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波

作品数:192 被引量:778H指数:15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12篇科技成果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0篇金属学及工艺
  • 5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化学工程
  • 6篇冶金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7篇合金
  • 15篇稀土
  • 14篇固溶
  • 13篇双相
  • 13篇管线钢
  • 12篇碳钢
  • 12篇淬火
  • 11篇耐候钢
  • 11篇奥氏体
  • 10篇热变形
  • 10篇微合金
  • 9篇堆焊
  • 9篇埋弧
  • 8篇碳化物
  • 8篇热影响区
  • 8篇微合金钢
  • 8篇焊接热
  • 8篇合金钢
  • 7篇性能研究
  • 7篇韧性

机构

  • 178篇燕山大学
  • 14篇石家庄铁道学...
  • 8篇中国科学院金...
  • 6篇华北石油管理...
  • 6篇中国石油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郑州工业高等...
  • 3篇郑州机械研究...
  • 3篇中钢集团
  • 3篇佳木斯工学院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衢州学院
  • 2篇河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第一重型...
  • 2篇东北重型机械...
  • 2篇唐山钢铁集团...
  • 2篇江苏沙钢集团
  • 2篇河北钢铁股份...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192篇廖波
  • 66篇肖福仁
  • 32篇蔡大勇
  • 22篇杨庆祥
  • 22篇乔桂英
  • 22篇张春玲
  • 21篇王玉辉
  • 19篇王天生
  • 17篇姚枚
  • 11篇樊云昌
  • 10篇黄晓旭
  • 9篇彭艳
  • 9篇赵田臣
  • 9篇杨柯
  • 8篇邹文俊
  • 8篇康大韬
  • 8篇任德亮
  • 8篇陈小伟
  • 7篇胡怡
  • 6篇王玉林

传媒

  • 21篇金属热处理
  • 13篇材料热处理学...
  • 11篇钢铁
  • 10篇热加工工艺
  • 8篇燕山大学学报
  • 7篇金刚石与磨料...
  • 7篇中国稀土学报
  • 7篇金属热处理学...
  • 5篇特殊钢
  • 3篇金属学报
  • 3篇材料保护
  • 3篇机械工程材料
  • 3篇材料研究学报
  • 3篇物理测试
  • 3篇东北重型机械...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新技术新工艺
  • 2篇应用激光
  • 2篇焊管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1篇2009
  • 13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14篇2005
  • 7篇2004
  • 9篇2003
  • 11篇2002
  • 9篇2001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喷丸件残余应力场及耐久寿命的研究和数值模拟
杨庆祥高玉魁廖波张春玲王玉辉董海峰刘利刚李达张志建姚枚
喷丸能有效地提高零件的疲劳极限及高周疲劳(耐久)寿命。为了定量预测喷丸的强化效果需要对喷丸件的疲劳极限、喷丸件的耐久寿命进行数值模拟,而喷丸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是其基础。对喷丸件疲劳极限的定量分析已有较好的研究成果,而其...
关键词:
关键词:疲劳强度设计残余应力场数值模拟
焊接热循环对X120管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一次及二次焊接热循环对X120管线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次焊接热循环时,X120管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当线能量为40kJ/cm时,焊接粗晶区仍保持高的冲击韧性和硬度。在双面焊时,峰值温度为1200℃的二次循环后,热影响区组织主要由板条马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因其奥氏体晶粒相对细小,从而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当二次热循环峰值温度在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800℃)和略高于两相区(1000℃)时,焊接热影响区表现为局部脆化。当峰值温度为800℃时,脆化原因是在晶界形成网状组织;而峰值温度为1000℃时,脆化原因是冷却时获得含有粗大M/A岛状组织的粒状贝氏体。
张婷婷陈小伟文康王旭乔桂英廖波
关键词: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
支承辊钢接触疲劳过程中的表层组织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滚动接触疲劳前后Cr5型支承辊用钢的表层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940℃保温2h淬火+450℃保温4h回火处理后,Cr5型支承辊用钢的热处理组织由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球型碳化物组成。接触疲劳过程中片状马氏体组织发生细化,碳化物由球型转变成杆状,在接触疲劳循环应力作用下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接触前后试样表层的残余奥氏体含量由6.4%下降到0.8%。
王玉辉刘利刚蔡大勇肖福仁杨庆祥廖波
关键词:支承辊显微组织
热机械化处理对管线钢针状铁素体形成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肖福仁廖波乔桂英张春玲任德亮邹文俊王玉辉陈晓伟
该项目根据当前钢铁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管线钢针状铁素体组织定义模糊不清等问题,在对管线钢中针状铁素体相变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状铁素体的鉴别方法、以及针状铁素体组织抗硫化氢腐蚀和疲劳性能的机理。该成果对推动国内...
关键词:
关键词:铁素体
Cr5型冷轧工作辊用钢的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MM-200型磨损试验机研究了Cr5型冷轧工作辊用钢的磨损行为,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随着磨损时间的延长及试验载荷的增加,Cr5钢的磨损质量损失逐渐增加;当实验载荷小于200N时,Cr5型冷轧工作辊用钢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当试验载荷为250N时,磨损形式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疲劳剥落。
唐志国马坪蔡大勇廖波
关键词:磨损
3Cr-1Mo-1/4V钢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9
2001年
采用金相、TEM、XRD等方法研究了 3Cr- 1Mo- 1/ 4V钢组织与性能 ,结果表明 :3Cr- 1Mo- 1/ 4V钢在5 5 0℃回火时出现二次硬化现象 ,其强度、硬度达到极大值 ,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和回火时间的延长 ,强度、硬度下降 ,而塑性增加。经模拟最大焊后热处理 (Max.PWHT)后的拉伸性能和模拟最小焊后热处理(Min.PWHT)后的 - 18℃夏比 (V型 )冲击韧性均满足加氢反应器的设计要求。筒体锻件性能分析表明 :力学性能均匀 ,达到了加氢反应器的技术要求 ,良好的成分均匀性。
肖福仁胡怡张乐欣乔桂英廖波张文辉李子凌
关键词: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加氢反应器耐热钢
热轧双相耐候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冷成形性能、焊接性能及耐候性能的热轧双相耐候钢板,抗拉强度大于680MPa,屈服强度大于360MPa,延伸率大于25%,加工硬化指数n值大于0.20,屈强比小于0.60,耐候性能优于现有商...
廖波张春玲蔡大勇樊云昌赵田臣
文献传递
50CrMoV钢激光表面熔融强化被引量:4
2000年
采用金相、XRD、TEM等方法研究了 5 0CrMoV钢激光表面熔融处理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 ,激光熔融处理可显著提高表面硬度。
肖福仁乔桂英廖波
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对X70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对X70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速度对奥氏体相变点及冷却后的组织和性能有显著影响。随加热速度的增加,相变点呈线性增加,而钢的强度和韧性降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钢的强度在保温时间为60 s时达到最大值,随保温时间的进一步增加,强度呈降低的趋势;而且随加热温度的升高,降低的趋势更明显。而冲击韧性则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
刘艳梅路广平曹雅彬高俊星孙志刚李建一肖福仁廖波
关键词:X70钢保温时间
稀土对60CrMnMo热轧辊钢塑性的影响及低周疲劳寿命的估算被引量:7
1997年
研究了稀土对60CrMnMo热轧辊钢在其工作温度下塑性的影响,同时对其在500℃时的低周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稀土元素能提高60CrMnMo的延伸率,采用拉伸性能估算疲劳寿命是可行的。
杨庆祥廖波姚枚
关键词:稀土60CRMNMO钢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