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晓北

作品数:180 被引量:659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78篇化学工程
  • 31篇生物学
  • 14篇理学
  • 6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2篇发酵
  • 29篇热凝胶
  • 28篇聚唾液酸
  • 16篇酵母
  • 16篇黄原胶
  • 15篇寡糖
  • 12篇杆菌
  • 11篇发酵生产
  • 10篇唾液
  • 10篇唾液酸
  • 10篇结冷胶
  • 10篇粪产碱杆菌
  • 9篇脂肪
  • 9篇脂肪酸
  • 9篇色谱
  • 9篇纯化
  • 9篇大肠杆菌
  • 8篇短链脂肪酸
  • 7篇蛋白
  • 7篇诱变

机构

  • 158篇江南大学
  • 16篇无锡轻工大学
  • 9篇教育部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无锡市恒禾工...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河南工业大学
  • 2篇日照职业技术...
  • 2篇江苏艾津农化...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 1篇韩国东亚大学
  • 1篇杭州众芝康菇...

作者

  • 180篇詹晓北
  • 89篇郑志永
  • 68篇吴剑荣
  • 23篇高敏杰
  • 22篇张洪涛
  • 21篇张丽敏
  • 15篇朱莉
  • 13篇蒋芸
  • 10篇冯杰
  • 10篇李晶
  • 7篇朱一晖
  • 6篇徐敏
  • 6篇朱莉
  • 5篇于军华
  • 5篇刘金龙
  • 5篇王栋
  • 5篇王磊
  • 4篇于丽珺
  • 4篇陈设
  • 4篇贾薇

传媒

  • 37篇食品与发酵工...
  • 22篇食品与生物技...
  • 18篇工业微生物
  • 10篇生物加工过程
  • 9篇无锡轻工大学...
  • 8篇食品工业科技
  • 6篇过程工程学报
  • 5篇食品科学
  • 4篇食品与机械
  • 4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现代化工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河南工业大学...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生物技术
  • 2篇化工学报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江苏食品与发...

年份

  • 6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6篇2015
  • 11篇2014
  • 13篇2013
  • 11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唾液酸修饰CuZn-SOD及其形态和稳定性研究
2012年
聚唾液酸(Polysialic acid,PSA)因其更为有效的安全性,被公认为传统药用缓释材料——聚乙二醇(PEG)的理想替代材料。作者对蛋白质药物——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聚唾液酸修饰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了修饰反应的主要条件:聚唾液酸经高碘酸钾氧化后生成的活化体,与超氧化物歧化酶以40∶1的摩尔比反应24h,可以达到理想修饰效果,生成的聚唾液酸修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衍生物(PSA-SOD)平均交联比达到了3.9±0.3。该衍生物经过SDS-PAGE电泳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检测测得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0 000~100 000,分子粒径为10~15nm,约为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4倍。除此,PSA-SOD呈单颗粒包覆和多颗粒包覆两种显微形态。PSA-SOD进行稳定性试验表明,经聚唾液酸修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抗酶解稳定性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林怡吴剑荣沈轶强詹晓北
关键词:聚唾液酸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一株酱油酿造用高耐盐酵母KS18营养代谢特征解析
2010年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对1株从生酱油中分离筛选获得的增香型耐高盐酵母菌KS18代谢特征的影响。培养基中渗透压的增加明显地抑制细胞的生长,降低菌体浓度和延长延滞期,同时促进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积累。采用糖浆为碳源使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浓度增加了30.4%和3.7%。而木质素则使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分别提高了58.9%和98.6%,同时明显改善了芳香性物质的含量与组成。
黄敏詹晓北郑志永吴剑荣张丽敏
关键词:酱油
结冷胶裂解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异源表达及其性质和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结冷胶寡糖由结冷胶降解所得,具有益生活性、植物诱导抗病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制备意义重大。该研究通过构建重组毕赤酵母以实现结冷胶裂解酶异源表达,并应用于裂解结冷胶制备结冷胶寡糖。重组菌株经筛选鉴定,首先于摇瓶水平诱导表达结冷胶裂解酶,获得酶活力最高为266.4 U/L的菌株;随后在7 L发酵罐中进行高密度发酵,酶活力达954.6 U/L。对重组结冷胶裂解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酶促降解反应最适催化温度和pH分别为45℃和7.5,在45~50℃和pH 7.0~9.0下稳定,Zn^(2+)对酶活性略有促进作用,Al^(3+)对酶促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薄层色谱法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降解产物,该结冷胶寡糖聚合度为4。该研究首次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Bacillus sp.GL1来源结冷胶裂解酶,特异性降解结冷胶制备寡糖,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潜力和指导意义。
段飞扬王力詹晓北蒋芸李志涛高敏杰
关键词:毕赤酵母异源表达酶学性质
裂褶菌-长枝木霉耦合发酵制备裂褶寡糖被引量:3
2022年
裂褶菌多糖是一类具有β-1,6支链的β-1,3-葡聚糖,具有很好的抗肿瘤、益生元等多种生理活性,但其过大的分子质量和水不溶性影响其功能和应用。该研究以食品安全的长枝木霉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筛选后得到高产内切β-1,3-葡聚糖酶的突变株T-6,所产内切β-1,3-葡聚糖酶对热凝胶和茯苓多糖具有较好的水解能力。此外,对发酵得到的突变株T-6粗酶液进行了部分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内切β-1,3-葡聚糖酶的动力学参数K_(m)=4.005 g/L,最适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6.0、50℃,在pH 5.0~6.5,45~60℃酶活力较高,相对酶活力在85%以上;有严格的底物专一性,只水解含β-1,3-键的热凝胶、茯苓多糖和小核菌多糖。将裂褶菌与突变株T-6进行混合培养,获得裂褶寡糖。结构分析表明该寡糖都是由葡萄糖组成,聚合度为4~15。另外,裂褶寡糖具有良好的DPPH和超氧阴离子(·O_(2)^(-))清除能力。该研究通过真菌耦合发酵制备的裂褶寡糖在食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杨若雨吴剑荣张洪涛高敏杰詹晓北
关键词:裂褶菌
威兰胶生产废液循环利用工艺被引量:1
2009年
为减少威兰胶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量,针对威兰胶生产中废水形成的主要环节,对乙醇蒸馏母液的循环利用工艺进行初步研究。在分析乙醇蒸馏母液主要成分的基础上,对比威兰胶发酵过程的物质耗用量,以蒸馏母液作为配制培养基用水,确定威兰胶循环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构建威兰胶生产废液循环利用的闭路工艺,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研究表明,与常规威兰胶发酵相比,采用闭路循环发酵工艺可节省30%KH2PO4及60%MgSO4.7H2O用量,同时产品质量浓度维持在16.8 g/L左右,其黏度及流态特性指数n值分别维持在5.1 Pa.s和0.275左右。
周浩然詹晓北郑志永吴剑荣申凤丹
关键词:循环利用
Sphingomonas sp.生产威兰胶分批发酵动力学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优化革兰氏阴性棒状杆菌(Sphingomonas sp.)生产的发酵过程,对该菌发酵生产威兰胶分批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得到了描述该菌株在7 L发酵罐中菌体生长、威兰胶合成和氮源消耗动力学数学模型。实验和模型数据的比较结果证明,该模型计算值与实际结果拟合良好,为其应用在威兰胶的放大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许晓鹏郑志永朱莉詹晓北
关键词:发酵动力学数学模拟
两阶段pH和搅拌控制策略提高哈茨木霉产β-1,3-葡聚糖内切酶被引量:1
2015年
为提高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GIM 3.442)发酵生产β-1,3-葡聚糖内切酶的酶活Eendo及其内切酶酶活在总酶活中所占的比例Eendo/Etotal,在7 L发酵罐水平考察了不同pH和搅拌转速对菌体和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pH或搅拌转速的优化不能使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同时达到最优效果。通过分析不同pH和转速下发酵曲线和动力学参数,提出了两阶段pH和搅拌转速控制策略:在发酵前期(0-24 h)控制pH 7.0,搅拌转速100 r/min,发酵后期(24-168 h)控制pH 5.0,搅拌转速200 r/min。β-1,3-葡聚糖内切酶(Eendo)、酶合成生产强度(QE,endo)和Eendo/Etotal分别达到了407.8 U/mL、3.09 U/(m L·h)和0.71,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320.0%、398.4%和65.1%。
李珊詹晓北郑志永朱莉李晶徐敏
关键词:哈茨木霉PH搅拌转速
微生物多糖——热凝胶的干燥工艺的研究
研究了热凝胶生产过程中干燥方法和温度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比较和分析了干燥曲线,并对于生产过程中成胶性能较差的产品进行了复水研究.结果表明,冷冻干燥较真空干燥和烘箱干燥得到的产品性能好,同时对于复水实验处理后的产品,其性能也...
蒋菁詹晓北吴剑荣郑志永
关键词:热凝胶微生物多糖凝胶强度
文献传递
NTG对E.coli突变株聚唾液酸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在不同的 pH条件下 ,用NTG连续处理E .coli,得到突变菌株JYⅡ 74 ;摇瓶培养 ,发酵液中聚唾液酸产量达 2 80 0mg/L ,比出发菌株提高了 130 0mg/L ,提高幅度为 72 .5 % ,且生产能力稳定 .提取发酵液中的聚唾液酸 ,红外光谱鉴定其纯度 ,13C核磁共振图谱表明 ,该多糖是一种α 2 ,8糖苷键连接的唾液酸同聚物 .
詹晓北于军华吴剑荣朱莉仇英海王磊
关键词:NTGE.COLI聚唾液酸突变菌株物理诱变
产胶期溶氧水平对土壤杆菌ATCC31749发酵产热凝胶流变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热凝胶是由土壤杆菌在氮源限制条件下生产的水不溶性胞外多糖。通过在线实时调节通气量建立了恒定溶氧控制策略,并将产胶期溶氧分别恒定控制在饱和溶氧浓度DO 5%、25%、50%和75%水平。然后,考察了产胶期溶氧浓度对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sp.ATCC 31749)发酵过程及热凝胶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溶氧(DO 5%)造成热凝胶生产强度显著下降,而溶氧水平高于DO 25%后,热凝胶比生成速率基本恒定。同时,热凝胶-碱溶液的流变行为符合假塑性流体特征,随着产胶期发酵时间增加,热凝胶溶液粘度迅速升高,且非牛顿流体特征逐渐显著。相同发酵时间时,适度溶氧(DO 25%)热凝胶溶液具有最大粘度,而溶氧限制(DO 5%)和高溶氧时(DO 75%)粘度均较低。控制发酵溶氧水平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流变性质的热凝胶产品。
李晶徐敏朱莉郑志永詹晓北
关键词:土壤杆菌热凝胶假塑性流体粘度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