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

作品数:112 被引量:35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农业科学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生物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植物
  • 14篇群落
  • 13篇海域
  • 12篇群落结构
  • 12篇浮游
  • 10篇生态系统
  • 8篇岛礁
  • 8篇渔业
  • 7篇鱼类
  • 7篇污染
  • 7篇环境因子
  • 7篇红树
  • 6篇养殖
  • 6篇近海
  • 6篇浮游动物
  • 6篇浮游植物
  • 5篇鱼卵
  • 5篇生态系统服务
  • 5篇珠江口
  • 4篇大型底栖动物

机构

  • 100篇中国水产科学...
  • 28篇上海海洋大学
  • 12篇南方海洋科学...
  • 11篇三亚热带水产...
  • 8篇浙江海洋大学
  • 7篇中山大学
  • 4篇广州大学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3篇香港城市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香港浸会大学
  • 2篇湖南省水产科...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学研究院
  • 1篇生态环境部华...

作者

  • 105篇刘永
  • 79篇李纯厚
  • 55篇肖雅元
  • 32篇徐姗楠
  • 26篇林琳
  • 16篇齐占会
  • 14篇黄洪辉
  • 6篇戴明
  • 6篇魏小岚
  • 5篇陈作志
  • 4篇贾晓平
  • 4篇王爽
  • 4篇秦传新
  • 4篇刘勇
  • 4篇龚玉艳
  • 4篇陆琴燕
  • 4篇陈露
  • 3篇陈丕茂
  • 3篇孙典荣
  • 3篇徐娇娇

传媒

  • 19篇南方水产科学
  • 6篇广东农业科学
  • 6篇生态学杂志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生态科学
  • 2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海洋渔业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南方水产
  • 1篇2008年全...
  • 1篇中国海洋工程...
  • 1篇2014年度...

年份

  • 1篇2024
  • 13篇2023
  • 14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13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动训练和添加剂水平对紫红笛鲷肝组织的影响
为探讨运动训练和不同添加量的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紫红笛鲷在饲喂600ppm N-氨甲酰谷氨酸(NCG)条件下肝组织的影响,本实验根据2.87bl/s运动训练和6个NAC添加量(0、300、600、900、1200...
黄秋怡范雯刘永魏小岚肖雅元周德新李纯厚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
文献传递
基于AHP和综合指数法的大亚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指数法构建了大亚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大亚湾西南部大鹏澳海水养殖区及大亚湾东部石化排污区2个典型的区域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立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对其健康...
徐姗楠李纯厚杨进戴明廖秀丽杜飞雁刘永齐占会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指标体系
文献传递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8
2020年
根据2016—2017年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胶州湾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等群落结构特征,并研究了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117种,环节动物(56种)、节肢动物(31种)、软体动物(14种)、棘皮动物(6种)和脊索动物(6种)为主要类群,其他类群共4种;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最多,为66种,春季(47种)与秋季(44种)种类数相当,夏季仅有30种;总栖息密度呈现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变化趋势,生物量则呈现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的变化趋势;群落优势种以丝异须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的贡献率较高,且为春、秋和冬季共同优势种;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Shannon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与温度和无机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基于栖息密度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的结果显示,温度、有机质和中值粒径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子,根据大型底栖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可知大部分物种分布在低温、低营养物质和粒径较小的浅水区域。
全秋梅肖雅元徐姗楠徐姗楠李纯厚刘永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构建及在大亚湾的应用被引量:26
2013年
根据海洋生态系统的压力-结构-响应框架模型,从压力指标、结构指标、响应指标等几个方面构建了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GIS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法。以春季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亚湾海湾生态系统春季的健康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57±0.08,从总体看来,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处于"较好"水平,浮游植物丰度、浮游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缓冲容量是其主要健康负面因子,健康状况可能面临着向"临界"状态转化的危险。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性强、结果客观准确、形象生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定量评价方法。
李纯厚林琳徐姗楠戴明黄洪辉杜飞雁刘永齐占会
关键词:GIS春季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对周边环境盐碱化的影响分析
2021年
为探讨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对养殖区周边环境盐碱化的影响,本研究对湖南澧县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1年、3年、5年和7年的池塘及排水沟渠附近底泥样品进行了钾、钙、镁、钠、水溶性盐总量、氯离子等土壤盐碱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养殖池塘水溶性总盐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对照组,养殖池塘沉积物的氯离子浓度随养殖年份显著增加,5年的池塘Cl-含量最高。养殖池塘中Na^(+)、K+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到第7年Na^(+)显著增加。养殖池塘沉积物中Mg^(2+)、Ca^(2+)浓度对比对照组显著下降,养殖7年池塘Mg^(2+)浓度与对照池塘相近,而7年的池塘Ca^(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随着养殖年份的递增,养殖池塘的总盐、氯离子、Na^(+)和Ca^(2+)等盐碱化指标会呈现一定上升趋势,但目前整体未出现超出正常土壤标准状况,具体影响需进一步跟踪监测。
杨铿李纯厚胡晓娟李红星蒋魁刘永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盐碱化淡化养殖
0~#柴油水溶液对翡翠贻贝CYP4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在室内半静水的实验条件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μgL-1、5μgL-1、10μgL-1、50μgL-1、100μgL-1)的0#柴油水溶液(WSF)胁迫15d和清洁海水恢复7d中翡翠贻贝(Pe...
肖雅元徐姗楠吕国敏刘永李纯厚
关键词:翡翠贻贝实时荧光定量PCR
文献传递
珠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3年
珠江口是广东最大的出海口,在中国河口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揭示珠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分别于2019年冬季(12月)、2020年夏季(8月)、2021年春季(3月)和秋季(10月)对珠江口海域开展了4个航次的调查。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次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38种,以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最高(45种),春季栖息密度最高(590个·m^(−2)),夏季最低。生物量则是冬季最高、秋季最低。光滑倍棘蛇尾(Amphiopholis laevis)为春、夏和秋季的共有优势种。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表明,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在季节间变化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与pH、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S)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等多种环境因子呈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的季节性变化是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进一步加强对该海域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监测与保护。
孙叶刘永李纯厚李纯厚李亚芳舒黎明李亚芳舒黎明林琳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珠江口
一种生物采集装置及采集浮游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采集装置及浮游生物的采集方法,包括一种生物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采集网固定架,采集网固定架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主支架,在所述采集网固定架上下两端的封边装置,所述主支架一端设置有控制浮标球,另一端设置有网底取...
刘永肖雅元李纯厚徐姗楠林琳王腾
文献传递
大亚湾石化排污海域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为了解大亚湾石化排污区海域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鱼)体中7种重金属(Zn、Pb、Cu、Cd、Cr、As、 Hg)的含量及空间分布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分别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
徐姗楠李纯厚徐娇娇林琳刘永肖雅元
关键词: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永乐环礁和东岛鱼卵种类组成和分布
2023年
珊瑚礁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是海洋鱼类重要的产卵场、育幼场和摄食场。永乐环礁和东岛是西沙群岛典型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为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西沙群岛的渔业及种质资源,本研究于2021年4月采集了西沙群岛永乐环礁和东岛的鱼卵,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并分析了两区域的鱼卵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差异。结果显示,两区域均只采集到鱼卵,共鉴定出27种,隶属于4目16科25属,并均以鲈形目占优势,永乐环礁中占比为95.45%,东岛中占比为85.71%。永乐环礁和东岛的鱼卵种类组成相似性指数差异较大,目、科、属、种的相似性分别是25.00%、37.50%、32.00%、33.33%。鱼卵的出现频率均为100%,永乐环礁鱼卵平均密度为0.984ind.·m^(-3),东岛鱼卵平均密度为0.453ind.·m^(-3)。永乐环礁优势种(Y≥0.02)为圆鲹属未定种(Decapterus sp.)、鲣(Katsuwonus pelamis)和三斑海猪鱼(Halichoeres trimaculatus)3种;东岛为绿唇鹦嘴鱼(Scarus forsteni)、灰鹦嘴鱼(Chlorurus sordidus)和多带副绯鲤(Parupeneus multifasciatus)3种,优势种差异明显。并且,本次调查发现了未记录种双边鱼(Ambassis sp.)。物种丰富度指数(D)呈现永乐环礁(2.46)高于东岛(1.87),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则表现为永乐环礁(1.08和0.35)低于东岛(1.32和0.50)。两区域的鱼卵种类组成均以礁栖鱼类占优势,而大洋性中上层鱼类相对丰度则呈现永乐环礁(88.02%)明显高于东岛(0.44%)。研究结果表明,永乐环礁和东岛可能均为海洋鱼类的产卵场,而永乐环礁拥有开放性的潟湖,相比东岛更适宜作为大洋性鱼类(尤其是金枪鱼类)的产卵场,并且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弥补传统形态学方法在鱼卵鉴定方面的不足,可以作为渔业资源调查的补充手段,本研究为永乐环礁和东岛渔业和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赵金发刘永李纯厚李纯厚石娟肖雅元肖雅元宋晓宇
关键词:珊瑚礁产卵场金枪鱼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