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燕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准噶尔无叶豆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埋深
  • 1篇形貌
  • 1篇形貌结构
  • 1篇幼龄
  • 1篇原位聚合
  • 1篇沙丘
  • 1篇生态功能
  • 1篇生物固氮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生殖生物学
  • 1篇梭梭
  • 1篇内生菌
  • 1篇气体交换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种群
  • 1篇种群生态
  • 1篇自然居群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篇刘燕
  • 4篇张道远
  • 3篇杨红兰
  • 2篇马瑞
  • 2篇刘燕
  • 1篇李彦
  • 1篇施翔
  • 1篇张元明
  • 1篇王建成
  • 1篇刘会良
  • 1篇唐立松
  • 1篇马健
  • 1篇徐贵青
  • 1篇马健

传媒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齿肋赤藓乙醛脱氢酶基因ALDH2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本文采用RT-PCR方法,从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总RNA中获得ALDH21基因cDNA序列,连接到pMD19-T载体上并转化E.coli DH5α,阳性克隆经PCR鉴定后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山墙藓(Tortula ruralis)和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相关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克隆了S.caninervis的ALDH21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GQ245973),为一个完整的ORF,其长度为1452bp。该序列与T.ruralis和P.patens的cDNA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和78%,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和8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质分子量为52.98kD,等电点pI为5.96,编码483个氨基酸,具备ALDH21蛋白家族特征;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ALDH21在干旱胁迫状态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水合状态,说明ALDH21基因可能参与干旱胁迫应答。本文为进一步研究齿肋赤藓ALDH21基因的抗旱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杨红兰张道远刘燕马瑞张元明
关键词:CDNA克隆RT-PCR
原位聚合聚酰胺6/聚乙二醇体系的自组装研究
本文以己内酰胺(CL)作为反应性单体,以聚乙二醇(PEG)作为分散剂和大分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原位聚合法(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了PA6/PEG合金。利用该合金体系在低PEG含量(20wt%)时发生相反转的特性,制备得到PA...
刘燕
关键词:聚酰胺6聚乙二醇原位聚合合金体系分子自组装形貌结构
准噶尔无叶豆的保护生物学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特殊生态系统下稀有物种的重要性及保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 songoricum)是分布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上的稀有物种,对维护沙丘稳定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准噶尔无叶豆群落结构、种群生态、生殖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介绍了生存现状和有关的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并从不同侧面阐明了该物种受胁机制以及进一步加剧受胁状态的内、外在因素,提出了保护策略和具体措施。以期为荒漠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育提供借鉴,并对沙丘生态系统保护从个例分析的视角提供理论支撑。
张道远刘会良王建成施翔刘燕
关键词:保护生物学沙丘种群生态生殖生物学
齿肋赤藓中半定量RT-PCR方法的探讨
2010年
目的:建立一种半定量RT-PCR方法,用于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基因表达研究。方法:比较常用的几种内参照基因actin、tubulin及18S rRNA在齿肋赤藓中的表达情况,以确定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分析PCR扩增动力学,确定内参和靶基因的PCR体系。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析表明:18S rRNA作为齿肋赤藓的内参基因更稳定;同管扩增试验表明:18SrRNA的引物滞后6个循环加入PCR扩增体系中,至第26个循环,二者同时处于指数扩增期,且靶基因RT-A的扩增效率不受影响。结论:18S rRNA与RT-A可以同管扩增,18S rRNA可以作为半定量RT-PCR的内参照,为齿肋赤藓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
杨红兰张道远马瑞刘燕
关键词:半定量RT-PCR内参基因
地下水埋深对幼龄梭梭功能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地下水是干旱荒漠区潜水灌丛植物的重要水分来源,为认识地下水埋深对潜水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利用蒸渗仪群配备的全自动补水仪设置两组地下水埋深(2和3.5 m),测定幼龄梭梭生长季同化枝水力性状、气体交换特征和根系形态参数。结果表明:与地下水埋深2 m相比,地下水埋深3.5 m处理幼龄梭梭黎明前同化枝水势、饱和膨压渗透势和根长比分别显著降低48.2%、41.5%、56.7%,生长季后期最大净光合速率、根体积、细根比根长和细根比根面积分别显著增加75.7%、41.0%、273.7%、67.7%,正午同化枝水势和同化枝含水量先降低后升高。在两组地下水埋深下,幼龄梭梭根系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特征均表现为根平均直径与土壤深度呈显著正相关,而细根表面积比例与土壤深度呈显著负相关。幼龄梭梭地上同化枝水力性状与光合能力和地下根系形态指标存在协同性。在地下水埋深增加的条件下,幼龄梭梭采取降低黎明前同化枝水势和饱和膨压渗透势,增大根系直径和长度的生态策略,以增强水分缺失的耐受性和扩大水分吸收的面积来维持其生存。
刘深思徐贵青陈图强米晓军刘燕刘燕马健
关键词:地下水埋深气体交换根系形态梭梭
叶圈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植物叶圈和根际是两个独特、复杂的生态系统,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类,在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十年内的研究中,根际一直是微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根际微生物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抗病性的效果和机理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相对而言,对于叶圈微生物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对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叶圈微生物最初主要是对植物致病微生物进行研究,但是由于技术条件(主要是采用传统可培养方法进行研究)的限制,叶圈微生物研究进展缓慢。2000年以后,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叶圈微生物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段。研究发现,叶圈微生物中只有少数致病,而大多数能够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病性和抗逆性,在植物群落组成和生态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介绍叶圈定义的提出及发展过程,阐述了叶圈微生物在研究方法、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叶圈微生物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燕刘燕唐立松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结构内生菌生物固氮
准噶尔无叶豆5个自然居群ISSR遗传变异的空间自相关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 songoricum)5个居群遗传变异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8对ISSR引物扩增的多态性位点,选择了基因频率在30–70%的ISSR位点,运用GenAlEx6和SAAP4.3软件以及地理距离间隔方法分别计算了5个居群的空间自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准噶尔无叶豆居群具有明显的空间遗传结构,绝大多数ISSR位点变异呈非随机分布。位于沙漠腹地的B、D居群和位于沙漠东缘的F居群的遗传变异呈现渐变模式,分别在7m,7m及9m范围内个体呈现显著正相关,推测与克隆繁殖占绝对优势、有性更新罕见发生有关,而克隆大小的差别则主要由微生境差异所引起。位于沙漠北缘的G居群的遗传变异呈现双向渐变模式,在3m内个体呈现显著正相关,这与该居群实生幼苗增补密切相关,但花粉和种子的有限散布所导致的距离隔离对该居群空间遗传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沙漠腹地的A居群呈现衰退模式,是因为小居群增加了近交的几率,并引起了遗传漂变。
刘燕张道远杨红兰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保护遗传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