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阳冰

作品数:25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鼻炎
  • 14篇变应性
  • 13篇变应性鼻炎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哮喘
  • 7篇变应原
  • 6篇患儿
  • 5篇维吾尔族
  • 5篇基因
  • 4篇单核
  • 4篇单核苷酸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哮喘
  • 4篇特异
  • 4篇特异性
  • 4篇皮内试验
  • 4篇气管

机构

  • 25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克拉玛依...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向阳冰
  • 18篇张华
  • 16篇刘志连
  • 16篇王惠妩
  • 8篇陈璇
  • 6篇徐佩茹
  • 6篇阳玉萍
  • 5篇谭国萍
  • 4篇王燕
  • 3篇胡海芳
  • 2篇孙捷
  • 2篇陈庆勇
  • 1篇张彤
  • 1篇陈俞
  • 1篇徐丹
  • 1篇刘云连
  • 1篇支玉香
  • 1篇崔忠涛
  • 1篇李风森
  • 1篇董旭南

传媒

  • 8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第一届全国变...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0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4例变应性鼻炎患儿过敏原皮内试验结果分析
<正>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气传过敏原的分布状况,探讨气传变应原分布的地区差异及产生原因,为本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阿罗格(NHD)点刺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84例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气传变...
王惠妩向阳冰徐佩茹刘志连张华
文献传递
新疆首次诊断3个家系4例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HAE)系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多见于成年早期。其诊断往往需要与非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鉴别,易误诊和漏诊。现将3个家系4例HAE病例报道如下。例1刘菊欣,女,56岁,汉族,以反复肢...
王惠妩陈璇向阳冰
文献传递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变应性鼻炎与CD14基因的相关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CD14基因rs2569192(C/G)和rs3138078(-1359G/T)二个位点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变应性鼻炎(AR)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AR患者300例(AR组)与正常对照300例(对照组)。对600例样本进行CD14基因rs2569192和rs3138078位点SNP分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的血清总IgE水平。结果:①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CD14基因rs2569192(C/G)和rs3138078(-1359G/T)二个位点基因型分布均以CC和GG型多见,以C和G等位基因为主。维吾尔族和汉族2个多态性位点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AR组与对照组比较2个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AR组与汉族AR组比较rs2569192(C/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rs2569192(C/G)位点多态性与北京汉族、日本、欧洲和非洲人群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AR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总IgE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与IgE水平无关。结论:①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都存在CD14基因rs2569192(C/G)和rs3138078(-1359G/T)多态性,都以CC、GG基因型和C、G等位基因为主,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2569192(C/G)位点分布有别于其他地区人群;②未发现CD14基因rs2569192(C/G)和rs3138078(-1359G/T)位点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汉族AR发病有关;③新疆维吾尔族、汉族AR患者血清总IgE明显高于正常人;CD14基因rs2569192和rs3138078位点不同基因型与IgE水平无关。
张华胡海芳刘志连孙捷阳玉萍王燕谭国萍向阳冰
关键词:CD1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人群TIM-3启动子区rs10053538与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TIM-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0053538的多态性及其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新疆地区维、汉族正常及过敏性鼻炎各150例TIM-3启动子区rs1005353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正常人群TIM-3基因启动子区rs10053538位点基因型及其频率TT、TG、GG分别为0.86、0.13、0.01及0.89、0.1、0.01,过敏性鼻炎组的频率分别为0.86、0.14、0及0.87、0.13、0,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人群TIM-3基因启动子区rs10053538与过敏性鼻炎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王燕张华刘志连胡海芳王惠妩向阳冰谭国萍阳玉萍
关键词:TIM-3基因基因多态性过敏性鼻炎
新疆地区过敏性鼻炎患儿过敏原检测分析被引量:25
2007年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过敏性鼻炎患儿过敏原的分布状况,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特异性过敏原检测试剂盒(IVT)对104例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吸入过敏原(IVT701)检测,其中88例患儿同时行食物过敏原(IVT702)检测。结果104例过敏性鼻炎患儿IVT701测试总阳性率73.1%,以蒿属植物最高38.5%,其后依次为榆杨柳树31.7%,豚草(巨大豚草、普通豚草)20.2%,霉菌(点青霉、交链孢霉、黑根霉)14.4%,螨(粉螨、尘螨)11.5%,屋尘7.7%等。88例患儿IVT702的总阳性率为56.8%,过敏原主要为大豆、花生28.4%,其次为鳕鱼和鸡蛋,分别为15.9%、13.6%,蟹虾为11.4%,牛奶和牛羊猪肉分别为5.7%和4.5%。65例患儿对2种及2种以上过敏原过敏。蒿属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χ2=4.662,P<0.050)。结论蒿属为新疆地区过敏性鼻炎患儿最主要的过敏原,食物过敏亦占相当比例。明确过敏原后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惠妩徐佩茹向阳冰刘志连张华
关键词:特异性IGE过敏性鼻炎儿童
TAP1*rs105714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研究
2011年
目的初步探讨抗原提呈转运蛋白1(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1,TAP1)基因rs1057141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维吾尔族住院患者150例(病例组)和门诊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300个样本rs1057141基因位点多态性,并与NCBI基因库中世界其他种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基因型G/G、G/A、A/A在病例组中的频率分别为4.00%、35.33%、60.67%,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8.67%、40.00%、51.33%,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G和A的频率在对照组为28.67%、71.33%,在病例组为21.67%、78.23%,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TAP1*rs105714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世界其他种族人群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1*rs1057141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变应性鼻炎易感性相关,可能是易感基因。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TAP1*rs1057141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与世界其他种族人群比较均有差异。
陈庆勇刘志连阳玉萍向阳冰张华
关键词:TAP1基因多态性变应性鼻炎维吾尔族
新疆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体外过敏原检测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过敏原的分布状况,为哮喘患儿防治方案的个体化、具体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特异性变应原检测法(in vitro test,IVT)对11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吸入变应原(IVT701)检测(吸入过敏原组),其中62例患儿同时行食物变应原(IVT702)检测(食入过敏原组)。结果:吸入过敏原组IgE阳性率为97.3%,吸入变应原总阳性率70.8%,以蒿属植物为最高(31.9%),其后依次为榆杨柳树(31.0%)、豚草(22.1%)、霉菌(16.8%)、螨(13.3)%、屋尘(9.7%)等。食入过敏原组(IVT702)总阳性率为53.2%,过敏原主要为大豆花生(27.4%),其次为鳕鱼(17.7%)、鸡蛋(14.5%)、螃蟹虾(12.9%)、牛奶(4.8%)和牛羊猪肉(0.3%)。48例患儿对2种及2种以上变应原过敏。蒿属植物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χ2=11.57,P<0.05)。结论:蒿属植物为新疆地区导致支气管哮喘最主要的变应原,食物过敏亦占相当比例,检测变应原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惠妩向阳冰徐佩茹刘志连张华
关键词:变应原支气管哮喘儿童
新疆地区哮喘与变应性鼻炎患者过敏原检测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哮喘与变应性鼻炎患者过敏原的分布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今后寻找新的治疗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67例哮喘与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过敏原组),变应性鼻炎306例,哮喘患者361例,其中254例同时检测食物过敏原(IVT702)(食物过敏原组)。采用体外特异性变应原检测法(IVT)测定血清中总IgE(TIgE)及特异性IgE(sIgE),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吸入过敏原组(IVT701)TIgE阳性率为97.6%(651/667),sIgE总阳性率为70.9%(473/667)。过敏原主要为蒿属植物(31.5%)、榆杨柳树(22.0%)、豚草(20.1%)及屋尘(13.5%)。食入过敏原组TIgE阳性率为94.5%(240/254),特异性IgE(sIgE)总阳性率为77.6%(197/254),过敏原主要为大豆花生(21.7%)、鳕鱼(17.7%)、螃蟹虾(16.9%)和鸡蛋(11.8%)。361例哮喘(其中合并变应性鼻炎73例)TIgE阳性率为98.6%,sIgE阳性率为67.0%。30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TIgE阳性率为97.8%,sIgE阳性率为75.5%。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sIgE阳性率高于哮喘患者(χ2=5.739,P=0.017)。结论:新疆地区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的主要致敏原为本地区的蒿属植物、榆杨柳树、豚草,螨、霉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内地。免疫治疗既能有效防止鼻炎和哮喘的发作又能防止鼻炎进一步发展为哮喘。
王惠妩向阳冰陈璇刘志连
关键词:变应原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
维吾尔族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的变应原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的血清总免疫球蛋白(TIgE)和特异性IgE(sIgE)。方法;选取维吾尔族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263例,采用体外特异性变应原检测法(IVT)对TIgE及sTgE进行检测。其中166例行吸入变应原(IVT701)检测(吸入过敏原组),97例行食物变应原(IVT702)检测(食物变应原组)。结果:吸入过敏原组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的TIgE阳性率分别为98.7%(76/77)和97.8%(87/89),sIgE阳性率分别为76.6%(59/77)和67.4%(60/89),鼻炎患者和哮喘患者蒿属和霉菌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变应组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的TIgE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98.5%(64/65),sIgE阳性率分别为53.1%(17/32)和60.0%(39/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过敏原和血清IgE观察过敏反应情况,可以为临床诊断和预防变应性疾病提供依据。
陈璇王惠妩张华向阳冰刘志连
关键词:维吾尔族变应原支气管哮喘鼻炎
皮肤点刺试验与皮肤压痕试验对比研究
2007年
目的:了解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者对皮肤点刺试验与皮肤压痕试验的耐受情况与阳性反应。方法:选择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共40例,同时进行特异性变应原皮肤点刺与皮肤压痕试验。了解患者对2种方法的不适感及恐惧程度,并比较2种方法对特异性变应原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2种方法对特异性变应原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皮肤点刺试验不适感37例(93%),痛感39例(97.5%),恐惧感33例(82.5%);对皮肤压痕试验不适感31例(77.5%),痛感35例(87.5%),恐惧感24例(60.0%),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更愿意接受皮肤压痕试验,10例患者愿意选择点刺法,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对特异性变应原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压痕法患者痛苦少,恐惧感小,更易接受,临床上可以用皮肤压痕试验代替皮肤点刺试验。
向阳冰王惠妩陈璇张华刘志连
关键词:皮肤点刺试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