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国顺

作品数:65 被引量:645H指数:1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理学
  • 7篇天文地球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2篇气溶胶
  • 16篇沙尘
  • 16篇污染
  • 14篇沙尘暴
  • 14篇尘暴
  • 12篇颗粒物
  • 7篇PM2.5
  • 6篇色谱
  • 5篇液相
  • 5篇液相色谱
  • 5篇全球环境
  • 5篇全球环境变化
  • 5篇相色谱
  • 5篇高效液相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炎性
  • 4篇扬尘
  • 4篇污染物
  • 4篇理化特性
  • 4篇硫酸盐

机构

  • 32篇复旦大学
  • 29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国家海洋局第...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漳州卫生职业...
  • 3篇赛默飞世尔科...
  • 2篇北京大学
  • 2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北京市劳动保...
  • 1篇质量检验中心
  • 1篇新疆巴音郭楞...

作者

  • 65篇庄国顺
  • 11篇张兴赢
  • 10篇袁蕙
  • 8篇董维阳
  • 7篇陈建民
  • 6篇廖文卓
  • 5篇郭敬华
  • 4篇陈松
  • 4篇贾龙
  • 4篇葛茂发
  • 4篇邓丛蕊
  • 4篇孙业乐
  • 3篇潘皆再
  • 3篇薛华欣
  • 3篇黄雄风
  • 3篇韩力慧
  • 3篇王殿勋
  • 3篇淡默
  • 3篇王瑛
  • 2篇唐傲寒

传媒

  • 5篇科学通报
  • 3篇分析测试学报
  • 3篇台湾海峡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科学中国人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化学学报
  • 2篇化学进展
  • 2篇闽南师范大学...
  • 2篇全国腐殖酸化...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核技术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6
  • 5篇2005
  • 1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89
  • 2篇198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口底质腐殖酸铜铅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被引量:1
1988年
采用差示脉冲阳极溶出极谱法测定了长江口底质腐殖酸每个分子中可键合金属位置的平均数,计算其平均分子量约为800,并估算出长江口底质腐殖酸-铜、铅络合物的表现稳定常数高达10^(11)-10^(12)数量级。
庄国顺廖文卓潘皆再陈松
关键词:腐殖酸铅络合物铅化合物表观稳定常数长江口底质
北京市PAH浓度分布及环境暴露人群尿中1-羟基芘水平
目的通过研究2004、2005两年来北京市的PAHs环境污染水平及变化趋势,了解北京市当前 PAHs污染的现状;并对经常暴露于环境水平下的特殊人群如北京巡警和保安人员尿中1-OHP的浓度水平进行了监测,与10多年前有关的...
张文杰徐东群庄国顺黄宁华王秦常君瑞徐春雨
文献传递
TiO2-SiO2纳米复合介孔光催化剂高效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
全世界困扰人们最普遍的问题之一是净水资源不足.全球净水短缺问题,甚至目前被认为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预计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将更糟糕[1].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简称MCs)是其中一大污染源.MCs 是由有毒蓝藻...
董维阳孙尧俊庄国顺马庆伟华伟明
关键词:光催化降解MC-LR
对流层中的OH与HO_2自由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5年
OH与HO2自由基是大气中重要的氧化剂,研究它们的化学反应性质及对其进行实地测量,对深入理解大气氧化过程和了解区域乃至全球大气自净能力有重要意义。自工业革命以来,每年有数千万吨的自然和人为污染物进入对流层,这些物质会严重影响·OH的生成和消除,因此·OH的浓度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大的变化。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OH与HO2·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比较一致的结论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OH的浓度比工业革命前降低了。但是在一些污染地区,由于氮氧化合物对·OH的负反馈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OH的净损失。在最近20年中,·OH在对流层中的浓度基本稳定在106cm-3。本文还介绍了实验室研究方法及外场测量技术的进展,提出了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贾龙葛茂发庄国顺孙政王殿勋
关键词:对流层大气化学HO2自由基全球大气氮氧化合物
煤炭污染物经由沙尘长途传输对大气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燃煤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与沙尘不断混合和相互作用,并传输至下游区域,对大气质量可能产生显著影响.利用地面以及高山采样点组成的气溶胶监测网络采集颗粒物样品.结果表明,As在各地气溶胶中的含量均在沙尘暴(DS)期间比非沙尘(NDS)期间增加了3~4倍,甚至数十倍.S的含量均增加了几倍乃至十几倍.气溶胶中PAH(4)/PAH(5,6)比值在其传输下游区域城市DS期间明显高于NDS期间,证明沙尘能吸附并携带燃煤产生的有机污染物.上海的As,Se,S的含量在DS期间比在NDS期间高出几倍以上,甚至几十倍,说明了煤炭污染物经由沙尘传输对沿海大城市的大气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海岛采样点,As和S即使在弱DS期间也比在NDS期间含量增加了2~3倍,可见沙尘携带的煤炭污染物将影响海洋气溶胶并影响海洋生态系统.As,Pb在全国各地气溶胶中的富集系数均高达1 000以上,表明我国煤炭污染物已经污染了我国几乎所有地区的大气和土壤.
魏星张蓉庄国顺
关键词:沙尘大气质量
锐钛矿TiO2-SiO2纳米复合介孔材料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董维阳孙尧俊华伟明马庆伟庄国顺
厦门港湾表层沉积物中腐殖酸铜铅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被引量:1
1988年
从现场采集的厦门港湾表层沉积物中提取了腐殖酸,在近于该港湾表层沉积物腐殖酸含量、pH、痕量金属离子浓度和盐度等现场条件下,采用差示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了所提取的腐殖酸每个分子中可键合金属位置的平均数,并根据所测定的总酸性基当量浓度估算其平均分子量(约为850)。根据实验获得的平均意义上的化学计量式,估算出厦门港湾表层沉积物中腐殖酸的铜、铅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分别为2.0×10^(10)和4.5×10^(10)。
庄国顺廖文卓陈松
关键词:腐殖酸金属铅络合物金属材料铅化合物表层沉积物表观稳定常数
二氧化硫与大气颗粒物的复相反应研究
利用原位FTIR,XPS等手段研究了SO2与大气颗粒物及部分氧化物的复相反应,确认了表面反应产物,讨论了复相反应历程和表面反应机理.结果表明,SO2在大气颗粒物和氧化物表面发生吸收和氧化反应,表面产物为SO32-和SO4...
吴洪波陈建民薛华欣庄国顺张兴赢
关键词:二氧化硫大气颗粒物复相反应原位红外光谱
文献传递
北京沙尘暴的干盐湖盐渍土源——单颗粒物分析和XPS表面结构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2002年3月20日北京特大沙尘暴565个单颗粒物分析结果表明,S和Cl是唯一呈现显著正相关的一对元素.同时含有S和Cl的单颗粒物检出率高达82.5%,其中S和Cl的含量还高于所有颗粒物平均值.同时含有S、Cl和Na的颗粒物检出率为62.0%,其中Na的含量更比所有颗粒物平均值高出1.4倍.PMF因子分析显示NaCl和Na2SO4是北京沙尘暴S和Cl显著相关的那些单颗粒物的主要成分.沙尘暴样品中SO42-和Cl-浓度呈高度线性相关.X射线光电子谱对气溶胶表面结构分析显示,Na和S在沙尘暴颗粒物表面的百分含量比北京非沙尘暴和内蒙古地区气溶胶样品高.这些同时含有S、Cl和Na,且S和Cl显著正相关,Na相对富集的颗粒物多数来自于沙尘暴途中所经过的其表层土成分富含氯化物和硫酸盐的干盐湖盐渍土地区.证明了北京沙尘暴不仅来自于其源头沙漠,沙尘暴所经过的包括干盐湖盐渍土的大范围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表层土也是其主要来源.
张兴赢庄国顺袁蕙
关键词:沙尘暴
沙尘暴颗粒物表面的元素存在形态和组成被引量:16
2004年
对北京沙尘暴期间和北京及沙尘暴源区内蒙古多伦地区常日气溶胶颗粒物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面元素化学形态表征.颗粒物表面铁主要以氧化物、硫酸盐、硅酸盐、FeOOH的形式存在,还有部分附着、粘附在SiO2,Al2O3颗粒上.颗粒物表面的硫主要以硫酸盐存在.Al,Si主要以Al2O3,SiO2的形态存在.最重要的发现是在沙尘暴高峰过后的当天夜里和第二天,颗粒物表面以二价铁形式存在的FeS和FeSO4高达44.3%和45.6%,而以三价铁形式存在的Fe2(SO4)3由沙尘暴高峰期间的67.1%降为49.5%和48.0%.S和Fe在颗粒物表面都相对富集.沙尘暴颗粒物整体样品中的Fe(Ⅱ)占总铁的13%—53%.这些数据提供了气溶胶长距离传输中铁—硫耦合机制的重要证据,进一步证实了沙尘暴对全球环境变化可能的重要影响。
张兴赢庄国顺陈建民薛华欣
关键词:沙尘暴源区面元全球环境变化化学形态硫酸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