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雪南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悬索
  • 4篇悬索桥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3篇应力
  • 3篇预应力
  • 3篇损伤识别
  • 3篇斜拉
  • 3篇斜拉桥
  • 2篇预应力识别
  • 2篇粘钢
  • 2篇粘钢加固
  • 2篇支梁
  • 2篇神经网络技术
  • 2篇桥梁
  • 2篇桥梁工程
  • 2篇自振
  • 2篇自振频率
  • 2篇斜拉索
  • 2篇模型试验

机构

  • 9篇大连海事大学
  • 4篇沈阳建筑大学
  • 3篇鞍钢附企设计...
  • 1篇辽宁省交通科...
  • 1篇天津市海顺交...

作者

  • 12篇伍雪南
  • 6篇孙宗光
  • 3篇毕波
  • 2篇易南概
  • 2篇苏健
  • 2篇张彬
  • 1篇栗燕娜
  • 1篇石健
  • 1篇杨林
  • 1篇高德政
  • 1篇苏建
  • 1篇武文斐

传媒

  • 3篇大连海事大学...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山西建筑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年份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粘钢加固粘结界面抗剪强度检测方法
2006年
目的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如何进行粘钢加固粘结界面抗剪强度检测方法及检测评定标准问题.方法通过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和C90的基材上粘贴等宽变长的钢板,进行粘钢加固粘结界面抗剪承载力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现场检测时的取样尺寸、检测评定标准进行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现场检测粘结界面抗剪强度的方法,确定了检测时的取样尺寸(40 mm×40 mm)与检测评定标准.结论这种方法简单可行,对粘钢加固技术的发展及工程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易南概张彬高德政武文斐伍雪南
关键词:粘钢加固粘结界面抗剪强度
损伤状态下悬索桥静动态响应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面向健康诊断,设计制作了悬索桥结构整体试验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悬索桥进行了加劲梁、主缆、吊索等基本构件的损伤状态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损伤状态下,加劲梁挠度与应变、主缆应变、吊索应变、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悬索桥结构各种响应对加劲梁损伤的敏感性很低,对加劲梁损伤位置的相关性也不明显。主缆损伤引起的悬索桥结构静动态响应变化最为明显,并且响应的变化对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都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吊索损伤导致的悬索桥结构响应变化对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亦呈现良好的相关性,但导致的加劲梁挠度和应变变化幅度很小。
孙宗光栗燕娜石健伍雪南
关键词:桥梁工程模型试验悬索桥
基于吊索振动测量与神经网络技术的悬索桥损伤识别方法
2008年
为提高对悬索桥损伤结构的测量精度,提出将吊索张力指标和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对悬索桥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基于高精度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7种可能的损伤情况的定位.采用BP神经网络,以不同损伤程度下吊索张力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与测试输入,由神经网络的输出来指示损伤位置及程度.该方法的突出优点是只利用少量吊索的局部模态的基频,就可获得较好的识别结果.而对少量吊索局部模态的基频测量要比其他面向损伤检测的测量容易得多.因此,该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伍雪南孙宗光毕波
关键词:斜拉桥神经网络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RC简支梁的预应力识别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对预应力混凝土(PRC)结构中预应力值进行检测与评价,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基于自振特性对PRC简支梁的预应力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分别在不同预应力水平上计算预应力梁的前10阶自振频率,经过归一化处理构造网络的训练样本,由网络输出指示预应力大小.采用3层BP网络,通过15个训练样本的训练,网络展示了良好的收敛性.对3种不同预应力水平的仿真测试表明,最大相对误差仅为2.08%,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伍雪南孙宗光毕波
关键词:简支梁预应力识别BP神经网络自振频率
浅谈粘钢加固技术被引量:2
2005年
介绍了国内外粘钢加固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对粘钢加固构造要求、粘钢施工工艺及要求作了阐述,指出粘钢加固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工程结构加固设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易南概张彬伍雪南
关键词:粘钢加固
悬索桥健康诊断数值与模型试验研究
(1)阐述了损伤识别的综合指标体系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一指标无法适应多种可能损伤识别的缺点。探讨了将频率改变比、模态曲率差、静态应变差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来识别悬索桥的损伤的方法。   (2)探讨了面向损伤识别...
伍雪南
关键词:悬索桥模型试验损伤识别
文献传递
基于斜拉索张力测定的斜拉桥健康诊断被引量:8
2008年
应用试验校正的高精度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斜拉桥主梁结构损伤位置识别的斜拉索张力指标进行了研究。模拟12种可能的损伤情况,研究了基于斜拉索局部模态基频构造索张力指标的方法,索张力指标对各损伤情况下损伤位置的识别效果和对损伤程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用斜拉索局部模态基频所构造的张力指标对不同的损伤程度呈现较好的稳定性和灵敏性,对模拟的12种损伤情况的正确识别率可达75%。该方法的突出优点是只需测量斜拉索局部振动模态的基频,就能获得较好的损伤识别效果,比其他面向损伤检测的测量容易得多。该方法可十分方便地推广应用于悬索桥加劲梁结构的损伤定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孙宗光伍雪南苏健
关键词:桥梁工程斜拉桥
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基础工程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介绍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现状、地下水的监测和污染状况,并详细论述了基础工程施工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了减小基础工程施工对地下水影响的防治措施。
杨林伍雪南
关键词:基础工程地下水资源水环境
基于斜拉索基频的斜拉桥损伤预警方法
2009年
为准确进行结构损伤预警,提出基于前馈BP网络实现新奇检测技术的斜拉桥损伤预警方法.以斜拉索局部振动模态的基频作为网络的基本输入,定义新奇指标为网络输出,根据训练阶段和检测阶段的新奇指标间的比较指示结构的健康状态.相比一般的损伤检测,其不依赖于数值模型,避免了对数值模型高精度的要求,提高了实用价值.对汲水门大桥14种损伤的模拟结果表明,在1%的噪声水平下,该方法可达到较好的预警率.
孙宗光苏健伍雪南
关键词:斜拉桥损伤预警健康监测
RBF神经网络在检测PRC简支梁预应力中的应用
对于新旧预应力混凝土结构(PRC)的检测鉴定与评价,预应力的识别都具有十分重要理论与应用意义。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基于自振特性对 PRC 简支梁的预应力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分别在不同预应力水平上计算预应力梁的前10阶自...
伍雪南孙宗光毕波
关键词:简支梁预应力识别RBF神经网络自振频率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