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菌病
  • 3篇口腔
  • 3篇杆菌
  • 3篇病毒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乳酸杆菌
  • 2篇念珠
  • 2篇念珠菌
  • 2篇念珠菌病
  • 2篇系感染
  • 2篇细菌
  • 2篇显微成像
  • 2篇泌尿
  • 2篇泌尿系
  • 2篇泌尿系感染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口腔分泌物

机构

  • 15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医学高等...

作者

  • 15篇张伟
  • 8篇刘金禄
  • 7篇李采青
  • 7篇韩旭颖
  • 5篇李小凤
  • 5篇曹静
  • 3篇卢成
  • 2篇范敬静
  • 2篇陈勇
  • 1篇郭飞
  • 1篇时东彦
  • 1篇潘妍婷
  • 1篇詹明华
  • 1篇赵建宏
  • 1篇明秀峰
  • 1篇侯振江
  • 1篇汤建华
  • 1篇韩永平
  • 1篇梁峰
  • 1篇武雪亮

传媒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健康世界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泌尿系感染常见细菌对尿液磷酸铵镁结晶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泌尿系感染常见细菌对尿液中磷酸铵镁结晶形成的影响,为临床积极抗感染治疗,防止结石形成提供依据。方法将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五种细菌分别配成0.5McFarland,取10μl菌悬液于2 ml新鲜无细菌及其他有形成分的尿液中,置35℃孵箱培养,24 h和48 h后用超高倍显微镜对培养液进行观察和对磷酸铵镁结晶计数。25μl菌悬液于5 ml新鲜无细菌及其他有形成分的尿液重复进行试验。结果从无磷酸铵镁结晶培养液观察到磷酸铵镁结晶,男性形成率高于女性。奇异变形杆菌培养液中磷酸铵镁结晶形成最多,铜绿假单胞菌次之,肺炎克雷伯菌第三,肠球菌在2 ml培养液有1例形成,大肠埃希菌在5 ml的培养液中有2例形成。形成的结晶以未成形羽毛状结晶最多,立方形和方柱状次之,洋信封状结晶最少。结论具有尿素酶细菌在尿液中繁殖时容易促进磷酸铵镁结晶形成,奇异变形杆菌是促进磷酸铵镁结晶形成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李采青韩旭颖曹静张伟李玉芬刘金禄
关键词:细菌尿液
阴道加德纳菌在细菌性前列腺炎感染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阴道加德纳菌(GV)在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前来就诊的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应用超高倍显微镜对前列腺液湿片直视活体观察,对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进行半定量分析并观察其它病原菌.结果 316例前列腺炎患者中有88例检出病原菌,细菌培养法培养出细菌85株,真菌6株,其中溶血葡萄球菌17株,大肠埃希菌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阴道加德纳菌10株.超高倍显微镜直接镜检线索细胞12例,真菌7例,支原体样颗粒5例,阴道毛滴虫2例.结论 GV在细菌性前列腺炎感染中占有一定地位,是重要病原菌之一.
李采青刘金禄明秀峰韩旭颖张伟
关键词:阴道加德纳菌前列腺炎细菌培养
超高倍显微成像系统在痰液真菌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痰标本中真菌的检出率,为临床真菌感染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痰液涂成均匀薄片,用盖玻片压片,超高倍显微成像系统下观察全片。结果 137例痰标本涂片见到真菌共44例,检出率为32.12%。女性送检标本30例检出9例,检出率为30.00%,男性送检标本107例检出35例,检出率为32.71%,各种形态的真菌均可见到。结论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随时送检痰液镜检,痰液镜检对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真菌感染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曹静李采青韩旭颖张伟李小凤
关键词:痰液真菌
小儿口腔分泌物中乳酸杆菌的调查
2014年
目的:分析儿童口腔内乳酸杆菌的检出情况。方法:用MRS琼脂(乳酸杆菌培养基)对乳酸杆菌分离培养,经革兰染色、菌落形态学和生化反应鉴定。结果:138例儿童口腔分泌物,乳酸杆菌阳性37例,检出率26.8%,乳酸杆菌菌落数最低为0.7 cfu/ml,最高为67 cfu/ml,平均为14.67 cfu/ml。结论:从儿童口腔分泌物中可以分离培养出乳酸杆菌,为从小儿口腔黏膜念珠菌病中分离乳酸杆菌建立前期实验基础。
卢成李彩青韩旭颖张伟李小凤曹静刘金禄
关键词:儿童口腔分泌物乳酸杆菌检出率
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术后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干预,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CD细胞、免疫蛋白、肠道菌群水平和临床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和体质指数(BM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TP、ALB、Tf、Hb和BM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CD3^(+)、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IgA、IgG和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IgA、IgG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乳杆菌、拟杆菌、真杆菌、双歧杆菌、球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乳杆菌、拟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球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开始进食、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改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指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王玥梁峰马海燕武雪亮张伟郭飞
关键词:肠外营养结直肠癌免疫蛋白肠道菌群
磷霉素对泌尿系感染常见致病菌的敏感性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磷霉素对泌尿系感染患者常见致病菌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泌尿系感染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8年医院泌尿系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进行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724株,对其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肠杆科细菌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磷霉素药敏活性,以CLSI 2018版标准判断药敏结果;应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分离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378株(52.2%),其次肠球菌126株(17.4%);肺炎克雷伯菌46株(6.4%);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磷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4.7%、94.8%、73.5%、89.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55.0%和56.5%;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磷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3.3%和84.6%。结论:泌尿系感染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为主,磷霉素对泌尿系感染常见致病菌(包括产ESBLs菌株)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可作为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经验用药。
刘云宁汤建华刘金禄张伟李小凤
关键词:磷霉素泌尿系感染致病菌药物敏感性
汇聚智慧 战胜感染——参加中华医学会感染科医师培训项目有感
2023年
一个个挺直的脊梁,一双双智慧的明眸,一颗颗矢志不渝的医者心——这是我在中华医学会感染科医师培训项目中的深刻印象。参加中华医学会感染科医师培训项目河北张家口班(2021年)的经历让我明白,无论世界多么复杂,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与勇气,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张伟
关键词:医师培训感染科矢志不渝
我是幽门螺杆菌:我“住定”在你的胃里
2023年
亲爱的人类,你可能并不明白我是谁,甚至完全不知道我的存在。我承认,我可能不如那些著名的病毒或者细菌引人瞩目,比如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等。然而,如果你有过胃部不适、胃炎或是胃溃疡之类的问题,那么你就应该对我多加留意,因为我可能就是罪魁祸首一一我是幽门螺杆菌,见图1。
张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流感病毒胃溃疡结核杆菌胃部不适罪魁祸首
张家口地区乙肝感染者基因型分布特征及与免疫应答关系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张家口地区乙肝感染者基因型分布特征及与免疫应答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于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免疫应答检测的乙肝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招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乙肝感染患者HBV基因型分布特点,比较乙肝感染患者HBV B、C基因型间血清HBeAg、HBV-DNA水平差异,乙肝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IFN-γ、IL-4、IFN-γ/IL-4、IL-17、IL-23水平差异,乙肝感染患者HBV B、C基因型间血清IFN-γ、IL-4、IFN-γ/IL-4、IL-17、IL-23水平差异。结果2968例张家口地区乙肝感染患者HBV基因型以B基因型(39.05%)和C基因型(57.01%)为主,男女性平均年龄、HBV基因型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C基因型血清HBsAg浓度和HBV-DNA拷贝数均高于B基因型(P<0.01);乙肝患者血清IFN-γ、IL-4、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IFN-γ/IL-4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C基因型血清IFN-γ/IL-4低于B基因型,IL-17、IL-23高于B基因型(P<0.01)。结论张家口地区乙肝感染者主要以感染C、B型HBV为主,C、B型可能与血清病毒学指标及HBV相关免疫应答有关。
范敬静陈勇张伟周小英白雪常彩芳韩永平刘金禄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免疫应答
STAT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HBV前C区基因突变的交互作用对肝细胞癌发病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rs229315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G1896A基因突变的交互作用对肝细胞癌(HCC)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HBV感染合并HCC患者20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HBV感染非合并HCC患者20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组STAT3基因rs2293152位点SNPs,应用分子信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HBV前C区G1896A基因突变。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TAT3基因rs2293152位点SNPs与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并探究rs2293152位点SNPs与HBV前C区G1896A基因突变的交互作用对HCC发病影响。[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间STAT3基因rs2293152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T3基因rs2293152位点G等位基因可增加HCC发病风险(P <0.05)。分层分析发现,在HBV前C区G1896A基因突变患者中rs2293152位点GG基因型相比GC+CC基因型,HCC发病风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作用分析示,STAT3基因rs2293152位点SNPs与HBV前C区G1896A基因突变存在正交互作用。[结论]STAT3基因rs2293152位点SNPs与HCC遗传易感性明显相关,并与HBV前C区G1896A基因突变存在正交互作用,可增加HCC发病风险。
范敬静陈勇张伟周小英白雪
关键词:肝细胞癌单核苷酸多态性乙型肝炎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