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洁

作品数:199 被引量:48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80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29篇生物学
  • 25篇化学工程
  • 14篇理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8篇糖尿
  • 28篇糖尿病
  • 25篇免疫
  • 24篇疫苗
  • 20篇蛋白
  • 20篇凹凸棒
  • 16篇抗原
  • 16篇催化
  • 15篇缓释
  • 14篇凹凸棒石
  • 14篇苯扎贝特
  • 12篇药物
  • 12篇基因
  • 12篇多肽
  • 11篇壳聚糖
  • 10篇肿瘤
  • 10篇小鼠
  • 10篇HSP65
  • 9篇动脉
  • 9篇血糖

机构

  • 122篇中国药科大学
  • 78篇淮阴工学院
  • 4篇兰州理工大学
  • 4篇淮阴工业专科...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南京晓庄学院
  • 2篇武汉工程大学
  • 2篇湖北天峡鲟业...
  • 2篇无锡市疾病预...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苏天士力帝...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省昆虫研...
  • 1篇南京化工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99篇吴洁
  • 69篇刘景晶
  • 49篇曹荣月
  • 25篇李泰明
  • 25篇金亮
  • 18篇陈静
  • 17篇金叶玲
  • 10篇程晓春
  • 9篇熊祺琰
  • 9篇刘坤锋
  • 9篇胡卓逸
  • 8篇吴国君
  • 8篇王华倩
  • 8篇丁师杰
  • 8篇蒋金龙
  • 8篇谢燕飞
  • 7篇喻春皓
  • 7篇鲁勇
  • 7篇固旭
  • 7篇朱爱华

传媒

  • 25篇药物生物技术
  • 15篇中国药科大学...
  • 6篇淮阴工学院学...
  • 4篇化学试剂
  • 3篇化学世界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中国海洋药物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中国药物化学...
  • 2篇应用化学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广西轻工业
  • 2篇国外医药(抗...
  • 2篇Chines...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硅酸盐通报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13篇2014
  • 13篇2013
  • 27篇2012
  • 17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13篇2008
  • 13篇2007
  • 13篇2006
  • 10篇2005
  • 6篇2004
1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霍乱毒素B亚单位与胰岛素B链结构类似多肽融合蛋白的制备
2012年
为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B subunit,CTB)与胰岛素B链(9-23)肽段结构类似多肽(Ins B(9-23))的融合蛋白,使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了CTB与Ins B(9-23)的融合基因CTB-Ins B-X若干,并将融合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菌株经乳糖诱导后,其表达产物经过12%SDS-PAGE分析表明该菌株可以包含体形式表达融合蛋白,并制备得到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的包含体经过变性、复性后,可以在体外自组装成五聚体结构。GM1-ELISA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在体外可以与神经节苷脂GM1(monosialoganglioside)特异性结合,表明该融合蛋白保持了CTB形成五聚体的生物活性。
杨洁王华倩熊祺琰黄文睿李泰明吴洁曹荣月刘景晶
关键词:霍乱毒素B亚单位包含体神经节苷脂GM1
LncRNA与肝脏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因参与多个层级上的生物进程而成为当下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LncRNA可以与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靶基因的转录、翻译以及翻译后修饰等过程,从而发挥在细胞生理代谢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目前研究显示,lncRNA通过多种途径在肝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以lncRNA的功能及其与肝脏能量代谢和相关疾病的关系为着眼点,阐述了lncRNA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未来的研究前景。
陈晓晓孙琛刘畅吴洁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肝脏糖代谢脂代谢
蛋白激酶C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01年
阐述蛋白激酶C的生化性质 ,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近年来研究发现的蛋白激酶C抑制剂。
吴洁倪沛洲凌霞
关键词:蛋白激酶C多药耐药蛋白激酶C抑制剂
重组水蛭素相关肽Hi-lys的表达与纯化(英文)被引量:4
2005年
为开发一种新的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血栓药物,根据水蛭素保持抗凝活性的2 0肽片段,设计并构建了水蛭素相关肽(Hi lys)与天冬酰胺酶C端的融合表达系统.为方便目的肽与融合伙伴的分离,增加了富含带电序列的8肽(KRKRKKSR)及酸敏感的天冬氨酰 脯氨酸(Asp Pro)位点,获得了表达质粒pED P8 Hi lys.将其转化E .coliBL 2 1,玉米浆培养基(kanr)培养,乳糖诱导获得融合蛋白(AnsB C P8 Hi lys)的高效表达.通过细菌裂解、包涵体洗涤、尿素溶解、乙醇沉淀、酸水解和DEAE 纤维素5 2柱层析纯化获得目的肽Hi lys ,用凝血酶测定法测得其抗凝活性为5 0ATU mg .
吴洁胡卓逸刘景晶
抗鲍曼不动杆菌药物研究进展
2013年
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并且随着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增加,对它的治疗已经受到重视。本文着重介绍了针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生素,药物联用仍是有效方法。新型肽类抗生素如人β-防卫素2、(LLKK)2C和[E4K]alyteserin-1c等具有抗菌活性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刘坤锋吴洁顾觉奋
关键词:耐药联合用药抗菌肽
人DNase Ⅰ的表达、纯化及降解NETs活性研究
2019年
为获得纯度较高的人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 Ⅰ)以研究其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traps,NETs)的降解作用,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菌E. coli Rosetta (DE3)/p ET32a-His-DNase Ⅰ,乳糖诱导表达,经镍柱亲和纯化获得融合蛋白His-DNase Ⅰ。提取小鼠中性粒细胞,用佛波酯PMA刺激形成NETs,Sytox Green及荧光显微镜检测融合蛋白对NETs的降解活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人DNase Ⅰ基因克隆并在原核细胞中实现高效表达,纯化的His-DNase Ⅰ具备较高的核酸酶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DNase Ⅰ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梁艺璇吴洁
人肠生长激素工程菌高效表达培养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为了优化含有人肠生长激素 (rh[Gly2 ]GLP 2 )基因的融合表达工程菌 pED h[Gly2 ]GLP 2高效表达的最适培养工艺条件 ,文章通过摇瓶培养研究了包括培养基组成、初始 pH值、接种量、诱导剂 ,诱导剂浓度、诱导时机及诱导后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确定了该工程菌表达目的蛋白的最佳条件 ,目的蛋白表达量可达 4 0 %以上 。
李泰明胡卓逸刘景晶王旻张彦凯吴洁
二氧化碳沉淀法去除苯扎贝特中主要杂质
2015年
在苯扎贝特合成的后处理过程中,利用苯扎贝特及其主要杂质在酸性上的差异,在反应物的碱性水溶液中通入CO2,将杂质从产物中沉淀去除。以苯扎贝特的收率和含量为指标,对该纯化工艺和传统的重结晶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纯化工艺可以使合格品的收率从原工艺的62.5%提高到70.9%。该法克服了常规重结晶带来的大量溶剂消耗和产品损失,有效提高了杂质去除率,降低了分离成本。
吴洁张海江杨国军吴孝超
关键词:苯扎贝特二氧化碳
重组人源胰岛素原C肽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与纯化(英文)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表达载体(pEDCC),表达并纯化得到人源胰岛素原C肽。方法:将编码截短的门冬酰胺酶突变体(ansB-C),天然C肽,人IgG1铰链区(hinge),额外的酸敏感二肽(DP)以及富含碱性氨基酸的8肽(KRKRKKSR)的核苷酸序列依次分别插入pET28a载体中,构建表达载体pEDCC。在乳糖的诱导下,融合蛋白ansB-C-hinge-DPKRKRKKSRNGS-GR-C-peptide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经洗涤和乙醇分级沉淀纯化后,通过酸水解将PKRKRKKSRNGSGR-C-peptide释放出来。C肽N端14肽用胰蛋白酶切割,通过DE52柱与C-peptide分离。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pEDCC序列正确,融合蛋白经分离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重组人源胰岛素原C肽。结论:以截短的门冬酰胺酶作为融合伙伴,并以富含碱性氨基酸的8肽调节等电点是一种生产重组人源胰岛素原C肽的有效方法。
王学军顾凯曹荣月林洁吴洁刘景晶
关键词:基因融合门冬酰胺酶胰蛋白酶
微生物疫苗在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1型糖尿病(T1DM)是由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对β细胞靶向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终身进行胰岛素治疗,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多项数据显示感染性疾病发病率的下降伴随着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因而推测环境因素在T1DM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已有多种细菌、寄生虫、病毒及其成分在动物模型中被证明可以预防T1DM,因此,通过微生物疫苗进行早期免疫刺激,进而诱导自身免疫耐受,有望成为预防T1DM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本文对临床和动物研究中的1型糖尿病微生物疫苗进行综述,主要从微生物的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和活载体疫苗进行概述,并讨论了各类疫苗可能的作用机制。
贺冬梅尤琪吴洁
关键词:1型糖尿病免疫耐受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