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斐
- 作品数:56 被引量:216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损伤性股动静脉瘘合并巨大髂静脉瘤一例
- 2018年
- 患者男性,49岁。因“发现右下腹部搏动性包块4年”于2017年11月16日入院。患者20年前有右大腿枪弹伤史,行伤口“清创缝合”后愈合良好。发现包块后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右股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并已行“右股动脉造影并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 许恒王兵安乾吴斐卢维龙王梦宇潘锦轩
- 关键词:股动静脉瘘静脉瘤损伤性清创缝合医院诊断搏动性
- 淋巴管静脉显微吻合术治疗肢体淋巴水肿
- 2012年
- 肢体淋巴水肿是由先天性淋巴系统发育不全或后天性淋巴液回流通道阻塞所导致的淋巴液在四肢皮下组织积聚,引起患肢肿胀,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筋膜增厚及肢体变粗等病理状态。晚期因皮肤角化,皮下组织增生,病变部位坚硬如象皮,因此也称象皮肿。长期以来,淋巴水肿大多采用保守治疗,如抬高患肢、加压包扎、烘绑及微波等,
- 吴斐王兵崔文军丁语张建辉李金旭
- 关键词:肢体淋巴水肿显微吻合术结缔组织增生淋巴液回流患肢肿胀皮下组织
- 83例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尿激酶和利伐沙班或华法林治疗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IDDVT)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IDDVT患者83例,患者均进行正规持续药物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其中38例进行尿激酶溶栓联合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组),45例尿激酶溶栓联合口服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利伐沙班组)。主要随访观察指标为7、14、21、90d后小腿深静脉的静脉血管通畅率、出血率及血栓栓塞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总治疗效果编辑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4,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4,P〈0.05);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4,P〉0.05)。结论尿激酶加利伐沙班和尿激酶加华法林治疗急性IDDVT总的治疗效果相当,但利伐沙班比华法林能够明显降低出血的风险。
- 吴斐王洛波王兵丁语张帝厉建林刘俊超李攀峰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抗凝药出血率
-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后患者长期口服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再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84例成功行CE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62例患者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22例未服用他汀类药物,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1年颈动脉通畅情况及血脂水平情况,评估阿托伐他汀对CE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效果。结果服用阿托伐他汀患者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较未服用他汀药物患者低,高密度脂蛋白较未服用阿托伐他汀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阿托伐他汀患者再狭窄患者7例,未服用阿托伐他汀患者再狭窄患者7例,其中闭塞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CEA术后患者颈动脉再狭窄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 李阳王兵厉建林吴斐李攀峰赵磊丁语崔文军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阿托伐他汀再狭窄
- 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效果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TurboHawk旋切系统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腘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股腘动脉支架植入术后ISR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n=28)接受TurboHawk旋切联合DCB治疗,对照组(n=35)接受单独DCB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63例治疗均获成功,无死亡或截肢病例。术前、术后7天及6个月2组踝肱指数(ABI)差异,术前、术后即刻及6个月靶血管最小管腔直径(ML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ABI、MLD均高于对照组,晚期管腔丢失率(LLL)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分别为100%(28/28)、89.29%(25/28)及78.57%(22/28),对照组分别为91.43%(32/35)、71.43%(25/35)及51.43%(18/35),2组术后3、6个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28)。结论血管腔内斑块旋切术联合DCB治疗股腘动脉ISR效果较好,近中期效果尤为显著。
- 胡昕涛王兵王越李阳吴斐郭鹏
- 关键词:外周血管疾病闭塞性动脉硬化
- 复杂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杂交手术治疗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评价杂交手术治疗复杂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6月行杂交手术治疗的56例复杂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5条患肢)的临床资料。用踝肱指数(ABI)、Rutherford分级、通畅率等指标对手术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术后患肢通畅率。结果:56例患者(65条患肢)手术均取得成功,无截肢或死亡病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4.29%(8/56)。术后平均ABI较术前升高(0.76vs.0.28),平均间歇性跛行距离从术前168m提高至530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utherford分级不同程度提高。随访时间12~33个月,术后6个月及1、2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3.85%、81.54%、70.77%,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8.46%、95.38%、90.77%。结论:杂交手术治疗复杂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
- 牛晓阳王兵吴斐刘俊超孙利坤刘晓哲
-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股动脉外科手术
- 杂交手术治疗TASC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评价杂交手术治疗TASC 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血管外科治疗的28例TASC 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结果及血管再通情况。结果:28例杂交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无截肢及死亡病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7.85%(5/28),平均间歇性跛行距离从术前(75±64)m提高至术后(468±92)m(P<0.01),踝肱指数由术前(0.21±0.16)增至术后(0.72±0.12)(P<0.05),平均随访(25±7.9)个月,术后6个月,1、2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6.4%,89.2%,85.7%,术后6个月,1、2年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96.4%,92.9%。结论:杂交手术是治疗TASC 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尤其适用于高危重症患者。
- 刘俊超王兵李攀峰王洛波李阳吴斐王广华
- 关键词:杂交手术疗效分析
- 内膜剥脱联合腔内技术治疗慢性症状性长段颈内动脉闭塞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背景与目的:对于慢性症状性长段颈内动脉闭塞(ICAO),内膜剥脱术(CEA)与腔内介入手术均有各自的局限性,但两者联合使用的复合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仍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CEA联合腔内技术治疗慢性症状性ICAO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科37例行复合手术治疗的长段慢性ICAO(至少累及岩段及以上)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闭塞起始于颈段(C1段),闭塞远端位于海绵窦段(C4段)及以下者共20例(近端组),闭塞远端位于床突段(C5段)及以上者17例(远端组)。分析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手术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及术后3~6个月复查CTA情况。结果:37例患者均接受复合手术治疗,其中30例成功开通闭塞段血管,手术成功率为81.1%。近端组的总体开通率为95.0%(19/20),其中C2段、C3段开通率均为100%,C4段开通率为87.5%(7/8);远端组的总体开通率为64.7%(11/17),其中C5段开通率为66.7%(6/9),C6段开通率为57.1%(4/7),C7段开通率为100%(1/1)。近端组总体开通率高于远端组(P=0.033)。开通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术前不同程度的减轻,术后复查的CTA显示颈内动脉通畅,术后1周复查PWI显示颅内灌注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30例开通患者获随访6~17个月,靶血管通畅率为90.0%(27/30),其中近端组94.7%(18/19),远端组为81.8%(9/1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术后6个月患者mRS评分较术前明显好转(t=6.238,P<0.01)。结论:CEA联合腔内技术治疗慢性症状性ICAO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且颈内动脉闭塞远端至海绵窦段及以下的患者其开通成功率较高。
- 吴斐尚文煊王兵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颈动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药涂球囊扩张治疗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药涂球囊扩张治疗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短-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6-10—2018-10行球囊扩张治疗的53例股浅动脉IS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应用的球囊分为药涂球囊组(32例)和普通球囊组(2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短中期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例手术均获成功,均未发生截肢和死亡病例。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踝肱指数(ABI)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1 a时药涂球囊组的ABI值优于普通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时间点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分析提示,术后6个月、1 a时,药涂球囊组一期通畅率为87.5%、81.3%,分别高于普通球囊组的57.1%和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时最小管腔直径(ML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2个月时药涂球囊组患者MLD明显高于普通球囊组,晚期管腔丢失(LLL)明显低于普通球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浅动脉ISR具有较好的短-中期疗效。
- 吴斐曾倩潘锦轩崔文军王兵王越
- 关键词: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 药物涂层球囊在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治疗股胴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采用腔内治疗的49例股胴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行药物涂层球囊治疗(DCB组),24例行普通球囊治疗(POBA组),术后对比两组的中短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DCB组与POBA组相比,术后3个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比87.5%,P〉0.05),但术后6、12个月DCB组一期通畅率较POBA组明显升高(分别为88.0%比66.7%,80.0%比50.0%,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的最小管腔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12个月DCB组最小管腔直径明显高于POBA组(P〈0.05)。术后12个月DCB组晚期管腔丢失率明显低于POBA组(P〈0.05)。结论DCB治疗股胭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好的中短期疗效。
- 牛晓阳王兵吴斐李阳王广华孙利坤刘晓哲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成形术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