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端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悉尼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建筑
  • 2篇知识
  • 2篇住宅
  • 2篇现代建筑
  • 2篇建筑史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学者
  • 1篇遗产
  • 1篇营建
  • 1篇营销
  • 1篇欲望
  • 1篇院士
  • 1篇在世
  • 1篇知识体系
  • 1篇人类学
  • 1篇人民公社
  • 1篇社区规划
  • 1篇生态实践
  • 1篇生态智慧
  • 1篇识体

机构

  • 10篇悉尼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吉林建筑大学

作者

  • 10篇卢端芳
  • 1篇冯健
  • 1篇杨宇振
  • 1篇贾倍思
  • 1篇金秋野
  • 1篇卢峰
  • 1篇董屹
  • 1篇周榕
  • 1篇邱硕
  • 1篇赵宏宇

传媒

  • 3篇新建筑
  • 2篇建筑师
  • 1篇建筑学报
  • 1篇时代建筑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文化遗产研究
  • 1篇建筑史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筑与新型城镇化”主题论坛纪要
2014年
中国快速城镇化发展已经历了相当长(至少30年)的历史,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城镇走向深度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必然、必须和必要之路。本次论坛邀请彭一刚院士、崔愷院士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就本次论坛"建筑与新型城镇化"做主题发言报告,共同探讨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诸多矛盾及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另外,本次论坛还包含一个分论坛,从不同的视角讨论"新型城镇化",编辑部记录并整理了各位学者的发言,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李东周榕齐欣贾倍思卢端芳卢端芳卢峰杨宇振冯健冯健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建筑专家学者城镇化进程院士
聚·流·知·行——文化遗产再生之道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对美国马丁住宅保护案例分析,探讨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应当如何发展行之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文章指出,即便在产权普遍私有的西方,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生,仅靠各级政府或私人业主的力量也是行不通的。马丁住宅保护的成功,是有识人士广泛调动社会资源,集聚智慧,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结果。针对当前历史建筑保护所面临的制度建设滞后和资金短缺等问题进行讨论,作者提出文化遗产保护"聚·流·知·行"运作模式,建议参照目前业已得到一定发展的民间慈善事业,通过鼓励有识之士组织历史保护社会公益志愿者团体,拓宽筹资和公众参与渠道,实现专业知识融贯于保护实践等举措,来使文化遗产得到更为有效的管理、保护与再生。
卢端芳
关键词:文化遗产历史建筑
欲望的教育 公社设计、乌托邦与第三世界现代主义被引量:11
2007年
文章通过回顾在1958~1960年间的人民公社设计,探索第三世界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现代性的乌托邦化。在人民公社运动中,伴随着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建筑师和规划师在农村大胆尝试现代主义设计。同时,运动也带来了人们欲求方面的变化,对现代性的乌托邦化促进了剧烈变革必然涉及的对新的欲望对象和欲望主体的塑造。通过分析人民公社时期空想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复杂关系,文章认为此次运动加剧了中国现代性中最具悲剧性的一些矛盾。公社运动的失败导致了中国建筑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重新评价。
卢端芳
关键词:人民公社乌托邦现代建筑社区规划
城市规划、城市营销与城市认同——卢端芳教授访谈录
2016年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城市营销如何符合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与气质特点,是城市建设的实践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结合成都案例对卢端芳教授做了专题访谈。作者认为,城市定位必须挖掘城市自身的个性特色,城市规划营销不仅要有利于创造就业、吸引资本,还应体现和凝聚地方认同。城市建设的研究者可以运用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进行城市空间研究。
卢端芳邱硕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营销人类学
中国北方传统村落的古代生态实践智慧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14
2018年
传统村落是我国仅存不多的古代生态实践智慧的鲜活载体,其中所蕴含的朴素而可持续的生态智慧哲学观对我国现代城市规划领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在对我国黄土高原、黄淮海、东北、甘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40余个传统村落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三个思考:为什么从北方传统村落视角思考中国古代生态实践智慧?我国北方传统村落中生态实践智慧的核心特点是什么?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对其进行挖掘和研究?并最终提出三个关键启示: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挖掘应重点关注传统村落;中国古代城乡营建中可持续思想的核心是"低维护成本";中国传统村落的生态实践智慧是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输出的关键。
赵宏宇解文龙卢端芳卢端芳
关键词:生态智慧生态实践传统村落
基于语义差异法的古镇街道空间氛围评价研究--以川西乐山罗城古镇为例被引量:5
2018年
在古镇研究中引入关于氛围的理论讨论,通过运用语义差异法,实现对街道空间氛围的量化研究,总结出塑造川西罗城古镇空间氛围的关键要素,并对这些要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研究表明,营造街道氛围的物质空间要素的重要性排序为:空间遮阴度、空间方位感、空间开放度、步行尺度和空间特色等。营造街道氛围的人文要素的重要性排序为:空间热闹度、传统风貌完整度、景观美感度、安全度等。该实证研究将有助于一般城市的街道空间氛围研究,从空间使用者的角度总结出有利于延续地方场所认同的空间要素,为突破干城一面的同质化建设现状提供新的研究参考。
杨春燕周妍卢端芳
关键词:空间氛围
想象现代——反思中国近现代建筑史被引量:3
2016年
简要梳理1861—1965年间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语境下现代建筑是如何被建构和再建构的,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当前中国关于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书写中存在的盲点,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重新想象现代建筑。中国主流近现代建筑史虽已取得很多成果,但不少还处于无视建筑现代主义的建构性的状态,对现代认知体系的局限性认识不足。在建筑实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需要补上反思经典现代主义建筑这一课。
卢端芳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建构性
建筑中的现代性:述评与重构被引量:8
2011年
本文探讨近期理论动向为反思当代建筑与现代性之关系所带来的影响。文章指出.在最近的研究中,单极的.线性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现代性模型,正在为"多元","全球"和"他者"现代性所代替。这个转向鼓励研究者通过新的界定来考量现代性,并为观察建筑与现代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开启了新视野。文章回顾呈现于20世纪主流西方话语中建筑的现代性及建筑学界近年来对现代性的探讨.并尝试在认识论的层面上重构建筑知识的多元性。文章提出,在建筑同质化和环境恶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地域性的建造技艺正急剧消失的今天.唯有谋求多种知识体系的共存,建立容纳多元思维的建筑实践与教育体系.我们才能发展对栖居与建造的多重理解.建设更具可持续性的、更加公正的,在文化和生态方面更加丰富多样的世界。
卢端芳金秋野
关键词:现代建筑知识
全球建筑史方法论:批判与重构
2023年
近年来,建筑史书写采用了更具包容性的方法,融合了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尽管有这些进展,现有的建筑史和全球史还存在很多知识盲点、错误和扭曲。本文挑战长期以来主流建筑通史所仰赖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风格和运动,提出新方法论,为探索更为精准的全球建筑史书写铺平道路。该方法论强调建筑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审美对象(如绘画、雕塑)和设计产品(如汽车、家具)的三个基本特性:建筑为人类存在方式和活动提供空间秩序;建筑的实现有赖于建构、技术、材料和劳动力的整合;建筑是一种集体表达媒介,由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塑造,同时也影响着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提出的建筑史学三元方法论反映并更新了维特鲁威三元论:以在世性取代实用,建造性取代坚固,交互性取代美观。
卢端芳
关键词:交互性美学特征纠缠
中国住宅工业化的早期发展:历史回顾与反思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对1949-1965年间我国工业化住宅设计与生产方法的历史回顾,对装配式建筑发展和现代主义建筑进行批判性反思;指出培植相应的知识传递、制度建设、管理体系和施工文化,应当成为住宅工业化的重要环节;提出"作为方法的住宅"理念,以地域生态系统为样板,为大规模住宅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想路径。
卢端芳
关键词:住宅工业化装配式建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