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婧

作品数:81 被引量:354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理学
  • 24篇医药卫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0篇色谱
  • 15篇相色谱
  • 13篇光谱
  • 12篇液相色谱
  • 12篇流动注射
  • 11篇光谱法
  • 10篇高效液相
  • 10篇高效液相色谱
  • 9篇原子
  • 9篇质谱
  • 9篇色谱法
  • 9篇头孢
  • 8篇吸收光谱
  • 8篇化学发光
  • 8篇光谱法测定
  • 7篇液相
  • 7篇原子吸收
  • 7篇原子吸收光谱
  • 7篇原子吸收光谱...
  • 7篇吸收光谱法

机构

  • 68篇河北科技大学
  • 18篇河北大学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化工医药...
  • 3篇河北出入境检...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石家庄学院
  • 2篇河北省气象与...
  • 2篇石家庄制药集...
  • 2篇河北御芝林药...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职业技...
  • 1篇河北省地矿中...
  • 1篇河北省食品安...
  • 1篇石家庄焦化集...
  • 1篇河北省药品医...
  • 1篇河北省药品检...
  • 1篇石家庄海关技...
  • 1篇司法鉴定科学...

作者

  • 81篇哈婧
  • 18篇孙汉文
  • 17篇康维钧
  • 14篇梁淑轩
  • 10篇张亚莉
  • 8篇申世刚
  • 6篇王未肖
  • 6篇李志伟
  • 6篇李建晨
  • 5篇付德才
  • 5篇王秋平
  • 5篇吴韶梅
  • 5篇李丽丽
  • 4篇周培培
  • 4篇张静
  • 3篇艾连峰
  • 3篇郭光美
  • 3篇高子彬
  • 3篇苏萌
  • 3篇王娇娇

传媒

  • 9篇河北科技大学...
  • 8篇分析试验室
  • 5篇河北工业科技
  • 5篇食品科学
  • 4篇河北大学学报...
  • 4篇冶金分析
  • 3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国际分析化学...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法医学杂志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岩矿测试
  • 1篇中国皮革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3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积排阻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头孢曲松钠中聚合物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体积排阻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离检测头孢曲松钠中聚合物的方法。方法:采用Zenix SEC-150色谱柱(7.8 mm×300 mm,3μm),流动相为5 mmol/L乙酸铵溶液,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ESI电离源。结果:聚合物与主药分离度达到2.82,分析周期耗时20 min以内。头孢曲松钠聚合物包括7-ACA二聚物、7-ACA三聚物、脱乙酰基头孢噻肟内酯二聚物、7-ACT二聚物和7-ACT三聚物。结论:本方法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聚合物的分离、分析及产品质量提高提供了依据。
唐春苗哈婧张娜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液质联用
芹菜叶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以索氏提取法用60%乙醇提取芹菜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分别采用生化试剂盒法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及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另对不同油脂的抗氧化性能进行检测,评价芹菜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芹菜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和清除·OH、O2·的能力,并且随提取物质量浓度增大,其总抗氧化能力及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芹菜叶乙醇提取物有显著的防止油脂氧化的作用,其效果优于VC。
吴韶梅哈婧刘小争沈芳郝叶
关键词:芹菜黄酮索氏提取法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阿哌沙班的合成新工艺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对目前阿哌沙班的合成路线进行优化,以获得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方法:以硝基化合物6为原料,依次经铁粉还原-酰胺化、环合-水解反应得阿哌沙班酸2;2与廉价绿色试剂CDI反应所得活性酰胺经氨水氨解得目标化合物阿哌沙班。结果:所得阿哌沙班经HPLC检测纯度为99.88%以上,总收率为67.2%。结论:此方法克服了文献报道的方法中原料价格昂贵,反应条件苛刻,反应过程不易监测,产品收率低等缺点。具有原料易得、生成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工艺稳定性高,阿哌沙班纯度和收率高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王辉褚倩倩哈婧王江霞尚振华
关键词:阿哌沙班
Ag(Ⅲ)配合物-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西维因被引量:2
2020年
在碱性条件下,Ag(Ⅲ)配合物可以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西维因可以增强其发光强度,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建立了Ag (Ⅲ)配合物-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西维因的方法。考察了鲁米诺、Ag(Ⅲ)配合物及NaOH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西维因质量浓度在30~800 ng/L范围内与发光信号增加的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54,检出限为2.72 ng/L。对质量浓度为50 ng/L的西维因平行测定9次,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
张亚莉哈婧郭光美蔡昃路曹扬扬
关键词:西维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黄芩素注射用冻干粉针剂的制备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通过制备卵磷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胶束,制成黄芩素冻干粉针剂,提高黄芩素在水中的分散程度。方法:建立黄芩素冻干粉针剂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表面活性剂的配比、温度、超声功率对黄芩素在水中分散量的影响以及对赋形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筛选,并对冻干制品的p H值、性状、粒径、复溶情况等进行了考察。结果:优选出制备工艺为:有机相中卵磷脂S75∶聚乙二醇(PEG)十二羟基硬脂酸锂(solutol)=9∶4,1.86%卵磷脂S75为水相,240 W功率下超声1 min,5%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制得冻干粉。复溶后平均粒径为(113.3±5.3)nm,透射电镜(TEM)下胶束形态为圆形。结论:黄芩素混合胶束的制备工艺简便,能有效提高黄芩素的分散度,粒径分布理想,制成冻干粉后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便于保存。
张晓博谷艳玲张丽男哈婧马楠齐献利高子彬
关键词:黄芩素卵磷脂冻干粉混合胶束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呋脲苄青霉素钠
本文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以铁氰化钾作为催化剂/发光剂,亚铁氰化钾作为发光抑制剂,无过氧化氢时,呋脲苄青霉素钠与鲁米诺能够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建立了快速测定微量呋脲苄青霉素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经试验表明本方法快捷、简...
哈婧周培培
关键词:抗生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大蒜中的硒被引量:16
2007年
本文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蒜硒的分析方法,方法线性范围是0~60ng/ml,r=0.9997,检出限为0.15ng/ml。将所建立方法用于考察不同施硒土壤中所生长大蒜的硒含量。结果表明:蒜能够富集土壤中的硒,且蒜硒含量与土壤中施硒溶液中硒的含量呈正相关。
哈婧孙汉文康维钧梁淑轩
关键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茶叶硒含量测定及影响富硒茶硒浸出率的因素被引量:22
2006年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茶叶中硒含量及影响茶叶硒浸出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茶叶硒浸出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是茶叶本身硒含量和浸泡时间;茶水中所浸出的硒绝大部分是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硒;茶叶中硒的浸出率以冲泡水温为(95±2) ℃时为佳;饮茶时第1次冲泡的茶水中的晒含量是第2次冲泡的茶水中硒含量的4~7倍.
王银华李凯王金戌哈婧
关键词:茶叶浸出率
盐酸克伦特罗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对盐酸克伦特罗的分析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比较了免疫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及各种联用技术分析法的区别,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研究开发更快速、高效、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现场检测方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王秋平哈婧刘硕张佳丽苏萌
关键词:盐酸克伦特罗免疫分析法
丁卡因急性中毒致死小鼠血清和组织的代谢组学变化
2021年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丁卡因急性中毒致死小鼠血清和组织(肾、肝和心脏)中的代谢物变化,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代谢通路,为丁卡因急性中毒的死亡原因鉴定及毒理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40只ICR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丁卡因急性中毒致死组,以腹腔注射丁卡因建立急性中毒致死模型,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Orbitrap HRMS)获取小鼠血清和组织的代谢轮廓。利用多元变量统计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并结合t检验和差异倍数分析找出与丁卡因急性中毒致死相关的差异代谢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丁卡因急性中毒致死组小鼠血清和组织的代谢轮廓表现出明显的区分。血清中鉴定出11种差异代谢物,包括黄嘌呤、精胺、3-羟基丁胺等;肝组织中鉴定出25种差异代谢物,包括腺苷酸、腺苷、柠檬酸等;心脏中鉴定出12种差异代谢物,包括次黄嘌呤、鸟嘌呤、鸟苷酸等;肾组织中鉴定出4种差异代谢物,包括牛磺鹅去氧胆酸、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二甲基乙醇胺和吲哚。丁卡因急性中毒主要影响了嘌呤代谢,三羧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结论丁卡因急性中毒致死小鼠血清和组织中的差异代谢物有望成为该死因的候选生物标志物,该结果可为丁卡因急性中毒的作用机制和死亡原因鉴定提供研究基础。
刘文乔白锐马春玲于峰谢冰董玫哈婧文迪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代谢组学丁卡因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小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