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静萱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俄语
  • 1篇动词
  • 1篇义素
  • 1篇邮票
  • 1篇知识
  • 1篇中俄
  • 1篇中俄文化
  • 1篇史观
  • 1篇同义
  • 1篇同义转换
  • 1篇趣谈
  • 1篇主客体
  • 1篇主客体关系
  • 1篇转换角色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背景
  • 1篇文化背景知识
  • 1篇历史观
  • 1篇连续性
  • 1篇弥赛亚

机构

  • 5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孙静萱
  • 3篇郭小丽
  • 1篇归定康

传媒

  • 2篇中国俄语教学
  • 1篇俄语学习
  • 1篇俄罗斯研究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 1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别尔嘉耶夫的弥赛亚历史观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别尔嘉耶夫的哲学思想具有俄罗斯特色,其弥赛亚观也与西方不同。他认为,弥赛亚意识不仅是上帝神选思想,也是历史前进的推动力。人类历史以寻求普遍的拯救为目的,以进入千禧年(上帝之国)为终极目标,而实现目标的先决条件则是创造。
郭小丽孙静萱
关键词:别尔嘉耶夫历史观
试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比中俄文化的发展特性
2009年
巴赫金认为,各民族文化都在历时与共时这两种对话格局中得到发展。但从中俄文化的总体发展特性来看,历史上中国文化的发展以"我—我"的历时性对话为主,而俄罗斯文化则以"我—他"的共时性对话为主。前者是形成中国文化连续性特征的原因之一,后者是造成俄罗斯文化断裂性发展的重要内在机制。
郭小丽孙静萱
关键词:巴赫金中俄文化连续性
试论俄语换位关系及其研究中的问题
1997年
归定康孙静萱
关键词:同义转换义素不及物动词俄语转换角色主客体关系
俄罗斯邮票趣谈
2005年
孙静萱
关键词:邮票俄语文化背景知识
俄罗斯弥赛亚意识的结构及其流变被引量:10
2009年
弥赛亚意识是俄罗斯民族思想的主旋律之一,它具有深厚的宗教基础、充分的哲学阐释、极至的文学体现、有效的经济保证和强大的政治依托。在宗教层面,俄罗斯曾自诩是正宗基督教的继承人和拯救者;在精神层面,俄罗斯相信其民族的文化思想是拯救世界的精神武器;在政治层面,俄罗斯曾试图解放全人类;基辅罗斯、鞑靼罗斯、莫斯科罗斯、彼得堡俄罗斯、苏联以及后苏联时期分别彰显出不同的层面和特点。
郭小丽孙静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