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诸葛菜
  • 5篇基因
  • 4篇植株
  • 3篇原生质
  • 3篇原生质体
  • 3篇质体
  • 3篇转基因
  • 3篇转基因植株
  • 3篇基因植株
  • 2篇原生质体培养
  • 2篇胚轴
  • 2篇子叶
  • 2篇下胚轴
  • 2篇根癌
  • 1篇豆科
  • 1篇豆科牧草
  • 1篇盐藻
  • 1篇再生力
  • 1篇植株再生
  • 1篇十字花科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四川联合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8篇周冀明
  • 6篇罗鹏
  • 5篇卫志明
  • 5篇刘世贵
  • 3篇许智宏
  • 1篇白鸿烈
  • 1篇白林含
  • 1篇蒋彦
  • 1篇张雪梅

传媒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遗传
  • 1篇Journa...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四川草原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盐藻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cDNA文库的构建被引量:14
1997年
采用Lambdagt10载体构建了盐藻cDNA文库,文库大小为106/mL,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大于1kb.根据果蝇、兔、鼠编码其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的辅酶NAD的结合功能区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大小分别为21bp和18bp.PCR扩增得到与果蝇相同的290bp特异扩增片段,以该片段为探针,采用缺口平移系统标记,原位杂交。
周冀明白林含吴晓蓉蒋彦王峰刘世贵
关键词:盐藻CDNA文库绿藻基因
红原 - 若尔盖草地民间植物意识初步调查
1998年
青藏高原地域辽阔,植物资源丰富,五十年代以来,对此作了许多调查,但许多研究结果与实际生产条件难得结合,为加深不同化背景之间的了解,必须多关注当地人的看法,为此我们以部分当地的豆科植物与非豆科植物(为对照)进行了民间植物知识调查。当地牧民对禾本科的评价一律较高,对豆科的评价一律较低。
白鸿烈周冀明蒋彦祥秋多吉赵佐成
关键词:草地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诸葛菜获得转基因植株被引量:39
1997年
以诸葛菜下胚轴和子叶为材料,在附加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芽再生,在1/2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获得完整再生植株,建立了诸葛菜组织培养高频再生体系,再用很癌农杆菌介导转化诸葛菜下胚轴和子叶,在附加一定量的氨苄青霉素、头孢霉素和卡那霉素的相应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并培养再生成苗,获得完整抗性再生植株,移植到盛有土壤的花盆中均可存活,生长正常。将再生植株叶片,进行GUS、NPTⅡ酶活性测定和Southernblot分子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并高效表达。
周冀明卫志明许智宏刘世贵罗鹏
关键词:根癌农杆菌转基因植株
诸葛菜下胚轴和子叶原生质体培养被引量:2
1996年
以诸葛菜无菌苗的下胚轴和子叶组织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FW产量分别为5×108/g和1×107/g.下胚轴原生质体经纯化后在原生质体培养基中作液体浅层暗培养,培养密度为5×104/mL,培养第二天即出现第一次分裂,7~9d后分裂频率约50%,两周后出现大量细胞团;转入扩增培养基中,即扩增出大量小愈伤,植板率约为5%;愈伤转入分化培养基后即可诱导分化成苗,分化率达100%,随后转到生根培养基中,即形成完整植株.子叶原生质体的培养方式与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基本相同,结果也类似.
周冀明卫志明刘世贵罗鹏
关键词:诸葛菜下胚轴子叶原生质体培养
GUS基因在诸葛菜子叶原生质体中的瞬间表达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以诸葛菜无菌苗子叶组织为材料,采用原生质体培养获得成功,建立了原生质体培养高频再生体系,植板率3%,植株再生频率100%。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研究了PEG介导转化诸葛菜原生质体的影响因素,系统地试验了PEG法转化子叶原生质体的过程,发现:最适质粒量为25-30μg;PEG终浓度为15%,pH8.0;另外,表达效率还与质粒的大小有关,较小的质粒具有相对较高的转化效率;而CT-DNA以及热击处理未见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周冀明卫志明刘世贵罗鹏
关键词:诸葛菜原生质体GUS基因
根癌土壤杆菌介导转化诸葛菜子叶获得转基因植株被引量:25
1996年
采用诸葛菜子叶为材料,在MS+BA3mg/L+NAA0.2mg/L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再生,1/2MS+IBA0.03mg/L上诱导生根,获得完整再生植株,建立了诸葛菜组织培养高频再生系统,其再生率可达100%。采用土壤杆菌介导转化诸葛菜子叶,在附加一定量的氨苄青霉素、头孢霉素和卡那霉素的相应培养基上进行筛选,进而培养出再生成苗。获得完整植株,经GUS和NPTⅡ酶活测定,以及Southern blot分析,证实为转基因植株。转化子叶的芽再生率为51%,获得完整转基因植株的转化率为5.53%。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以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为载体,诸葛菜子叶为受体的遗传操作系统。
周冀明卫志明许智宏刘世贵罗鹏
关键词:诸葛菜子叶转基因植株根癌土壤杆菌
PEG法介导转化诸葛菜下胚轴原生质体获得转基因植株被引量:10
1996年
采用诸葛菜无菌苗的下胚轴组织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在原生质体培养基中作液体浅层暗培养,植板率为5%,植株再生频率为100%。作者进而开展了遗传转化研究。为研究PEG介导转化诸葛菜原生质体的影响因素,通过瞬间表达,实验了PEG法转化子叶原生质体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分离纯化后的原生质体与带HPT基因的质粒DNA(pBI222)混合,HPT基因作选择标记,PEG介导转化;重新收集转化后的原生质体,以5×104/ml的密度在原生质体培养基中作浅层培养;培养10—15天后用25mg/L的潮霉素(hygromycin)进行筛选,一月后出现少量细胞团,转入含潮霉素50mg/L的扩增培养基扩增愈伤组织,进而转入含50—100mg/L潮霉素的分化培养基诱导分化成苗,分化率为100%,转入生根培养基中生根成完整植株。抗性植株再生率为4×10(-5)。在获得再生转基因植株后,以再生植株叶片为材料,进行Southernblot分子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并表达,再生转基因植株频率为10(-5)。国内外首次转化诸葛菜属植物原生质体获得成功。
周冀明卫志明许智宏刘世贵罗鹏
关键词:诸葛菜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转基因植株
诸葛菜若干外植体再生力试验结果被引量:3
1996年
用诸葛菜的不同器官、组织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测定其再生力,首次得到下列结果。1.用诸葛菜子叶切块进行离体培养,上述外植体产生胚状体,并再生小苗,胚状体的发生频率达100%;2.用诸葛菜花托进行离体培养,从花托直接产生小芽,以后长成小苗,花托的出芽率为782%;3.用诸葛菜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了混倍体花粉植株,诱导率达10%;4.用诸葛菜的子叶组织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纯化后在培养基中作液体浅层暗培养,两周后将细胞团转入扩增培养基,待愈伤组织长出后,将其转入分化培养基中即形成完整植株,分化频率达100%。
罗鹏周冀明吴沿友张雪梅
关键词:诸葛菜十字花科外植体离体培养植株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