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89 被引量:49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0篇乳腺
  • 15篇乳腺肿
  • 15篇肿瘤
  • 15篇磁共振
  • 13篇成像
  • 11篇乳腺肿瘤
  • 11篇腺肿瘤
  • 11篇病变
  • 11篇超声
  • 10篇影像
  • 10篇乳腺X线摄影
  • 9篇乳腺癌
  • 9篇腺癌
  • 9篇磁共振成像
  • 8篇骨折
  • 8篇X线
  • 7篇超声检查
  • 6篇乳腺疾病
  • 6篇肿块
  • 6篇腺病

机构

  • 7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8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辽宁省人民医...
  • 2篇吉林大学
  • 2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吉林市中心医...
  • 1篇吉林市人民医...
  • 1篇武警辽宁省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省卫生厅...
  • 1篇铁岭市公安局
  • 1篇铁岭县第一人...

作者

  • 88篇张伟
  • 20篇王慧颖
  • 19篇郭启勇
  • 8篇吴振华
  • 7篇潘诗农
  • 7篇湛川
  • 6篇陈培青
  • 6篇韩露
  • 5篇戴文静
  • 5篇田江宜
  • 4篇陈志安
  • 4篇尹建东
  • 4篇冯晰民
  • 4篇袁宏谋
  • 4篇严学君
  • 4篇岳勇
  • 4篇刘丹青
  • 3篇张佳
  • 3篇范国光
  • 3篇赵广

传媒

  • 19篇中国临床医学...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山西医药杂志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放射学实践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临床医学影像...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年份

  • 5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X线摄影、超声及磁共振诊断乳腺癌的性能评价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超声及MRI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7年6月乳腺病变患者129例,年龄26~75岁,平均(45.0±8.2)岁。所有患者均在1月内接受过乳腺X线摄影、超声及MRI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乳腺X线摄影、超声诊断乳腺癌的PPV和NPV均低于MRI (89.5%和98.1%)。MRI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93.0%)、灵敏度(98.6%)、AUC(0.938)显著高于乳腺X线摄影的准确性(72.9%)、灵敏度(85.5%)、AUC(0.806)和超声的准确性(73.6%)、灵敏度(71.0%)、AUC(0.814)(P<0.000 1)。结论:MRI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灵敏度、AUC均高于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MRI在诊断及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司爽张伟王慧颖梁畅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射摄影术
CR与屏/片乳腺摄影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1
2001年
陈志安李梅李晓非张伟
关键词:乳腺疾病X线增感屏X线
脑铁、T_2弛豫时间和年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研究脑铁、T2 弛豫时间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和脑铁T2 弛豫时间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15例尸体脑除外脑外伤、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和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分别测量不同区域灰质核团和白质区T2 弛豫时间和铁含量 ,绘出其随年龄变化的散点图 ,并进行脑铁、T2 弛豫时间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苍白球、尾状核、齿状核和丘脑铁沉积速度在20岁以前较快 ,40岁以后缓慢。红核、黑质的铁沉积速度在30岁以前较快 ,40岁以后相对平缓。脑内灰质核团(除苍白球)的T2 弛豫时间缩短随年龄变化则恰恰相反。脑内灰质核团铁含量与T2 弛豫时间呈负相关(r= -0 6928~ -0 9427)。白质内铁(除胼胝体)与T2 弛豫时间无相关性。结论 :①脑铁含量随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增加 ,灰质核团T2 弛豫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白质区T2 弛豫时间随年龄变化不明显。②灰质核团铁含量与T2 弛豫时间呈负相关。
段阳范国光吴振华陈志安张伟潘诗农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MRI定量评估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病灶及背景实质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价值。方法收集41例接受乳腺DCE-MRI检查的患者(共45个病灶),其中良性病变21个(良性组),恶性病变24个(恶性组),测量病灶及背景实质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分数(V^p),对2组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各参数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效能。结果恶性组病灶K^(trans)和K^(ep)、背景实质K^(trans)和K^(ep)均高于良性组(P均<0.05)。2组病灶V^p和背景实质V^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诊断乳腺恶性病变时,背景实质K^(trans)的AUC较其他参数高,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76.19%。所有参数联合的Logistic回归模型AUC值最高,为0.86(P<0.001)。结论 DCE-MRI相关参数中,背景实质K^(trans)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定量分析DCE-MRI数据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其背景实质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望成为无创诊断乳腺病变的新方法。
南聪慧张伟王慧颖华薇袁宝霖
关键词:乳腺肿瘤对比剂磁共振成像
应用MIP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MIP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75例四肢骨折应用MIPPO技术治疗,总结和分析相关并发症。结果并发症包括:1例桡神经损伤,2例深部感染,1例骨不愈合,1例钢板断裂。结论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不熟悉MIPPO内固定物的设计意图和操作要点,骨折复位不佳,固定不牢,术后负重过早;术前周密计划,术中规范操作,术后正确锻炼,大部分并发症可预防。
湛川王丹马承斌袁宏谋冯晰民高延军刘尊鹏张伟安久力
关键词:四肢骨折MIPPO内固定并发症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与超声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诊断效能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比较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及超声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DBT及超声检查的致密型乳腺内病变患者资料,严格按照2013年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分析并记录患者腺体分型、DBT及超声病灶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或活检结果为金标准,BI-RADS 1~4A类为良性,4B类及以上为恶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DBT、超声及联合检查诊断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效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1例患者,共检出236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108个(45. 8%),恶性病灶128个(54. 2%)。DBT与超声对致密型乳腺内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联合诊断对致密型乳腺内病灶的敏感度高于DBT和超声(97. 65%比95. 31%、89. 06%),特异度低于DBT和超声(68. 51%比75. 92%、85. 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DBT、超声及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6、0. 87、0. 94,DBT曲线下面积与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大于DBT和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结论 DBT和超声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诊断效能相似,二者联合有利于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诊断。
代晓倩张伟
关键词:致密型乳腺超声
乳腺炎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乳腺炎性病变临床不常见,表现各异,常误诊为乳腺癌,影像特征缺乏,良恶难辨,常需活检;病变类型多样:急慢性单纯性乳腺炎(哺乳期/非哺乳期);免疫性乳腺病:淀粉样变性;Wegener8肉芽肿:结节病糖尿病腺病;病因不明性...
张伟
关键词:影像特征
文献传递
影像学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意义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比较X线、ECT、MRI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意义,提高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率。材料方法:以5组(每组4只)共20只成年犬,手术结扎一侧股骨头所有滋养动脉,观察术后3天、7天、14天、30天及45天的影像学改变。结果:X线仅在术后45天组中有2只犬有片状低密度改变。ECT仅提示股骨头血液灌注不良。MRI在术后7天就发现有点状低信号改变。结论:MRI、ECT均比普通X线敏感,而MRI是诸方法中最敏感的。
刘兆玉严学君张伟潘诗农吴振华李文达刘长平杨军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影像检查
牵引加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张伟刘飒湛川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颗粒疗效观察颈椎牵引疗效满意
磁共振T2 mapping成像在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索T2 mapping成像在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乳腺癌病灶13个,乳腺良性病灶13个,行乳腺磁共振T2 mapping检查,分别测量每个病灶T2值的均值(μ)及标准差(σ),并计算每个病灶T2值的离散系数(CV,CV=σ/μ)。对两组患者病灶μ及CV分别进行Student’s t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乳腺病变T2值的μ及CV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确定诊断截点。结果: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的μ值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t=1.164,P=0.256);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T2值的CV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6.203,P=0.000)。以乳腺病变T2值的CV作为诊断指标进行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为0.964(AUC〉0.9,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截点为0.145,以此值判断乳腺癌,敏感度92.3%(12/13),特异度100%(13/13),准确度0.962(25/26)。以乳腺病变T2值的μ作为诊断指标进行ROC分析,AUC为0.627(AUC介于0.5~0.7,有较低的诊断价值)。结论:在T2 mapping成像中,乳腺恶性病灶的T2值的CV高于良性病灶。T2 mapping成像在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孟凡星卢再鸣于兵张伟郭启勇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腺疾病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