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军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聚唾液酸
  • 2篇唾液
  • 2篇唾液酸
  • 2篇菌株
  • 1篇摇瓶
  • 1篇摇瓶发酵
  • 1篇诱变
  • 1篇生产菌
  • 1篇生产菌株
  • 1篇水解液
  • 1篇突变菌株
  • 1篇突变株
  • 1篇培养基
  • 1篇培养基配方
  • 1篇物理诱变
  • 1篇洗脱
  • 1篇离子
  • 1篇离子交换
  • 1篇离子交换法
  • 1篇离子注入

机构

  • 5篇江南大学

作者

  • 5篇詹晓北
  • 5篇于军华
  • 3篇朱莉
  • 2篇仇英海
  • 2篇吴剑荣
  • 2篇朱一晖
  • 2篇王磊
  • 1篇隋涛
  • 1篇张丽敏
  • 1篇李新春

传媒

  • 3篇无锡轻工大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江苏食品与发...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NTG对E.coli突变株聚唾液酸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在不同的 pH条件下 ,用NTG连续处理E .coli,得到突变菌株JYⅡ 74 ;摇瓶培养 ,发酵液中聚唾液酸产量达 2 80 0mg/L ,比出发菌株提高了 130 0mg/L ,提高幅度为 72 .5 % ,且生产能力稳定 .提取发酵液中的聚唾液酸 ,红外光谱鉴定其纯度 ,13C核磁共振图谱表明 ,该多糖是一种α 2 ,8糖苷键连接的唾液酸同聚物 .
詹晓北于军华吴剑荣朱莉仇英海王磊
关键词:NTGE.COLI聚唾液酸突变菌株物理诱变
N^+注入对产聚唾液酸菌株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通过N+注入对聚唾液酸生产菌株研究发现:突变株JYL-11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00ug/mL, 且遗传稳定性良好。对JYL-11进行15L自动发酵罐的分批发酵放大实验表明:突变株的聚 唾液酸产量达到3100ug/mL,比化学诱变前的出发菌株高了1850ug/mL,提高幅度为148%。
张丽敏于军华朱一晖王磊詹晓北
关键词:聚唾液酸生产菌株离子注入分批发酵
离子交换法提取发酵液中唾液酸
2001年
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从发酵液中提取唾液酸的方法 ,包括树脂的筛选、吸附条件和洗脱条件的确定 ,唾液酸纯度达到 97.4 % .
詹晓北吴剑荣朱莉于军华
关键词:唾液酸离子交换法洗脱发酵液
由鸡蛋黄粉制备含唾液酸的水解液被引量:4
2003年
研究了从鸡蛋黄粉制备含有唾液酸的水解浓缩液(可从中进一步精制出唾液酸成品)的方法,包括蛋黄粉的脱脂方法,脱脂蛋黄粉水解条件的优化,水解清液的超滤和纳滤浓缩、除盐。最终制得的水解液中含唾液酸1200μg/mL,相当于从每克干重的脱脂蛋黄粉中游离出了1.67mg的唾液酸。
仇英海詹晓北于军华隋涛
关键词:唾液酸
聚唾液酸的摇瓶工艺被引量:2
2002年
研究了突变株JYL 11(Escherichiacoli)的摇瓶发酵工艺条件:在山梨醇40g/L,K2HPO420g/L,NH4Cl4g/L,MgSO40.9g/L,蛋白胨1.5g/L,起始pH值7.8,装液量35mL(250mL的三角瓶中),转速250r/min,培养温度37℃,接种量为4%(体积分数)的条件下,聚唾液酸产量达到3.5mg/mL,比优化前提高了1.0mg/mL,提高幅度为40%.
于军华詹晓北朱莉李新春朱一晖
关键词:聚唾液酸摇瓶发酵方差分析培养基配方菌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