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慧敏

作品数:8 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3篇土壤铅
  • 2篇血铅
  • 2篇铅污染
  • 2篇污染
  • 2篇儿童
  • 2篇
  • 1篇低分子有机酸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效性
  • 1篇玉米
  • 1篇生态毒性
  • 1篇生物累积
  • 1篇土壤-作物系...
  • 1篇土壤污染
  • 1篇铅暴露
  • 1篇铅化合物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任慧敏
  • 7篇王金达
  • 7篇张学林
  • 2篇曹会聪
  • 1篇周旺明
  • 1篇王国平
  • 1篇曹慧聪
  • 1篇王春梅
  • 1篇王艳
  • 1篇赵卫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沈阳市土壤铅对儿童血铅的影响被引量:19
2005年
研究了沈阳市土壤铅和儿童血铅的动态关系,鉴于今后土壤是儿童最重要的铅暴露源,通过土壤铅预测儿童血铅,并计算当土壤铅含量削减到土壤质量二级标准时,儿童血铅恢复到安全阈值(10μg·dL-1)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土壤铅和儿童血铅的相关系数在地理区水平上最高,为0.9200,地理区客观地代表了儿童铅暴露的真实范围.西部工业区有约90%的儿童血铅水平都高于安全阈值;东部儿童血铅水平最低,几乎没有超标现象;其它地理区儿童血铅的超标范围在3.48%~31.81%.西部工业区儿童血铅恢复到安全阈值以下所需的时间最长,平均为26.68月,其次为北部、东北部、西南部、西北部和中部,东部儿童已在安全水平.无论各地理区儿童血铅水平,还是平均恢复时间和最长恢复时间都受土壤铅含量控制.
任慧敏王金达王国平张学林王春梅
关键词:儿童血铅土壤
外源铅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培养试验,研究外源铅化合物在黑土、棕壤和草甸土中的转化.结果表明,Pb(NO3)2、PbO、Pb3(CO3)2(OH)2和PbSO4处理的土壤溶解态Pb含量在试验开始时较高,随后迅速降低,逐渐达到平衡状态.PbS处理下,溶解性变化异常可能与PbS氧化有关.不同铅化合物在黑土、棕壤和草甸土中的溶解性大小一致,Pb(NO3)2>PbO,Pb3(CO3)2(OH)2>PbSO4>PbS,PbO和Pb3(CO3)2(OH)2处理下土壤溶解态Pb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土壤混合90d后,大部分PbSO4和PbS仍未溶解.pH值和PbS氧化是控制PbS溶解的主导因素.Pb(NO3)2、PbO和Pb3(CO3)2(OH)2溶解性表现为棕壤>黑土>草甸土(P<0.01).Pb(NO3)2处理下Pb2+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Pb处理(P<0.01).与土壤混合90d后,Pb(NO3)2和PbO处理下Pb2+所占比例可高达75.23%,这可能与土壤溶液pH值和DOC含量降低有关.
任慧敏王金达张学林
关键词:铅化合物土壤
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评价被引量:16
2005年
在沈阳市全市范围内采集大气、土壤、灰尘样品,根据美国EPA推荐的儿童暴露参数,将所得的环境铅含量与儿童行为数据和铅摄入量结合,计算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量.结果表明,在沈阳市儿童各种环境铅暴露中,儿童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灰尘铅摄入量>吸入空气铅量>皮肤从土壤中吸收的铅量.其中,土壤和灰尘铅是儿童铅负荷的最主要来源,儿童平均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和灰尘铅摄入量分别为2.35×10-2mg·d-1,9.70×10-3mg·d-1.除了皮肤铅暴露,沈阳市儿童每日土壤、灰尘和空气铅暴露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铁西区、太原街和崇山小区是沈阳市儿童主要的环境铅暴露区.
任慧敏王金达张学林王春梅
关键词:儿童环境铅
沈阳市土壤铅的污染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沈阳市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工业基地之一,重金属污染十分突出,其中,土壤Pb污染比较严重。环境中的无机Pb及其化合物极其稳定,进入环境以后,会对整个生态系统构成威胁。论文通过野外样品分析、室内模拟试验和模型模拟,初步确定了沈阳...
任慧敏
关键词:土壤污染铅污染环境效应重金属污染
莴笋根际土壤中铅的有效性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温室栽培试验比较莴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TOC、Pb化学形态和有效Pb含量的变化,研究根际土壤pH、TOC和Pb化学形态变化对土壤Pb有效性的影响,并为低分子有机酸作为提取剂研究土壤Pb植物有效性进行尝试.研究表明,与非根际土壤相比,莴笋根际土壤的pH降低,TOC含量增加.随着土壤Pb处理浓度的增加,根际土壤的酸化作用增强,TOC含量进一步增加.与非根际相比,根际交换态Pb含量较高.随着Pb(NO3)2添加量的增加,Pb的形态发生了由残渣态向碳酸盐态和交换态的转化.在土壤风干过程中,Pb的交换态、碳酸盐态和铁锰态增加.由于受到根际酸化作用和TOC结合的影响,根际土壤有效Pb含量高于非根际,并且随着Pb处理浓度的增加,有效铅含量增加.风干土壤有效Pb含量高于新鲜湿润土壤.根际土壤交换态和碳酸盐态Pb含量的变化影响根际土壤Pb有效性.与莴笋体内Pb含量的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用低分子有机酸提取的莴笋根际新鲜湿润土壤中的Pb可以表征土壤Pb对莴笋的有效性.
任慧敏王金达曹会聪周旺明张学林
关键词:有效性根际低分子有机酸PB莴笋
沈阳市土壤铅的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研究被引量:31
2004年
经测定,沈阳市土壤铅含量范围为22~2910.600mg/kg,平均值是270.297mg/kg。铅污染比较严重且空间变化大,局地污染非常严重。利用地统计方法研究了沈阳市土壤铅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沈阳市土壤铅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性,利用半方差函数的结果进行克里格插值得到土壤铅含量的分布图。沈阳市有6个土壤铅污染中心,其中以铁西区和太原街的污染比较突出。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污灌是沈阳市铅污染的三大污染源。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铁西区属于极高风险区,儿童铅中毒的潜在风险非常大。
任慧敏王金达张学林
关键词:铅污染土壤半方差函数克里格插值血铅
沈阳市城乡结合部土壤-作物系统铅含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以沈阳市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区域,分析测定了土壤、蔬菜和粮食作物中铅的含量水平,并探讨了土壤有机质、pH值、全磷对铅在土壤-作物系统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沈阳市城乡结合部耕作层土壤铅含量平均值为107.35m g·kg-1,是背景值的3.25~15.08倍,土壤铅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G B15618-1995);蔬菜类可食部分铅含量的超标率是100%(G B14935-94、G B2707-2763-3),其中叶菜类叶子含铅量要远远小于其根系含铅量,根菜类叶子含铅量要大于根含铅量;粮食作物中水稻可食部分没有发现超标现象,而玉米籽粒超标率达7.1%。土壤有机质、pH值及全磷是影响作物铅含量及不同作物不同器官铅分配的重要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蔬菜类的叶铅和根铅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值和土壤全磷呈负相关关系,水稻籽实铅与土壤全磷呈正相关关系,尚未发现玉米籽实铅含量与土壤有机质、pH值及全磷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pH值及全磷3种因素协同作用是导致不同作物机体铅吸收与分配的不均一性的根本原因。
王金达王艳任慧敏曹慧聪张学林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土壤-作物系统影响因素
土壤镉暴露对玉米和大豆的生态毒性评估被引量:29
2007年
以中国东北黑土为培养基,通过室内急性毒性实验,采用TrimmedSpearman-Karber方法计算EC50值(半抑制浓度),并分析作物的生物累积系数(BAF),定量化评估了土壤中镉对玉米和大豆的生态毒性及生物有效性.测量终点为种子发芽率、根长和幼茎长.结果表明,土壤镉暴露给农作物带来一定的负生长效应.种子发芽率不是评估土壤镉生态毒性的敏感因子,根生长是敏感的毒性测量终点.镉在植株体内的累积及迁移与作物种类和土壤镉浓度有关.玉米植株体内累积了较大量的镉,而大豆植株体内镉由根向幼茎的迁移较为显著.
曹会聪王金达任慧敏赵卫张学林
关键词:生态毒性生物累积土壤玉米大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