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琳

作品数:44 被引量:22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海域
  • 7篇群落
  • 5篇生态系统
  • 5篇群落结构
  • 5篇浮游
  • 4篇环境因子
  • 4篇环境质量
  • 4篇浮标
  • 4篇测序
  • 3篇养殖
  • 3篇营养盐
  • 3篇渔业
  • 3篇植物
  • 3篇石化
  • 3篇群落结构特征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珠江口
  • 3篇微卫星
  • 3篇污区

机构

  • 43篇中国水产科学...
  • 9篇上海海洋大学
  • 7篇南方海洋科学...
  • 4篇浙江海洋大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三亚热带水产...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湖南省水产科...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43篇林琳
  • 42篇李纯厚
  • 26篇刘永
  • 24篇肖雅元
  • 14篇徐姗楠
  • 8篇戴明
  • 7篇陈作志
  • 6篇杜飞雁
  • 4篇徐娇娇
  • 3篇黄洪辉
  • 3篇王晓伟
  • 3篇孔啸兰
  • 3篇齐占会
  • 3篇陈露
  • 2篇周一兵
  • 2篇贾晓平
  • 2篇孙典荣
  • 2篇王学锋
  • 1篇林钦
  • 1篇沈南南

传媒

  • 13篇南方水产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渔业质量...
  • 1篇南方水产
  • 1篇2007年中...
  • 1篇2014年度...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深水金线鱼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深水金线鱼是我国南海主要渔业经济种之一.为了探讨南海深水金线鱼资源评估和管理对策,本文采用9个微卫星标记,对南海4个深水金线鱼群体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出等位基因100个,...
孔啸兰陈作志林琳李纯厚
关键词:微卫星种群遗传结构
高通量测序分析西沙晋卿岛两种草食性鱼类对大型海藻的摄食差异
2023年
草食性鱼类是控制珊瑚礁大型海藻暴发的关键生物。为揭示西沙珊瑚礁草食性鱼类对大型海藻种类选择性和摄食差异,本研究选取西沙晋卿岛常见的草食性鱼类横带刺尾鱼(Acanthurus triostegus)和黑身蓝子鱼(Siganus punctatissimus)为研究对象,运用18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比较了该两种鱼的食物组成变化,并探讨了两种鱼对大型海藻的摄食差异。结果表明:两种鱼的食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横带刺尾鱼摄食的食物主要为红藻、褐藻和硅藻,而黑身蓝子鱼主要为多孔动物、褐藻和链形植物,两种鱼食物中优势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也基本不同;两种鱼对大型海藻的摄食选择性也有差异,横带刺尾鱼仅摄食8种大型海藻,而黑身蓝子鱼可摄食16种大型海藻,横带刺尾鱼为啃食类鱼类,对草皮海藻的摄食选择性较高,而黑身蓝子鱼对多叶大型海藻摄食选择性较强。研究发现,两种鱼类在摄食珊瑚礁大型藻类和海绵等珊瑚敌害生物方面发挥潜在生态功能。
吴鹏王腾刘永李纯厚李纯厚肖雅元林琳
关键词:珊瑚礁草食性鱼类食物组成大型海藻
春季珠江口万山群岛毗邻海域渔业生态环境状况评价被引量:3
2022年
万山群岛在珠江口渔业资源养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该区域岛礁毗邻海域的渔业生态状况尚缺乏足够研究。分析了2021年4月万山群岛毗邻海域的水环境状况和浮游动物群落特征,以此评价该区域渔业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万山群岛海水环境状况受珠江口径流输入的影响较大,造成该区域西北侧的桂山岛和东澳岛海水中的无机氮浓度、营养状态质量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较高,部分水体为富营养状态,并且初级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但多为中低水平。万山群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具有区域性分布特点,可聚为3大类,其中桂山岛临近区域内的浮游动物香农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表明该区域水体可能受到了一定的污染;桂山岛海域的鱼卵和仔稚鱼丰度却较高,分别为133粒·m^(−3)和18尾·m^(−3),表明桂山岛可能是珠江口鱼类产卵的重要场所。海水初级生产力和浮游动物均匀度指数可很好地反映万山群岛水环境和浮游动物群落之间的关联性,并可指示水体富营养化状态。
吴鹏刘永肖雅元肖雅元唐广隆林琳林琳李纯厚
关键词:珠江口水质评价环境因子富营养化浮游动物
珠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3年
珠江口是广东最大的出海口,在中国河口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揭示珠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分别于2019年冬季(12月)、2020年夏季(8月)、2021年春季(3月)和秋季(10月)对珠江口海域开展了4个航次的调查。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次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38种,以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最高(45种),春季栖息密度最高(590个·m^(−2)),夏季最低。生物量则是冬季最高、秋季最低。光滑倍棘蛇尾(Amphiopholis laevis)为春、夏和秋季的共有优势种。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表明,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在季节间变化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与pH、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S)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等多种环境因子呈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的季节性变化是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进一步加强对该海域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监测与保护。
孙叶刘永李纯厚李纯厚李亚芳舒黎明李亚芳舒黎明林琳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珠江口
一种生物采集装置及采集浮游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采集装置及浮游生物的采集方法,包括一种生物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采集网固定架,采集网固定架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主支架,在所述采集网固定架上下两端的封边装置,所述主支架一端设置有控制浮标球,另一端设置有网底取...
刘永肖雅元李纯厚徐姗楠林琳王腾
文献传递
大亚湾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及健康评价被引量:16
2015年
根据1982—2007年共26年的海洋生态调查数据,研究了大亚湾海洋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的演变趋势,并利用基于GIS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法,对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2007年海水总无机氮(TIN)比1985年增长了338.1%,而活性磷酸盐和硅酸盐分别比1985年降低了88.6%和71.2%,氮磷比则从1.38∶1升高至大于50∶1,营养盐限制因子已由氮限制转变为磷限制,处于中等营养水平。浮游植物在1982—1990年和1994—2007年2个时段之间,硅藻平均减少了10属47种,甲藻平均减少了2属14种,以翼根管藻(Rhizosolenia alata)等为代表的细胞个体较大的藻类,所占比重由1982年的91.0%下降到2007年的19.6%,群落组成趋向小型化。浮游动物生物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湿重生物量2007年比1982年增长87.3%,1998—2007年比1982—1994年常见种减少了15种,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夜光虫(Noctiluca scientillans)等取代部分桡足类成为优势种。底栖动物生物量呈上升趋势,但群落组成变化明显,2000年后底栖甲壳类完全退出优势种的行列。大亚湾游泳生物的渔获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7年大亚湾海域渔获率比1985年下降33.9%,鱼类小型化和低值化的趋势十分明显。2007年大亚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所得的健康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64,仍处于"较好"水平,但面临着向"临界"状态转化的危险。大亚湾生态系统正经历着快速的退化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大亚湾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李纯厚徐姗楠杜飞雁林琳
大亚湾石化排污海域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为了解大亚湾石化排污区海域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鱼)体中7种重金属(Zn、Pb、Cu、Cd、Cr、As、 Hg)的含量及空间分布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分别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
徐姗楠李纯厚徐娇娇林琳刘永肖雅元
关键词: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大亚湾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及健康评价
1982~2007年26年的海洋生态调查数据,研究了大亚湾海洋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的演变趋势,并利用基于GIS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法对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2007年海水总无机氮(TIN)...
李纯厚徐姗楠杜飞雁林琳
关键词:营养盐生物群落
中国渔业资源标准化现状及标准体系初步研究
<正>文章全面总结回顾了我国渔业资源领域标准化现状,论述了现阶段渔业资源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渔业资源标准体系框架。1、我国渔业资源标准化现状。自1999年农业部启动中央财政专项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以来,我国农...
李纯厚贾晓平吴洽儿刘永齐占会孙典荣林琳
文献传递
一种生物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网固定架,采集网固定架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主支架,在所述采集网固定架上下两端的封边装置,所述主支架一端设置有控制浮标球,另一端设置有网底取样管,所述网底取样管包括固定管、取样管体以及...
刘永肖雅元李纯厚林琳徐姗楠王腾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