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震

作品数:57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专利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化学工程
  • 7篇电气工程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2篇反应器
  • 21篇氢化物
  • 21篇化物
  • 20篇储氢
  • 19篇金属
  • 19篇金属氢化物
  • 11篇电池
  • 11篇燃料电池
  • 11篇放氢
  • 10篇氢气
  • 7篇氢化
  • 6篇动力系统
  • 6篇蓄热
  • 6篇力系
  • 6篇固态
  • 5篇尾气
  • 5篇床层
  • 4篇压块
  • 4篇余热
  • 4篇太阳能

机构

  • 57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北大学
  • 2篇西安西骏新材...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近代化学...

作者

  • 57篇吴震
  • 45篇张早校
  • 32篇杨福胜
  • 6篇鲍泽威
  • 6篇冯鹏辉
  • 5篇刘洋
  • 4篇王玉琪
  • 3篇张洋
  • 2篇屈治国
  • 2篇王欢
  • 2篇代敏
  • 2篇马进成
  • 1篇徐司雨
  • 1篇赵凤起
  • 1篇屠楠
  • 1篇姚瑞清
  • 1篇李珊珊
  • 1篇张剑飞
  • 1篇张蓝
  • 1篇孟翔宇

传媒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火炸药学报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储能科学与技...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 1篇发电技术
  • 1篇“氢”出于蓝...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工业副产含氢尾气净化及氢提纯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副产含氢尾气净化及氢提纯的方法和系统,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工业副产含氢尾气进行预处理,脱除甲烷、水与一氧化碳,获得粗氢气;将粗氢气通入装填有金属氢化物吸附剂的金属氢化物反应器组进行吸附...
吴震朱铭杰郭磊磊肖浩哲周星睿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内燃机联合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内燃机联合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该系统将SOFC装置和HCCI内燃机结合在一起形成联合动力系统,HCCI内燃机能够利用SOFC装置的尾气进行发电,充分利用燃料中的能量,减少尾气热废热排...
吴震朱鹏飞张早校尧兢
文献传递
一种氢纯化、储存和增压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纯化、储存和增压一体化系统及方法,来自于工业生产的氢气进入金属氢化物反应器中,在可调冷热源供给于换热器的热流介质作用下,反应器中的储氢合金或储氢单金属发生吸氢反应,实现氢气的纯化与固态储存,同时利用系统中...
吴震张早校杨福胜杨宇宸
金属氢化物热压缩机吸放氢传热传质的对称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金属氢化物热压缩机(MHTC)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吸放氢非对称性限制,开展了MHTC传热传质对称性的研究和优化。根据局部热平衡模型,以2D圆环剖面为计算区域,对MHTC多管束反应器实施了模拟,并对模拟过程中的参数及结构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以4层管的多管束反应器为基准,改变吸放氢反应条件能改善反应过程的不对称性特征,即吸、放氢压力分别为2、0.05MPa,温度为293、393K,传热系数为1 000 W/(m2·K)时,吸氢反应分率由0.1上升到0.9;放氢反应分率由0.9降至0.1时,所用时间分别为350和360s,温度变化幅度分别为40和43K,显示出明显的对称性。在反应前20s内,放氢过程中平衡压力的变化剧烈,占平衡压力总变化量的50%以上,为反应过程中的高效反应阶段。
马进成杨福胜王玉琪吴震鲍泽威张早校曹建党
关键词:金属氢化物反应器传热传质
一种太阳能连续烘焙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连续烘焙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高温金属氢化物蓄热反应器、低温金属氢化物储氢反应器、水箱、翅片式换热器以及烘焙设备,换热流体采用高温导热油和水。在日照期间,太阳热能一...
张早校依玲刘洋吴震杨福胜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金属氢化物的环状翅片式高效蓄热反应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氢化物的环状翅片式高效蓄热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和换热流体管,反应器壳体的上端设有用于进出氢气的气孔和安全阀接口,换热流体管从反应器壳体的下端贯穿至反应器壳体的上端,换热流体管的上下两端均延伸至反...
张早校刘洋依玲吴震杨福胜
文献传递
基于金属氢化物固态氢源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以基于金属氢化物的固态储氢技术,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耦合,搭建了基于金属氢化物固态氢源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试验台,测试了吸氢压力、放氢温度、氢流量等关键操作参数对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氢压力大于等于0.60 MPa时,固态储氢反应器放氢流量稳定的时间最长可达4500 s以上。当放氢温度大于60℃时,储氢反应器能完全释放氢气,且放氢时间基本相同。放氢流量越小,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时间越长。
闫红丽陆佐伟敬志良吴震
关键词:燃料电池储氢
一种基于氢能源的海水淡化及制冷发电系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氢能源的海水淡化及制冷发电系统装置,水解反应器的进水口和海水连通,水解反应器的出气口连接至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的湿空气出口连接至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出气端连接至水分回收装置的进气端,水分回收装置的出...
吴震尧兢朱鹏飞张早校
文献传递
分离-反应集成式固态储氢反应器设计的实践教学探讨
反应器设计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和重要实践内容,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反应器的建模、强度核算以及工艺流程等.本文以用于分离净化兰炭焦炉煤气的分离-反应集成式固态储氢反应器为设计对象,按照设计目标和要求,对其设计过...
吴震朱璐莹谢昌华张弛于意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反应器设计实践教学
利用余热为HCNG发动机动力系统供氢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掺氢天然气(HCNG)发动机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余热为HCNG发动机动力系统高效精准供氢的方法及系统。本系统包括中高温固态金属氢化物储氢反应器、低温固态金属氢化物储氢反应器、燃料混合腔、火花塞点火式(SI...
吴震张早校郭磊磊钱晨辉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