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智

作品数:154 被引量:403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8篇细胞
  • 36篇干细胞
  • 35篇蛋白
  • 34篇胶质
  • 32篇胶质瘤
  • 19篇肿瘤
  • 17篇神经胶质
  • 17篇基因
  • 16篇蛋白质
  • 16篇神经胶质瘤
  • 16篇颅脑
  • 16篇创伤
  • 15篇泛素
  • 13篇脑创伤
  • 12篇增殖
  • 12篇受体
  • 12篇脑损伤
  • 10篇亚低温
  • 8篇微小RNA
  • 8篇恶性

机构

  • 107篇天津市第五中...
  • 32篇武警医学院附...
  • 2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7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天津市神经病...
  • 5篇杜克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天津市中心妇...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口腔医...
  • 3篇天津市滨海新...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武警部队
  • 2篇天津市肿瘤医...
  • 2篇国家超级计算...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武警医学院

作者

  • 154篇刘晓智
  • 53篇姜忠敏
  • 43篇刘振林
  • 30篇张赛
  • 25篇李艳霞
  • 16篇马晓芳
  • 15篇盛凤
  • 15篇李罡
  • 15篇陈镭
  • 14篇苏治国
  • 11篇王骏飞
  • 10篇王亮
  • 10篇浦佩玉
  • 10篇康春生
  • 9篇王广秀
  • 9篇孙洪涛
  • 9篇赵玉军
  • 8篇刘洪良
  • 8篇胡群亮
  • 7篇张立东

传媒

  • 2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1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山东医药
  • 7篇广东医学
  • 6篇天津医药
  • 4篇肿瘤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武警医学
  • 3篇武警医学院学...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3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15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7篇2009
  • 1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低温影响受损神经元蛋白质组改变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利用神经元损伤模型和蛋白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亚低温脑保护机制.方法 细胞裂解液浸融法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分别置于33℃和37℃温控培养箱中培养,测定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TUNEL细胞凋亡法比较两种培养温度下细胞凋亡情况.提取细胞总蛋白,蛋白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筛选差异蛋白质点,质谱分析法完成蛋白鉴定,Western blot方法进行蛋白质确认,统计学方法解析检测结果.结果 处于亚低温培养条件下的受损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水平和发生原位凋亡的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37℃培养组(p<0.05).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共筛选出14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12个得到有效认证,它们参与细胞能量代谢、再生、氧化应激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结论 亚低温通过干预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再生、氧化应激等多个分子事件发挥肯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陈镭刘晓智李罡王骏飞苏治国刘振林
关键词:颅脑损伤蛋白质组学
壮观霉素B1抑制SUMO化修饰遏制子宫内膜癌侵袭和转移
2022年
目的观察壮观霉素B1能否通过抑制蛋白质类泛素化修饰途径抑制子宫内膜癌的侵袭和转移,为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子宫内膜癌KLE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分对照组及壮观霉素B1组;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的阳性表达率;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泛素连接酶-9(Ubc9)、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SUMO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MMP-1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及壮观霉素B1组KLE细胞中EdU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46±4.27)%和(51.33±5.08)%(t=12.654,P<0.01);细胞迁移距离分别为(44.15±4.07)μm和(22.74±3.95)μm(t=14.359,P<0.01);高倍视野下自Transwell上室向下室迁移的细胞数分别为(67.05±6.54)个和(36.44±4.05)个(t=11.997,P<0.01);壮观霉素B1组KLE细胞中Ubc9、SUMO1、MMP-9和MMP-13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观霉素B1能够明显抑制蛋白质SUMO化修饰反应,进而影响子宫内膜癌迁移和侵袭相关责任蛋白的表达,有望成为一种靶向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方法。
袁梦岚李承尧白洁陈旭红刘晓智李圃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小泛素样修饰在肝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小泛素样(SUMO)修饰是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参与许多细胞过程,如DNA修复、转录调控、蛋白质稳定、细胞周期等。许多研究证据表明SUMO化和去SUMO化之间出现不平衡或其成分改变,会导致各种病理变化,与肝脏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SUMO化修饰能促进肝细胞癌的进展、促进肝炎病毒复制、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肝纤维化、在胆汁性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病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鉴于SUMO化修饰信号通路在肝脏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治疗肝脏疾病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SUMO化修饰在肝脏疾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晓智姜忠敏
关键词:肝脏疾病靶向治疗
miR-209下调MEK/ERK信号通路抑制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增强放疗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miR-209下调MEK/ERK信号通路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增强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 Time PCR的方法检测胶质瘤U87细胞放疗前后miR-209、MEK、ERK mRNA的表达;通过转染技术使U87细胞内过表达miR-209,Western blot、Real time PCR检测细胞内MEK、ERK表达水平。结果放疗后胶质瘤U87细胞中miR-209相对表达降低(t=2.491,P=0.037 4),放疗前后ERK、ERKmRNA的相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209 mimics转染U87细胞后,MEK mRNA表达减少(0.11±0.05),ERK mRNA表达减少(F=9.891,P=0.002 9),p-MEK、p-ERK表达均降低。miR-209转染后24、48 h,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结论 miR-209通过下调胶质瘤U87细胞中MEK-ERK的表达,能抑制细胞增殖,增强放疗敏感性。
杨彬于晶刘晓智陈镭
关键词:胶质瘤放疗敏感性信号通路
恢复胶质瘤细胞间隙连接通讯抑制肿瘤性脑水肿病情进展
2013年
1.材料:鼠胶质瘤细胞株C6购自上海肿瘤研究所,CX43表达质粒由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馈赠;雄性SD大鼠购自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饲养于天津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刘晓智刘振林于士柱黄建永陈镭盛凤姜忠敏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株细胞间隙连接通讯肿瘤性病情进展脑水肿
壮观霉素B1抑制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共激活子类泛素修饰促高糖内皮细胞自愈
2020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SUMO)在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修复能力下降过程中的作用,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第3~6代细胞随机分对照组、高糖组及壮观霉素B1治疗组(治疗组)3组(n=4),分别于1.0 g/L葡萄糖、4.5 g/L葡萄糖、4.5 g/L葡萄糖+20μmol/L壮观霉素B1培养液中作用48 h,用Western blot检测SUMO2/3、PGC-1α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核呼吸因子-2α(NRF-2α)和核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mRNA表达,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UVEC损伤修复功能,模拟血管形成实验检测HUVEC血管形成能力。结果高糖组和治疗组共价态SUMO2/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RF-2α和ERRα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共价态SUMO2/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糖组,NRF-2α和ERR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糖组(P<0.05)。高糖组游离态SUMO2/3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3组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高糖组和治疗组细胞迁移距离明显低于对照组[(19.47±4.04)μm vs(57.35±5.59)μm,P=0.017;(31.98±6.05)μm vs(57.35±5.59)μm,P=0.032],治疗组细胞迁移距离明显高于高糖组(P=0.037)。细胞模拟血管形成实验显示,治疗组能够改善网状交联情况,形成少量类血管结构。结论壮观霉素B1能够通过抑制PGC-1α蛋白的SUMO化修饰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在高糖环境下的自愈能力。
李艳霞张春艳马晓芳边希云肖晓琳郑全张琳刘晓智
关键词:PPARΓ
黄芪多糖通过调节Drp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改善感染性心肌病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从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p1)介导线粒体分裂平衡角度,解读黄芪多糖(APS)对感染性心肌病小鼠的心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LPS+APS组,每组6只。采用LPS诱导制备感染性:心肌病模型。各组均于术后6h经尾静脉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LPS处理后24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室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检查后即刻处死小鼠取心肌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试验(Western bloting)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3a、Drp1、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视神经菱缩蛋白1(Opa1)蛋白表达。将购买的小鼠心房肌细胞株HL-1分为对照组、LPS组、LPS+APS组和LPS+APS+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FCCP)组。采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分离线粒体及HL-1细胞内的ROS含量:采用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采用三磷酸腺背(ATP)检测试剂盒检测HL-1细胞内ATP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小鼠心脏的LVEF、LNFS、LVEDD和LVESD均明显降低.线粒体内ROS含量明显升高,MMP和ATP含量均明显下降;而APS可改善感染性心肌病小鼠的心功能指标[LVEF:0.571±0.026比0.287±0.045.LVFS(%):33.13±2.11比21.22±0.99.LVEDD(mm):3.74±0.10比2.77±0.05.LVESD(mm):2.74±0.09比1.99±0.04.均P<0.05].明显降低心肌内ROS含量[ROS(%):138.39±9.28比260.97±19.22.P<0.05].明显抑制MMP和ATP含量下降[MMP(红色1绿色荧光强度比值):0.91±0.05比0.55±0.01,ATP(%):94.22±10.11比58.74±5.39.均P<0.05),且APS可明显抑制LPS处理后的Drp1和Fis1蛋白过表达以及MIn2和Opal蛋白低表达[Drp1/GAPDH(%):126.33±11.70比218.75±19.44,Fis1/CAPDH(%):105.71±15.77比194.39±5.27,Mfn2/CAPDH(%):92.75±
陈旭红纪桢苑雅茹边希云刘晓智袁俐
关键词:黄芪多糖氧化应激
大鼠颅脑损伤后MMP-2和MMP-9表达的变化及与损伤时间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颅脑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的变化及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建立脑外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损伤时间、不同时间段MMP-2和MMP-9平均光密度值、阳性面积比;运用实时定量PCR测定MMP-2和MMP-9 mRNA表达量;明胶酶谱分析MMP-2和MMP-9表达量。结果 MMP-2和MMP-9阳性细胞在大脑皮层中明显增加,大鼠颅脑损伤后在5 d左右MMP-2平均光密度值、阳性面积、mRNA表达量和蛋白量达到高峰,10 d内都维持在较高表达状态,在伤后10 d表达明显降低;MMP-9在3 d出现最高峰,7 d都维持在较高水平表达状态,在伤后7 d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大鼠颅脑损伤后MMP-2和MMP-9的表达表现出一个规律性变化,对脑损伤早期及较长时段损伤时间判断具有参考意义。
马晨刘晓智刘振林
关键词:颅脑损伤MMP-9
对放疗敏感的鼻咽部上皮-肌上皮癌1例被引量:1
2023年
病例男,72岁,枕部疼痛3月伴右肩膀疼痛不适半月余。CT检查:枕骨斜坡区见一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40 mm(左右径)×28 mm(前后径),密度不均匀,CT值48~72 HU,与双侧海绵窦分界不清,边界不清,局部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图1a)。MR检查平扫枕骨斜坡见软组织占位,最大层面大小约46 mm(左右径)×27 mm(上下径)×38 mm(前后径),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边界不清(图1b),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侵犯颅内,桥脑及延髓受压(图1c,1d);左侧鼻咽部见明显强化,咽隐窝显示不清(图1e)。
贺伟光李又洁王亮姜忠敏刘晓智
关键词:鼻咽肿瘤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宫颈癌侧群细胞的恶性行为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分析宫颈癌患者肿瘤干细胞样侧群细胞的恶性行为特征。方法取4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原代培养宫颈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离宫颈癌干细胞样侧群与非侧群细胞,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Transwell培养体系比较两群细胞的侵袭能力,软琼脂克隆实验检测瘤细胞的克隆能力,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耐药基因ATP结合体超家族成员2(ABCG2)的蛋白表达情况;于20只去胸腺小鼠腹股沟皮下接种两群细胞,各10只,比较其体内成瘤率。结果宫颈癌干细胞样侧群细胞占细胞总数的1.39%;与非侧群细胞相比,侧群细胞生长迅速,具有更强的瘤细胞侵袭力和克隆形成能力,且ABCG2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更高。侧群细胞体内成瘤率为100%(10/10),而非侧群细胞为20%(2/10);瘤体病理组织切片可见肿瘤形成,内部伴大片组织坏死。结论宫颈癌肿瘤干细胞样侧群细胞具有更高的恶性细胞表型,是未来宫颈癌基因治疗的核心靶点。
李晓文袁俐张俊平李建勇姜忠敏盛凤刘晓智
关键词:宫颈肿瘤肿瘤干细胞侧群细胞耐药性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