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作义

作品数:144 被引量:729H指数:17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5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0篇病毒
  • 46篇艾滋病
  • 36篇HIV-1
  • 28篇免疫缺陷
  • 24篇缺陷病
  • 24篇免疫缺陷病
  • 24篇免疫缺陷病毒
  • 24篇抗体
  • 20篇耐药
  • 18篇艾滋病病毒
  • 17篇HIV
  • 14篇肝炎
  • 13篇感染者
  • 12篇人类免疫
  • 12篇人类免疫缺陷
  • 12篇免疫
  • 11篇抗病毒
  • 10篇药物
  • 10篇人类免疫缺陷...
  • 10篇HIV感染

机构

  • 14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3篇河南省疾病预...
  • 9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武警总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军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作者

  • 143篇鲍作义
  • 128篇李敬云
  • 79篇刘思扬
  • 78篇庄道民
  • 71篇李林
  • 70篇刘永健
  • 67篇李韩平
  • 23篇王晓林
  • 17篇李天一
  • 16篇王铮
  • 14篇田辛
  • 11篇李珏
  • 11篇王宏霞
  • 11篇吕富双
  • 11篇郭伟
  • 10篇王哲
  • 10篇杨坤
  • 9篇李宏
  • 9篇樊卫平
  • 9篇殷书荣

传媒

  • 16篇军事医学科学...
  • 14篇中华流行病学...
  • 1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1篇中国病毒学
  • 11篇中国艾滋病性...
  • 7篇中国消毒学杂...
  • 5篇中国性病艾滋...
  • 5篇解放军预防医...
  • 5篇第四届全国免...
  • 3篇第一届中国艾...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18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8篇2001
  • 10篇2000
  • 1篇1999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对全血中人免疫缺陷Ⅰ型病毒的灭活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亚甲基蓝 (methyleneblue ,MB)与可见光联合作用对全血中人免疫缺陷Ⅰ型病毒(HIV 1)的灭活能力。方法 以HIV 1为试验病毒 ,通过MB与可见光 ( 64 0nm)单独及联合作用于含病毒的模拟全血 ,采用MT4细胞感染法评价病毒的灭活效果。结果 当全血中MB含量分别为 5、10、15 μmol/L时 ,以 40 0 0 0Lux强度的可见光分别照射 3 0、2 0、10min ,可完全杀灭试验滴度为 10 5 78TCID50 HIV 1病毒。结论 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可高效灭活全血中HIV 1病毒。
张耀熊鸿燕马菲鲍作义
关键词:亚甲基蓝光化学法
APOBEC3G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2008年
目的:原核表达重组APOBEC3G蛋白,为其功能及免疫原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H9细胞全细胞基因组RNA,通过RT-PCR获得目的基因,经纯化、酶切后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获得表达工程菌株,并对表达条件和纯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WesternBlot分析鉴定目的蛋白。结果:构建了APOBEC3G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Apo-His-pET32a,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表达,目的蛋白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经Ni-NTA亲和层析柱一步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APOBEC3G蛋白,蛋白浓度可达1.2mg/mL;WesternBlot显示获得了目的蛋白。结论: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纯化了可溶性APOBEC3G蛋白,为进一步对其进行免疫原性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隋洪帅李林鲍作义李敬云
关键词: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恒河猴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保护性研究
1992年
该文报告恒河猴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后数月再次攻击HEV的保护性研究。实验组4只猴在第1次静脉注射HEV后25~30天,均出现了典型的ALT升高。肝组织呈现血型的急性肝炎特征,急性期粪便中检查到典型的27~34nm的病毒颗粒。对照组3只猴静脉注射一种致细胞病变的肠道病毒后未发生ALT升高。6个月后,上述7只猴一起攻击同等剂量、同样来源的HEV,并经过1个多月的观察。实验组4只猴全部未发生ALT升高,而对照组3只猴分别在攻击HEV后24、26和26天出现了典型的ALT升高,ALT升高的潜伏期和升高的持续时间与实验组4只猴第1次感染HEV的ALT升高情况完全一致。免疫电镜结果表明,实验组4只猴在第1次感染HEV后ALT升高期间以及恢复正常后2~3个月内,血清中存在集聚HEV的抗体。
殷书荣鲍作义田辛蒋豫图张习坦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恒河猴保护性抗体
HIV-1N348I耐药突变流行状况及突变模式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阐明HIV-1耐药相关突变N348I在中国艾滋病患者中的流行率及突变模式。方法用RT-PCR从血浆标本中扩增614例治疗失败和619例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HIV-1po1基因蛋白酶(PR)反转录酶(RT)全长基因(2100bp)。将获得的1233条序列提交斯坦福大学HIV-1耐药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比对结果,分析N348I出现的频率及模式。结果N348I突变在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中的流行率为6.5%,在未治疗患者中的流行率为0.8%。使用含齐多夫定(AZT)方案治疗的患者,N348I突变的流行率显著高于使用不含AZT方案治疗的患者(14.1%vs4.7%,x2=10.21,P〈0.01);在出现N348I突变的接受治疗的患者中,N348I均以与其他突变联合的形式出现,与胸苷类似物耐药突变(TAMs)共同发生占85.0%(34/40)、与M184V/I共同出现占52.5%。结论使用一线方案治疗失败的艾滋病患者中,N348I突变有一定流行,该突变的发生以特有突变模式出现。
李韩平韩扬朱新鹏路新利郭伟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李敬云
关键词:耐药
戊型肝炎研究:流行病学、病原学和诊断方法被引量:1
1996年
1982~1987年,山东省海阳县某银行和文登县小寨村、新疆托克逊县南湖村、洛浦县多鲁乡和疏勒县巴仁、巴合齐乡先后发生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爆发或流行。多鲁乡21958人,发病9371人(42.6%)。
田辛殷书荣鲍作义陈万荣邓大荣李敬云张习坦布泽仁张新华李泽民王心昶王明仪李德荣
关键词:戊型肝炎流行病学人血清病原学
HIV-1拉米夫定(3TC)耐药毒株的体外诱导培育和鉴定
目的:通过体外传代培养,将我国HIV-1药物敏感毒株诱导为拉米夫定耐药毒株.方法:在MT4细胞-中国HIV-1B'亚型CNHN24毒株培养系统中加入0.008 μ mol/L拉米夫定,逐渐增加药物浓度进行传代和培养,每隔...
李珏鲍作义刘思扬庄道民李韩平刘永健李林杨坤李敬云
关键词:体外诱导艾滋病HIV-1拉米夫定耐药毒株
文献传递
免疫印迹技术在B病毒与单纯疱疹病毒鉴别中的应用
2000年
目的从免疫学的角度对分离的B病毒147株与单纯疱疹病毒在蛋白多肽水平上进行分析。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新分离的B病毒147株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多肽进行分析。结果得到了八条含有B病毒特异抗原表位的多肽。结论该方法可以明确区别BV和HSV-1、HSV-2,并为寻找特异抗原进行表达奠定了基础。
蔺会云田克恭遇秀玲李敬云鲍作义吴娜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特异抗原免疫印迹技术HSV-2多肽
PCR在猴B病毒与猴病毒8型鉴别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为了使BV1 47与SA8相区别 ,并进一步分析BV1 47基因结构特点。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BV1 47DNA ,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该序列与美国BVE2 4 90株部分基因 (UL2 7)相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为 99 54% ,与SA8相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为 89 91 %。结论 进一步证明了新分离物为B病毒。
蔺会云田克恭遇秀玲李敬云鲍作义吴娜
关键词:BVPCR方法扩增片段同源性分离物克隆测序
河南省HIV-1流行毒株pol基因的分型与系统发生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病毒1型(HIV1)流行毒株pol基因的亚型及其系统发生情况。方法采集河南省20名艾滋病病人的抗凝全血,分离血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pol基因部分序列(PR与RT的p55区)并直接进行序列测定,登陆Web站点http://hivweb.lanl.gov确定毒株亚型。用BioEdit和DNASTAR软件的MegAlign模块进行系统发生分析,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份标本的pol基因序列系统发生分析显示均为B亚型,且具有较高的系统发生同源性,与东北地区流行毒株的相似度≥97%,PR基因离散率<0.2%,RT基因平均离散率为3.15%(0.7%~5.1%)。PR和RT基因遗传变异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ol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以作为河南省HIV1毒株亚型确定的方法。河南与东北两地pol基因相似性以及PR与RT基因进化差异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杨坤鲍作义李韩平李林庄道民李敬云
关键词:基因亚型系统发生分析
HIV感染导致MT4细胞蛋白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为了比较MT4细胞株感染HIV-1的ⅢB株前后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我们分别提取MT4细胞及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MT4细胞的总蛋白质,通过双向电泳分离,使用ImageMaster2DElite3.1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获得的凝胶图谱,寻找差异点,使用质谱仪鉴定获得的差异点蛋白质。结果表明感染HIV和未感染HIV的MT4细胞有40个蛋白质点差异,HIV感染后减少的蛋白质点有12个,增多的有28个,通过质谱分析,29个蛋白质得到鉴定。其中HIV感染后下调的蛋白质有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肌动蛋白相关蛋白及假想蛋白等;上调的蛋白有肌动蛋白、酶类蛋白、免疫蛋白及假想蛋白等。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宿主细胞感染HIV病毒后有多个蛋白发生变化,可能和HI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有关。为了研究HIV感染的机制必须去除高丰度蛋白,针对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进行具体研究。
李林应天翼庄道民鲍作义刘思扬李韩平刘永健杨坤李钰王恒良黄留玉李敬云
关键词:IMMUNODEFICIENCY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