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剑军

作品数:43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胃癌
  • 12篇化疗
  • 9篇肿瘤
  • 6篇术前
  • 6篇腺癌
  • 5篇新辅助化疗
  • 5篇细胞
  • 5篇进展期胃癌
  • 5篇辅助化疗
  • 4篇蛋白
  • 4篇术前化疗
  • 4篇微卫星不稳
  • 4篇微卫星不稳定
  • 4篇微卫星不稳定...
  • 4篇胃肿瘤
  • 4篇免疫
  • 4篇病理
  • 4篇肠癌
  • 3篇蛋白质
  • 3篇预后

机构

  • 42篇辽宁省肿瘤医...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九州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爱媛大学
  • 1篇日本九州大学

作者

  • 43篇张剑军
  • 28篇张涛
  • 28篇赵岩
  • 28篇郑志超
  • 14篇赵宜良
  • 14篇刘勇
  • 11篇郑国良
  • 10篇朱海涛
  • 7篇杨巍
  • 7篇刘彦擎
  • 6篇刘阳
  • 6篇徐惠绵
  • 5篇刘晓平
  • 5篇谷小虎
  • 4篇于先强
  • 4篇前原喜彦
  • 3篇梁冀望
  • 3篇苏晓晖
  • 3篇王振宁
  • 2篇崔向东

传媒

  • 10篇现代生物医学...
  • 6篇实用肿瘤学杂...
  • 4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第9届全国胃...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3
  • 3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胃癌腹腔冲洗液中含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腹控冲洗液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含量,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和腹膜转移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9例进展期胃癌、30例溃疡患者腹腔冲洗液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T细胞的含量与良性病变组的含量基本一致(P>0.05),且与肿瘤的分期无关,CD_8^+T细胞的含量高于良性病变组的含量,而CD_4^+T细胞含量低于良性病变组中的含量,但两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随着胃癌的进展和腹膜转移的发生,腹腔内的细胞免疫能力下降,CD_8^+T细胞含量的增加和CD_4^+/CD_8^+T细胞比值的下降是晚期肿瘤免疫抑制的一种特征表现。
张剑军徐惠绵赵宜良张涛赵岩冯众一
关键词:胃癌腹腔冲洗液T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对重症胰腺炎治疗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MoAb)对胰腺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经胆总管灌注牛黄酸钠和糜蛋白酶建立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选择程度相当的重症胰腺炎大鼠48只分成3组,每组再分治疗组和对照组,第一、二两组于模型建立后30min治疗组iaANMoAb1mg/kg,对照组ia等量盐水,按计划采血监测淀粉酶、电解质及动脉血气。第三组模型建立前30min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iaANMob及盐水,并测量淀粉酶。结果:治疗组大鼠生存时间(426±96min)显著长于对照组大鼠(243±31min)(P<0.01)。结论:ANMoAb不能阻断胰腺炎的发生,但可改善机体一般状态及延长生存时间,是临床上治疗胰腺炎的潜在药物。
韩少良崔向东张剑军张剑军马辉
关键词:胰腺炎SIRS
修饰型微卫星不稳定性与散发结直肠癌p53基因点突变的相关性
2007年
目的 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性被认定为DNA错配修复缺陷的标志,但既往研究发现一个显著矛盾,即在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中,p53突变率较一般结直肠癌低.研究旨在确认该矛盾的存在并试图阐明其机制.方法 对180例散发结直肠癌采用高分辨率荧光标记微卫星分析法检测微卫星位点稳定性,PCR扩增直接测序检测p53突变.结果 微卫星不稳定性呈现修饰型和跳跃型两种变化.低频度微卫星不稳定性均呈现修饰型而无跳跃型变化;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性均检出了跳跃型变化,一部分也并存修饰型变化.微卫星不稳定与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53突变与肿瘤分化明显相关.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肿瘤未检出p53突变,而低频度微卫星不稳定肿瘤p53突变率较高.结论 低频度微卫星不稳定性呈现的修饰型微卫星位点长度变化可能是DNA错配修复缺陷的表型;此表型与提高的碱基置换突变率有关.单纯DNA错配修复缺陷可能不足以导致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跳跃型变化,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真正原因仍有待阐明.
赵岩张涛张剑军郑志超赵宜良前原喜彦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性DNA错配修复突变结直肠肿瘤
胃癌腹腔冲洗液中白细胞介素8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3年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分析它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探讨临床对胃癌腹膜转移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方法;结果 腹腔冲洗液中IL-8的含量在分化程度、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脱落癌细胞及TNM分期等分组统计中,均显示统计学差别,特别是在不同的浆膜类型组差别十分显著(P<0.01);结论 进展期胃癌腹腔冲洗液中IL-8在多项指标中的表达呈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提示IL-8的高表达很可能作为一种提示物预测肿瘤的播散和转移。
张剑军徐惠绵赵宜良张涛赵岩
关键词:胃癌腹腔冲洗液白细胞介素8基因表达
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在胃癌根治术的应用
1995年
1986~1988年的胃癌扩大根治术221例及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9例非肠外营养(N-TPN)支持为对照组,与1991~1993年的198例及61例施行TPN治疗为实验组进行对比。N-TPN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2%,TPN组则为2.0%;全胃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6%和4.9%(P<0.01)。吻合口瘘发生率N-TPN组分别为2.7%和10.5%,而TPN组则均为0.0%(P<0.01)。膈下脓肿发生率N-TPN组为31.6%和15.8%,而TPN组则为1.5%和3.3%(P<0.05)。但本研究是回顾性的,所以要有待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的、随机的大范围研究。
崔向东赵宜良王玉星韩少良杨宇红张剑军王蕴新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TPN并发症
HMGA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被诱导并维持胃癌细胞增殖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HMGA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在胃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小干扰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细胞增殖分析、PCR等技术完成实验。结果 HMGA1的特异敲除明显减少细胞生长。β-Catenin或下游c-myc的损失减少HMGA1表达,而Wnt3a处理增加HMGA1和c-myc的转录。结论这些数据表明,HMGA1参与胃癌细胞形成和增殖通过Wnt/β-Catenin通路。
朱海涛郑志超张剑军刘晓平
关键词:HMGA1WNT胃肿瘤
胃癌肝转移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术中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胃癌肝转移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胃癌肝转移灶小于4处,最大直径不超过4cm的患者23名。全组患者接受胃癌D2根治性切除及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其中15名患者术前接受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后化疗采用以氟尿嘧啶及奥沙利铂为基础的方案。结果:本研究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病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366天和505天,5例患者获得无复发长期生存。多因素分析表明,N分期、转移癌的分布及是否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为独立预后因子。分层分析提示,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多叶肝转移组疗效为优。结论:胃癌肝转移孤立或少数较小转移灶病例通过根治性手术、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术后化疗联合方案能够提高疗效,对部分患者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成绩。
于先强赵岩郑志超郑国良张涛张剑军刘勇梁冀望
关键词:胃癌射频消融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FOLFOX、XELOX和SOX方案在进展期胃腺癌术前化疗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FOLFOX、XELOX和SOX方案在进展期胃腺癌术前化疗中应用的疗效,对比观察上述三种化疗方案的优缺点.方法:106例病例来自辽宁省肿瘤医院,经胃镜及螺旋CT检查确定术前分期,全部病例为IIIB期以上,其中I...
张剑军郑志超赵岩张涛朱海涛刘勇刘阳
关键词:胃腺癌术前化疗FOLFOXXELOXSOX
文献传递
强化谷氨酰胺的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在存在营养风险的胃癌术后应激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存在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应激期采用低氮低热量(HNHC)及谷氨酰胺强化的低氮低热量(GEHN)营养支持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NRS评分(3~5分)的胃癌患者89例,随机分为3组。术后分别给予传统热氮量支持方案(TPN)、HNHC及GEHN 6天。监测血糖水平,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术后血糖水平HNHC组的明显优于TPN组,在术后第1、2、3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2).术后短期三组均存在负氮平衡,HNHC与TPN组比较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无统计学差异。HNHC与GEHN组比较:术前1天至术后第3天,转铁蛋白的下降幅度GEHN组明显低于于HNHC组;术后第3天至第6天、术前1天至术后第6天,GEHN中四种蛋白回升幅度明显大于HNHC,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3).术后三组免疫指标,TPN组与HNHC组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GEHN组有优于前两组的倾向,其中CD3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4).SIRS的发生数HNHC组少于TPN组,GEHN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较HNHC组快。结论:与传统TPN相比,HNHC在存在术前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术后应激期短期应用安全可行。HNHC方案术后应激期血糖水平稳定,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低。GEHN方案能有效改善术后氮平衡、提高免疫水平、缩短肠蠕动恢复时间。GEHN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术后应激期肠外营养支持方案。
郑国良郑志超赵岩张涛张剑军于先强谷小虎杨巍苏晓晖刘勇朱海涛刘彦擎
关键词:胃癌营养风险肠外营养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谷氨酰胺
一种食管癌淋巴结用分类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管癌淋巴结用分类盘,包括盘体,盘体的上侧壁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存放块,存放块的上侧壁开设有存放槽和凹槽,存放槽的内侧壁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侧壁螺...
张剑军杨国强仇雯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