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思扬

作品数:91 被引量:392H指数:11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4篇病毒
  • 30篇艾滋病
  • 27篇HIV-1
  • 26篇免疫缺陷
  • 23篇缺陷病
  • 23篇免疫缺陷病
  • 23篇免疫缺陷病毒
  • 17篇耐药
  • 14篇药物
  • 13篇人免疫缺陷病...
  • 11篇细胞
  • 10篇抗病毒
  • 10篇感染者
  • 10篇艾滋病病毒
  • 10篇HIV
  • 9篇体外
  • 9篇HIV感染
  • 8篇人类免疫
  • 8篇人类免疫缺陷
  • 8篇突变

机构

  • 91篇军事医学科学...
  • 8篇河南省疾病预...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柳州市疾病预...
  • 1篇驻马店市疾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1篇刘思扬
  • 87篇李敬云
  • 79篇鲍作义
  • 79篇庄道民
  • 65篇李林
  • 64篇刘永健
  • 60篇李韩平
  • 22篇王晓林
  • 18篇李天一
  • 15篇王铮
  • 11篇郭伟
  • 10篇李珏
  • 9篇董如华
  • 7篇王哲
  • 6篇耿庆茂
  • 6篇李宏
  • 6篇杨坤
  • 6篇常帅
  • 5篇白丽
  • 4篇焦丽燕

传媒

  • 10篇中华流行病学...
  • 9篇军事医学科学...
  • 8篇中华微生物学...
  • 7篇中国消毒学杂...
  • 7篇中国艾滋病性...
  • 5篇第四届全国免...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性病艾滋...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第一届中国艾...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药学学报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3
  • 5篇2012
  • 14篇2011
  • 5篇2010
  • 17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抗原/抗体检测试剂诊断HIV感染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VironostikaHIVUni-FormⅡAg/Ab试剂诊断HIV感染的效果. 方法:以二种HIV抗体检测试剂和一种HIV-1P24抗原检测试剂为参比,检测186份经过确认的HIV抗体阳性和阴性血...
鲍作义刘永健李松庄道民刘思扬李敬云
关键词:HIV感染HIV抗体检测检测试剂免疫诊断
文献传递
抗HIV药物胆固醇基磷酰齐多夫定自组装体的体外药效学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考察胆固醇基磷酰齐多夫定(CPZ)自组装体的体外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作用,为其治疗艾滋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CPZ自组装体,以HIV-1感染的MT4细胞为实验模型,以合胞体产生为评价指标,与原药齐多夫定(AZT)比较,考察CPZ自组装体的抗HIV作用。同时采用MTT法考察CPZ自组装体的细胞毒性。考察了RAW264.7细胞对CPZ自组装体的吞噬作用。结果 CPZ自组装体的抗HIV活性与AZT比较大大增强,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是AZT的1/10~1/50,选择系数较大,安全性高。结论 CPZ自组装体的抗HIV作用较强,有望成为治疗艾滋病新药。
杜丽娜李淼苏畅田瑛刘思扬金义光
关键词:齐多夫定前药人免疫缺陷病毒
一种用于筛选和评价艾滋病治疗药物的毒株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筛选和评价艾滋病治疗药物的毒株试剂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剂盒,包括如下7个重组HIV病毒:HIV-M46I病毒株、HIV-I54V病毒株、HIV-V82A病毒株、HIV-M46I/N88S病毒株、HI...
常帅李林庄道民刘思扬李敬云李天一张文福
文献传递
γ射线终末辐照对同种异体肌腱病毒灭活效果及生物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γ射线终末辐照灭菌对同种异体肌腱病毒灭活的效果及对肌腱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检测γ射线辐照(照射剂量25 kGy)灭活PRV、VSV、PPV、EMCV、HIV-1病毒的效果。取正常供体手部肌腱12根,直径4~5 mm,随机分为实验组(辐照组)和对照组(新鲜不处理),进行病毒滴度检测,MTS力学试验机检测两组极限拉伸载荷。结果经过γ射线辐照可使污染在同种异体肌腱上的病毒滴度下降超过4 Log值,且盲传3代无病毒检出。辐照前后,同种异体肌腱极限拉伸载荷和组织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辐照灭菌(照射剂量25 kGy)是同种异体肌腱病毒灭活的有效方法,可避免引入其它化学试剂,且该工艺不会影响肌腱的极限拉伸载荷和组织结构。
赵彦涛刘思扬尹惠琼白玉龙韩丽伟胡先同朱加亮衷鸿宾
关键词:同种异体移植物病毒灭活
河南驻马店市性传播HIV感染者中流行的HIV亚型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河南驻马店市经性传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HIV流行毒株亚型及其毒株特征。方法通过专业问卷调查,了解驻马店地区经性传播HIV感染者的基本状况。采集感染者的EDTA抗凝静脉血,检测其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提取外周血浆中病毒核糖核酸(RNA),使用反转录巢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病毒全长gag和部分pol基因,利用Clustal软件比对序列,利用BioEdit软件手工校对,利用NCBI网站HIV分型工具分析病毒亚型,利用MEGA软件构建NJ树,分析病毒系统进化关系。结果共收集到HIV感染者血液74份,全部经性传播感染HIV。经过测序,共获得HIV全长gag基因56条(75.7%),全长pol基因38条(51.4%)。对61例HIV感染者感染病毒亚型进行了分析,其中B亚型毒株47例(77.0%),CRF01_AE毒株6例(9.8%),CRF07_BC毒株4例(6.6%),C亚型毒株2例(3.3%),新型重组毒株2例(3.3%)。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所有的B亚型毒株均为Thai B毒株。38例获得pol区序列的样本中,有4例具有耐药突变。结论驻马店市性传播HIV感染者中流行的HIV毒株构成复杂,Thai B亚型毒株是优势毒株,CRF01_AE、CRF07_BC、C等亚型毒株均已进入该人群,而且出现了新型重组毒株。针对该人群的HIV流行毒株监测至关重要。
孙国清韩婧婉崔海燕桂滔刘永健李韩平李天一王晓林鲍作义庄道民刘思扬李敬云李林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性传播系统进化分析
一种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合物,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DNA组成;所述引物组合物的功能为如下(a)或...
李韩平李敬云郭伟鲍作义李林刘永健庄道民刘思扬李天一王晓林
文献传递
S/D法对人凝血因子Ⅷ产品中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的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S/D法对人凝血因子Ⅷ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对S/D处理人凝血因子Ⅷ灭活HIV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在常温(25℃)条件下,在污染有HIV的人凝血因子Ⅷ种混入体积分数9%S/D灭活剂,作用60 min,HIV灭活对数值为6.83。重复处理3批人凝血因子Ⅷ制品,对HIV均达到完全灭活,经细胞培养盲传三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 S/D法能够完全灭活人凝血因子Ⅷ产品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可靠。
刘思扬庄道民董如华白丽李韩平鲍作义李林刘永健王晓林李天一李敬云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
4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HIV-1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类耐药基因突变的选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阐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分子进化特征。方法从中国中部农村某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例研究队列中选择4例服药依从性较好,治疗初期为野生型毒株,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产生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每位患者的4~5次随访血浆样本的反转录酶(RT)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分析,观察每个克隆的基因型耐药性特征。结果共检测855个克隆,平均每份血液样本47.5个±22.8个克隆,得到4例患者历次克隆序列中带各种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的构成图谱:某些患者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表现为典型的TAMs-1型突变模式,如L210W、T215Y、M41L突变,并且随治疗时间延长,优势种所携带的突变数目有累加趋势;某些患者表现为较明显的TAMs-2型突变,如K70R、D67N、K219Q等突变;其中,某些患者的克隆同时含有T215Y(TAMs-1型)和K70R、D67N(TAMs-2型)突变。结论总结出4例患者HIv-1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的选择动力学特征。4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的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演变途径:TAMs-1型、TAMs-2型以及TAMs-1/TAMs-2融合型,该类突变表现出逐级累加的趋势,最先筛选出来的耐药突变往往能够成为最后的优势种。
李珏焦丽燕李韩平李林刘永健庄道民刘思扬鲍作义李宏王哲李敬云
关键词:耐药基因突变
抗HIV-1活性的多肽CJ130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HIV-1活性的多肽CJ130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肽,命名为多肽CJ130,为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多肽。本发明还保护多肽CJ130在制备抗HIV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抗HIV的药物,其活...
李林李敬云常帅蔡利锋李天一李韩平鲍作义刘永健刘思扬庄道民王晓林
文献传递
河南某农村艾滋病患者劣势耐药毒株的进化及原发耐药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发生情况,分析劣势耐药毒株在该人群本底存在情况。方法以河南某农村149名初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建(In-house)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分析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HIV-1耐药发生情况,对抗病毒治疗后产生耐药的病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实时定量PCR(allele-specificreal-timePCR,ASPCR)方法检测其抗病毒治疗前样本劣势耐药毒株存在情况。结果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HIV-1病毒载量显著下降(t=275,P:0.0001),但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无明显变化(t=1.765168,P=0.0852)。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中耐药的发生率为4.88%,ASPCR检测发现,在调查基线时,7例耐药患者全部存在劣势M184V突变,5例存在劣势K103N突变。结论河南省部分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存在HIV-1原发性耐药毒株,劣势耐药突变可能发展为优势耐药毒株并影响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李韩平郭伟朱新鹏王哲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王铮王晓林李敬云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原发耐药IN-HOUSE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