥页岩整体质量西高东低,沉积环境、埋藏史及热事件是形成该现象的主要控制因素。对萍乐拗陷西部地区而言,埋藏和热事件影响较大;而中东部地区则主要受埋藏作用的影响。中部丰城地区具备较好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前景。
熊晨陈洪德陈安清张成弓史建南李峰潘博肖斌欧阳睿
关键词: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龙潭组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物质聚集分布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天然气勘探最具潜力的盆地之一,有着漫长的构造-沉积演化史。盆内中央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在整个盆地的地质构造演化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与天然气聚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论文选取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中央古...
张成弓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中央古隆起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晚石炭世羊虎沟组源—汇系统特征及古地理格局被引量:1
2023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系羊虎沟组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但受其复杂的构造活动影响,其从源到汇充填过程及古地理格局尚有诸多争议。通过轻矿物、重矿物、岩屑组合和稀土元素等特征进行物源分析,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共划分出西北部阿拉善、东北部阴山、西南部北祁连和东南部北秦岭4个源—汇系统。阿拉善源—汇系统源区构造背景整体以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为主,沉积物主要来自平均上地壳长英质源和镁铁质火成物源区;阴山源—汇系统源区构造背景整体以被动大陆边缘为主,沉积物来源较为复杂,为平均上地壳长英质源、中性岩火成物源区和镁铁质火成物源区的混合;北祁连源—汇系统源区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和主动大陆边缘的混合,沉积物主要源自镁铁质火成物源区和中性岩火成物源区;北秦岭源—汇系统源区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物主要来自镁铁质火成物源区。4个源—汇系统母岩主要为碱性玄武岩、花岗岩与钙质泥质沉积岩的混合。基于源—汇系统分区,重建古地理格局:(1)阿拉善源—汇系统碎屑沉积物从西北部汇入,向南东方向搬运,且搬运距离较远,发育海陆过渡相的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2)源自阴山源—汇系统的沉积物由东北部汇入,向南西方向搬运,搬运距离远分布面积广,发育海陆过渡相的潮控三角洲沉积体系;(3)北祁连源—汇系统碎屑沉积物由西南部汇入,沿岸发育小型河控三角洲沉积,深水区发育以浅海—半深海陆棚沉积为主的海相沉积体系;(4)北秦岭源—汇系统碎屑沉积物由东南部汇入,沉积砂体受中央古隆起影响搬运距离短,发育海相的障壁岛海岸沉积体系。
朱淑玥刘磊刘磊陈波王志伟史云鹤杜小伟王峰王峰陈洪德张成弓张靖芪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恢复及其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被引量:5
2019年
鄂尔多斯盆地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控制着后期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与古地理展布。通过野外剖面、岩芯分析、测井数据等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选取寒武纪SS1最大海泛面(徐庄组沉积晚期地层)为标志层,通过残余厚度印模法,并结合古地质图分析,对研究区前寒武纪进行古地貌恢复,明确了前寒武纪沉积背景、构造格局及物源方向。总体上,前寒武纪鄂尔多斯盆地南、北濒临秦祁海和兴蒙海,东、西被贺兰和晋豫陕坳拉槽所夹持,古地貌东北高、西南低,受秦祁海影响最大,可将其划分为3个古构造地貌单元:高地剥蚀区、受古构造控制形成的坳陷区以及处于剥蚀与沉积过渡地带的斜坡阶地区。通过研究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与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分布认为,拉张活动背景下的坳陷带以及斜坡带是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区块,前寒武纪古地貌格局影响了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与分布。恢复古地貌形态对于揭示物源供给,研究沉积物搬运、平面和纵向展布特征,探究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以及进一步揭示生储盖组合和分布具有重大意义。
侯林君陈洪德罗林军张成弓赵俊兴苏中堂
关键词:古地貌前寒武纪标志层烃源岩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构造-沉积分异及成藏效应被引量:6
2020年
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是当前的油气勘探热点。当前对鄂尔多斯盆地不同构造区的潜在碳酸盐岩储层及圈闭仍认识不清,阻碍了勘探目标优选。本文通过构造-沉积分异特征分析,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台地的构造-沉积分异演化过程及其后期构造改造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受中央古隆起和陆表海环境的控制,盆地南缘以发育镶边礁滩相储层为特征,西缘以发育层状弱镶边礁滩储层为特征,内克拉通则以局限的台地潮坪白云岩储层为特征;三个不同构造-沉积分异区的碳酸盐岩建造都具备成藏条件,但遭受的构造形变具有显著差异,可分为西缘压性构造区、南缘张性构造区和内克拉通稳定构造区;西缘陆内前陆盆地的破碎褶皱带的有利圈闭包括逆掩断层遮挡圈闭和向斜中的次级背斜圈闭;南缘受渭北地堑影响形成的张性构造带发育基底潜山相关圈闭;内克拉通的伊陕斜坡带为一长期保持构造稳定的弱改造的大型单斜构造,以发育岩性圈闭型为特征,岩性圈闭的沉积相分布主要受陆表海旋转潮汐流的约束。
张晓星陈安清党牛张成弓赵俊兴高星兰叶芳陈洪德
关键词:碳酸盐岩前陆盆地岩性圈闭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沉积环境讨论及其地质启示被引量:98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经历了巨大的海陆变迁,并发生多次海侵。其中,关于本溪组-太原组的陆表海沉积环境经长期研究已达成广泛共识,而对处于海陆转换关键时期的山西组沉积环境问题至今存在较大争议。鉴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地层与古生物、沉积构造、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地质依据,结合硼元素法所计算的古盐度、Sr/Ba比值以及硼、镓、铷三元素含量关系等不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对早二叠世山西期沉积环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山西期为陆表海背景下的海陆过渡沉积演化阶段,发育大面积分布的海陆过渡三角洲体系,到下石盒子期才完全进入陆相湖盆的沉积演化阶段。通过盆地山西组东西向与南北向地球化学基干剖面的建立,呈现古盐度和Sr/Ba比值由南向北、自西向东、层位自下而上总体减小的变化趋势,于山1晚期这种差异性基本消失,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山西期由南向北、层位自下而上受海水影响的规模与范围愈来愈弱。在此基础之上,将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划分为3大沉积演化阶段,并建立了该时期盆地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地层格架。该成果认识对扩展和深入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洪德李洁张成弓程立雪程礼军
关键词:沉积环境山西组鄂尔多斯盆地
马朗凹陷西山窑组煤系地层的沉积环境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马朗凹陷西山窑组煤系地层发育分布规律与沉积特征分析该沉积期的沉积环境与沉积地貌特征。地层分布特征表明,沉积中心位于凹陷中北部,具有南缓北陡的沉积地貌特征;在凹陷中心煤层发育厚度普遍较大,说明该时期为马朗凹陷填平补齐的重要时期;沉积相标志表明该时期为温暖湿润,植被较为发育的沉积背景,主体上为浅湖沼泽的沉积环境。
杨帅张成弓邓翔
关键词:马朗凹陷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中上扬子克拉通海西-印支期(泥盆纪-中三叠世)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被引量:46
2011年
以"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思路和"过程-响应"原理为指导,即壳-幔耦合、板块活动和构造运动形成盆地,盆地沉积充填形成层序与相带组合的时空展布,而不同级别层序格架中层序结构、体系域叠加样式及相带的时空组合与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密切相关。在前人对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取得丰富的研究与勘探成果基础上,加强沉积环境、层序结构与沉积充填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对深化研究区认识以及油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层序剖面结构、体系域叠加样式和相带组合的沉积响应记录,分析这些记录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来有效地揭示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具体以反映盆地整体特性的构造-层序(二级层序)为基础,以反映盆地充填格架的层序地层(三级层序)为单元,以反映层序沉积充填过程的层序结构、体系域叠置方式(四级以上层序)和相带分布规律为剖析对象"的技术路线,探讨和实践了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海西-印支期沉积层序充填过程,剖析典型盆地的充填特征,与分阶段建立沉积演化模式。研究认为,中上扬子克拉通海西-印支期与加里东期的相似性是均由克拉通内和克拉通边缘两大沉积域组成,经历了克拉通边缘伸展和由伸展到挤压的2个盆地演化阶段,差异性是该期盆地类型与演化分异明显。典型盆地沉积充填特征表明,不同时期盆地充填特征的差异性决定于沉积充填控制因素的变化,各因素的控制作用因时因地而异。构造-层序充填过程的控制因素复杂多样,包括同沉积断裂、古地理格局、古隆起、碳酸盐生产率变化、相对海平面变化、基底构造特征和构造运动等,各种控制因素通过对层序沉积充填的边界条件、古地理背景、沉积环境、物源性质、层序结构和叠加样式等方面的影响来控制层序的发育,而且是造成沉积层序充填特征差
陈洪德张成弓黄福喜侯明才
关键词:克拉通海西-印支期沉积层序充填过程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纪构造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充填特征被引量:17
2011年
为了研究侏罗纪龙门山造山带与川西前陆盆地盆山关系,以侏罗系3个构造层序(TS1~TS3)体系域(BE,BW)为研究的基本单元,通过对川西前陆盆地构造层序充填特征的研究发现:龙门山造山带构造运动与沉积盆地的构造层序充填特征吻合较好,并且龙门山造山带北段,中段,南段在各期次构造活动中活动情况具有差异。TS1BE期,川西前陆盆地北部和南部地区都发育有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中部地区为三角洲沉积,显示该期龙门山造山带北段和南段构造活动可能较为剧烈,中段相对较平缓。TS1BW期,川西前陆盆地北部和南部地区都以湖泊沉积为特征,仅在川西前陆盆地中部地区发育有三角洲沉积,显示本期龙门山造山带构造活动不发育,较为平稳。TS2BE期,川西前陆盆地北部和南部地区自西而东为冲积扇,三角洲—滨湖、浅湖沉积环境,中部地区为三角洲沉积,显示龙门山造山带又一次剧烈隆升,且北段和南段活动较为剧烈,中段相对较弱。TS2BW期,层序充填结构表明龙门山造山带北段和中段活动情况再次趋缓,但南段构造活动仍然较为活跃。TS3BE期,川西前陆盆地北部和南部地区发育有冲积扇沉积,中部则以三角洲-湖泊沉积为特征,显示该期龙门山造山带北段和南段都发生了较为剧烈的构造隆升运动,龙门山造山带中段,构造活动相对较为平缓。TS3BW期,龙门山造山带北段和中段构造活动减弱,南段活动持续加剧,于芦山两河口地区沉积有巨厚的冲积扇沉积物。
徐胜林侯明才林良彪陈安清钟怡江张成弓
关键词:构造层序侏罗纪川西前陆盆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