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继云

作品数:118 被引量:1,308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8篇镇痛
  • 34篇硬膜
  • 34篇硬膜外
  • 24篇芬太尼
  • 21篇自控镇痛
  • 21篇病人
  • 18篇术后
  • 18篇分娩
  • 18篇分娩镇痛
  • 17篇麻醉
  • 15篇罗哌卡因
  • 15篇比卡因
  • 13篇舒芬太尼
  • 13篇布比卡因
  • 12篇病人自控
  • 11篇手术
  • 10篇硬膜外病人
  • 10篇病人自控镇痛
  • 9篇硬膜外病人自...
  • 8篇硬膜外自控

机构

  • 99篇广州市第一人...
  • 22篇广州医学院
  • 5篇广州市中医医...
  • 3篇广东省妇幼保...
  • 3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婴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市花都区...
  • 1篇惠州市惠阳区...

作者

  • 118篇刘继云
  • 60篇佘守章
  • 19篇许立新
  • 18篇黄昭
  • 15篇谢晓青
  • 15篇许学兵
  • 14篇索琨
  • 14篇邬子林
  • 12篇陈裕胜
  • 11篇杨智
  • 11篇王思荣
  • 11篇于晓春
  • 10篇余守章
  • 8篇阮祥才
  • 7篇杨自力
  • 7篇邓玲红
  • 7篇张玉洁
  • 7篇苏伟
  • 6篇彭吕宪
  • 5篇卿朝辉

传媒

  • 19篇广东医学
  • 18篇中华麻醉学杂...
  • 12篇临床麻醉学杂...
  • 5篇广州医药
  • 5篇广州医学院学...
  • 4篇中国疼痛医学...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实用疼痛学杂...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首届中山国际...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广东药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15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11篇2000
  • 4篇1999
  • 9篇1998
  • 4篇1997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外肺水指标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应用PiCCO技术监测并比较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探讨血管外肺水与各肺损伤指标及肺内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2009年至2010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住院脓毒症患者进行观察,其中未合并ALI/ARDS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PiCCO技术连续7d监测血管外肺水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记录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参数、胸片,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在40例脓毒症患者中,15例(37.5%)合并ARDS,14例(35%)合并ALl。与对照组相比,ALI及ARDS患者表现为显著增高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肺泡灌洗液中IL-1、TNF-α水平。同时,血管外肺水指数与氧合指数、肺损伤指数及IL-1、TNF—α水平呈显著相关性(r=-0.524,r=0.147,r=0.572,r=0.655;P〈0.05),且高ELVW水平组患者ICU病死率及住院病死率均显著高于低ELVW水平组。结论在脓毒症介导的ALl及ARDS患者中,血管外肺水指标与肺内炎症因子水平及肺损伤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凼此,EVLw的检测可能对于判断脓毒症患者肺损伤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黄昭陈裕胜杨自力刘继云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管外肺水
颈椎前入路手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3
1998年
颈前入路手术治疗颈椎外伤或颈椎病对麻醉要求较高,我院近年来治疗5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全组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16~68岁,体重45~72kg。各种外伤38例,无明显诱因12例。所有患者经CT、MRI检查确诊为:寰枢椎骨折3例,颈椎_(3~7)骨折伴有间盘突出27例,脱位、颈椎压缩性骨折伴高位截瘫4例,颈椎病16例。常规术前准备,根据病情及诱导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Ⅰ组(21例)慢诱导插管全麻:对颈椎间盘突出伴有椎体骨折、脱位、颈髓压迫较重的。
刘继云余守章
关键词:颈椎外伤颈椎病颈椎前入路麻醉
子宫动脉栓塞围介入治疗期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及不同药物配伍的效应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栓塞(UAE)围介入治疗期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及其不同配伍镇痛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行UAE介入治疗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四组,RD0组(n=20):采用PCEA法,镇痛药0.2%罗哌卡因(Rop)+0.004%吗啡(Mor),RD1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05%氟哌利多(Dro);RD2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1%Dro,RD0~RD2组硬膜外腔穿刺(T11~12)置管后接PCA泵按LCP模式镇痛,即负荷量(6ml)+待续量(2ml/h+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10min;C组(n=20,对照):口服尼美舒利或肌注盐酸哌替啶镇痛。双盲观察各组VAS评分、BCS舒适评分、Ramesay评分、术后恢复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UAE导丝导管操作及栓塞时C组病人盆腔疼痛和继发性痛性痉挛发生率为90%,而RD0~RD2组无此现象;介入治疗后VAS评分、BCS评级、术后恢复时间RD0~RD2组明显优于C组(P<0.05)。PCEA各组病人围介入治疗期均安静合作,精神状态良好,C组病人烦躁不安发生率较多;恶心、呕吐发生率RD0组及C组高于RD1组及RD2组(P<0.05)。结论 UAE围介入治疗期PCEA法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用药法,且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PCEA配方中适量加入Dro(0.005%)可减少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
佘守章许学兵许立新刘继云谢晓青邓才元陈春林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药物配伍治疗性栓塞病人自控镇痛硬膜外注射
脑电双频指数在评估心肺复苏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质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ICU的50例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
江意春刘继云于晓春
术后不同硬膜外镇痛模式临床镇痛效应的比较
2002年
目的 比较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A)和单纯持续输注(LC)两种模式的镇痛效应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n=100)采用Graseby-9500泵以LCP模式镇痛: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1ml/h+blous 1 ml/次,锁定时间10min镇痛药液为0.01%吗啡+0.2%罗哌卡因;Ⅱ组(n=100)采用艾克孚镇痛泵以LC模式镇痛,负荷剂量为吗啡1mg,持续给药以2ml/h,药液为0.004吗啡+0.2%罗哌卡因混合液。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回病房后(VAS=0)开启。术后4,8,16,24 h进行镇痛效果评分,并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硬膜外用药量,开启镇痛泵距最后一次硬膜外注药时间相似;Ⅰ组、Ⅱ组吗啡用量分别是(3.18±3.66)mg、(2.92±0.5)mg(P>0.05);罗哌卡因用量分别是(6.25± 0.73)mg、(9.6±0.81)mg(P<0.05)。Ⅰ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Ⅱ组;Ramsay镇静评分及BCS舒适评分于8h时点Ⅰ组略高于Ⅱ组,其余各时段相似。两组恶心呕吐、瘙痒发生率基本一致。结论 0.01%~0.004%吗啡+0.2%罗哌卡因混合液硬膜外以LCP模式或LC模式均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但以LCP模式镇痛效果更佳。
谢晓青佘守章许学兵周弘峰刘继云
关键词:持续输注
伍用不同剂量氟哌啶对曲马多PCEA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氟哌啶对曲马多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效应及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 3 2 0例随机分成四组 ,A组 (n =80 ) :1%曲马多 +0 .15 %丁哌卡因 (对照组 ) ;B组 (n =80 ) :1%曲马多 +0 .15 %丁哌卡因 +0 .0 0 5 %氟哌啶 ;C组 (n =80 ) :1%曲马多 +0 .15 %丁哌卡因 +0 .0 1%氟哌啶 ;D组 (n =80 ) :1%曲马多 +0 .15 %丁哌卡因 +0 .0 15 %氟哌啶。上述各组按比例配制 ,总容量为 10 0ml装入Graseby 93 0 0微电脑PCA泵 ,持续镇痛 2 4小时。结果 :B、C、D三组镇痛效果均满意且优于A组 (P <0 .0 5 ) ;随着氟哌啶剂量的增加 ,恶心呕吐并发症呈显著性减少(P <0 .0 1) ,嗜睡则有增多的趋势。结论 :氟哌啶对曲马多PCEA效果有增强作用 ,以中等剂量氟哌啶 ( 0 .0 1% )配伍 1%曲马多更为有效 ,副作用较少 ,可作为PCEA配方在临床选择应用。
索琨刘继云佘守章谢晓青
关键词:氟哌啶曲马多自控镇痛PCEA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麻醉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高位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39例择期乳腺癌根治术和甲状腺腺瘤摘除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n=13)。胸段硬膜外穿刺选择T2-4,颈段选择C4-5。R0.25组为硬膜外腔单纯注入0.25%罗哌卡因(Rop);R0.33组为硬膜外腔注射0.33% Rop;R0.5组为硬膜外腔注入0.5%Rop。麻醉前后观察:MAP、HR、SpO2、RR、PETCO2、VT、VC、FEV1、麻醉效果和其他副作用。结果 R0.25组麻醉止痛效果较差,R0.33和R0.5组麻醉止痛效果较好(P<0.05)。R0.25组对循环呼吸无明显抑制作用,而R0.33和R0.5组对心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以R0.5组更为显著(P<0.05),各组对血压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R0.33和R0.5组对呼吸功能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未见发生。结论3种浓度的Rop高位硬膜外阻滞对循环影响小,Rop随浓度增加对心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呼吸功能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加强心电监测和面罩供氧辅助呼吸,仍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
刘继云佘守章董原洪索琨阮祥才
关键词:罗哌卡因
特殊病例纤支镜下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
2000年
余慧琴刘继云佘守章
关键词:气管插管术麻醉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及其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大鼠肺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肺组织不同时间点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45 只雄性Wistar 大鼠,将它们随机分成3 组: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组、对照组、模型组,每组...
李辉杨自力刘继云苏伟黄昭
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作用被引量:46
2006年
目的:比较鞘内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效应。方法:选择择期初产妇180例,鞘内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随机分六组,剂量分别为3.0μg、4.0μg、5.0μg、6.0μg、7.0μg、8.0μg(S3组、S4组、S5组、S6组、S7组、S8组),双盲对照观察。各组镇痛方法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产妇自控镇痛(PCA)。各组硬膜外维持用药相同。观察记录起效时间;鞘内给药后10、15、30、60、90min时的VAS评分;维持时间、运动阻滞、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和5分钟Apagr评分与全程分娩镇痛的满意度;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起效时间S3组〉S4组〉S5组≈S6组S7组≈S8组,以S3组最慢。S3组在各时间点镇痛效果均比S5-S8组差,60min时S4、S5组的镇痛效果与S6、S7相似,但明显弱于S8组(P〈0.05);S3组、S4组的维持时间明显短于S5-S8组(P〈0.05)。S3组、S4组满意度明显差于S5-S8组(P〈0.05)。各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瘙痒发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纯鞘内注射4.0—8.0μg舒芬太尼均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效果,但镇痛剂量以5.0—6.0μg更佳。
胡祖荣曹培如佘守章邓显仔黄希照苏丹晨刘继云
关键词: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硬膜外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