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岩

作品数:75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7篇动脉
  • 13篇心脏
  • 12篇血管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10篇心病
  • 10篇冠心病
  • 9篇心脏病
  • 8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药物洗脱
  • 6篇药物洗脱支架
  • 6篇洗脱支架
  • 6篇梗死
  • 5篇胆固醇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心房
  • 5篇心房颤动
  • 5篇血压
  • 5篇老年

机构

  • 6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作者

  • 60篇乔岩
  • 19篇马长生
  • 16篇聂绍平
  • 8篇杜昕
  • 7篇刘新民
  • 7篇贾长琪
  • 7篇董建增
  • 7篇刘小慧
  • 6篇张崟
  • 6篇王悦
  • 6篇吕强
  • 6篇汤日波
  • 6篇龙德勇
  • 5篇桑才华
  • 5篇王晓
  • 5篇蒋晨曦
  • 4篇康俊萍
  • 4篇刘百球
  • 4篇缪黄泰
  • 4篇吴星欣

传媒

  • 9篇新天地
  • 8篇医食参考
  • 6篇中国心血管病...
  • 4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糖尿病之友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家庭健康(医...
  • 2篇中国医药
  • 2篇家庭医药(快...
  • 2篇健康与营养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国老年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日话血压
2014年
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合力击败了法西斯希特勒,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他们倒在了同一杀手的枪下。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意气风发的三位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分别在人生巅峰后的8周、8年和20年后死于高血压引发的脑卒中,高血压不但改变了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格局。
乔岩
关键词:丘吉尔戒烟限酒体重超标有氧运动睡眠呼吸暂停
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体外研究显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然而,在体内环境下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否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分化的影响。方法:1杂种犬12只,采用密度梯度离心与贴壁培养法在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分析转染率。2开胸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将存活犬(n=10)随机分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n=5)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n=5),采用OTW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周,免疫荧光法比较两组梗死心肌内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共表达Ⅷ因子和肌钙蛋白I的数量。结果与结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成功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率达85%;灌注后免疫荧光显示,23.5%的切片可以看到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阳性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共表达Ⅷ因子和肌钙蛋白I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0.05)。因此,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更有效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采用该途径联合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望发挥协同作用,更好地促进心脏修复。
王晓甄雷缪黄泰吴星欣任红梅师树田乔岩刘新民阙斌聂绍平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人工血栓抽吸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经直接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联合人工血栓抽吸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双向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STEMI并于12 h内行PPCI的病人,根据是否应用人工血栓抽吸术分为单纯PPCI治疗组和PPCI联合血栓抽吸组。整个队列平均随访3.2年,比较两组病人临床事件发生的情况,包括心源性死亡、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及靶血管的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心脏原因引起的再入院及脑卒中。结果人工血栓抽吸装置在PPCI中的使用成功率为99.25%。单纯PPCI治疗组较PPCI联合血栓抽吸组罪犯血管为分叉病变比例更高、梗死相关血管血流术前TIMI分级0级或1级的比例更低、血栓病变者所占比率更低、近端闭塞所占比率更高。PPCI联合血栓抽吸组行直接支架植入术者高于单纯PPCI治疗组,支架植入术后扩张者低于单纯PPCI治疗组,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者、Ⅱb/Ⅲa药物应用的比率高于单纯PPCI治疗组(P<0.05)。整个队列平均随访3.2年,两组病人的心源性死亡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因心脏原因的再入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缺血时间、梗死相关血管、术前TIMI血流分级进行亚组分析,老年病人(年龄≥60岁)有获益趋势(P=0.05),而缺血时间、梗死相关血管及术前TIMI血流分级对心源性死亡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没有影响。结论人工血栓抽吸装置在PPCI中的使用成功率高,安全可行;在PPCI中联合应用人工血栓抽吸对1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没有影响,对1个月及3.2年的心源性死亡、脑卒中及因心脏原因再入院的临床事件的发生没有影响。是否联合血栓抽吸装置,年龄、PPCI术前缺血时间、梗死相关动脉、术前TIMI血�
王继红韩昊韩蕊梅迎晨胡文兰赵兴山乔岩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地高辛对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远期临床结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地高辛用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远期安全性。方法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在北京市31家医院前瞻性纳入房颤患者25512例,排除行射频消融术,最终纳入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810例。根据是否服用地高辛分为服用地高辛组和未用地高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临床结果,并通过Cox回归分析进行校正。主要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结果随访中位数时间3.05年。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未用地高辛组相比,基线应用地高辛组明显升高冠心病合并房颤的全因死亡(HR=1.28,95%CI 1.01-1.61,P=0.038)、心血管死亡(HR=1.48,95%CI 1.10-2.00,P=0.010)、心血管原因住院(HR=1.67,95%CI 1.35-2.07,P=0.008)和复合终点事件(HR=2.02,95%CI 1.71-2.38,P<0.001)的风险。心力衰竭(心衰)亚组结果显示,地高辛未增加全因死亡风险,但明显增加心血管死亡(HR=1.44,95%CI 1.05-1.98,P=0.025)、心血管原因住院(HR=1.44,95%CI 1.09-1.90,P=0.010)和复合终点事件(HR=1.37,95%CI 1.01-1.70,P=0.004)风险。无心衰亚组结果显示,地高辛仅明显增加全因死亡风险(HR=2.56,95%CI 1.44-4.54,P=0.001)。结论地高辛明显增加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可能与增加无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有关。
乔岩王悦蒋晨曦李松南桑才华汤日波龙德勇吴嘉慧何柳杜昕董建增马长生
关键词:冠心病心房颤动地高辛心力衰竭
愤怒是一剂毒药
2014年
心脏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泵血动力机,它还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智能器官。好情绪会让它愉快高效地工作,不良情绪却会让它很受伤。因此,心需要你的温柔对待。 气死人不是传说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三气周瑜,乃至周瑜最终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随即吐血而亡的故事家喻户晓。许多人可能会心生疑问,这可能吗?人真的能被气死吗?
乔岩
关键词:三气周瑜心脏杂志窦性心动过速机体功能
股动脉分叉解剖位置的造影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以股骨头和耻骨联合为参照,对股总动脉和股动脉分叉解剖位置进行造影评价,为介入诊疗股总动脉穿刺以及止血装置的应用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822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血管成形术并拟使用血管闭合装置的患者,术后常规行穿刺侧髂动脉造影。以股骨头和耻骨联合为参照,造影下在股骨头上缘和耻骨联合中点之间连线,再沿股骨头下缘、上下缘的中点作两条平行线,由上到下将腹股沟分为A、B1、B2和C4个区,对股总动脉和股动脉分叉解剖位置进行造影评价。结果入选患者平均年龄(60±10)岁,其中男性占64.2%(528/822),汉族占97.7%(801/822)。股动脉分叉位于A、B1、B2、C区分别占0.2%(2/822)、4.6%(38/822)、43.1%(354/822)和52.1%(428/822),分叉位于股骨头中点以下(B2和C区)占95.2%。当穿刺点位于B区、B1区、B2区和C区时,股总动脉穿刺率分别为83.9%(668/796)、91.6%(271/296)、79.4%(397/500)和40%(8/20)。结论我们提出的腹股沟区血管分区新方法简单可靠,能更好地反映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的关系。造影分析发现,股动脉分叉多位于股骨头中点以下,血管穿刺在股骨头上下缘之间,尤其在股骨头上缘和中点之间,穿刺股总动脉的概率最高。
刘百球聂绍平贾长琪张崟吕强刘新民吴佳慧乔岩李军罗太阳董建增刘小慧马长生
关键词:股动脉穿刺术主动脉造影术
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近远期临床结果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老年(年龄≥75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近远期临床结果。方法:本研究于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连续入选年龄≥75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363例,在我院行PCI置入DES(n=269)或CABG(n=94)治疗。主要终点为24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次要终点为24个月时全因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脑血管事件和再次血运重建以及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结果:住院期间,CABG组的病死率(7.4%vs.1.9%,P=0.023)和非致死性MI的发生率(3.2%vs.0,P=0.023),明显高于DES组,CABG组的MACCE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DES组(10.6%vs.1.9%,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个月时,CABG组和DES组的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未见明显差异[22.3%vs.15.2%,风险比(HR)=1.62,95%CI 0.63~3.31,P=0.379],两组的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MI、脑血管事件和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也没有明显差异;CABG组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DES组(19.1%vs.8.2%,HR 3.87,95%CI:1.24~12.37,P=0.009)。结论:本研究提示,与DES相比,CABG可能会增加75岁以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远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而未降低再次血运重建和MACCE。
乔岩聂绍平杜昕刘小慧康俊萍吕强贾长琪张崟罗太阳马长生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多支血管病变老年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对糖尿病患者远期死亡、心肌梗死和支架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糖尿病患者置入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s,BMS)vs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后发生死亡、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再次血运重建和支架血栓的情况,以评价糖尿病患者置入DES后的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于2003年7月~2005年12月连续入选了834例因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按置入支架类型将患者分为DES组(n=583)和BMS组(n=251)。主要终点事件为24个月时全因病死率;次要终点事件为24个月时非致死性MI、再次血运重建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结果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ES组明显降低了24个月时死亡[3.2%vs 5.1%,危险比(hazard ratio,HR)0.34,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0.12~0.94,P=0.038]和心性死亡的风险(2.2%vs 4.4%,HR=0.29,95%CI:0.13~0.87,P=0.027),非致死性MI和心性死亡与非致死性MI复合终点发生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确和可能的支架血栓的发生风险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1.9%vs 2.0%,HR=0.96,95%CI:0.51~2.17,P=0.351)。DES明显降低了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10.5%vs 20.7%,HR=0.24,95%CI:0.11~0.78,P<0.001)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8.9%vs 17.1%,HR=0.33,95%CI:0.16~0.87,P<0.001);与BMS组比较DES组的MACE的风险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8%vs 27.9%,HR=0.19,95%CI:0.09~0.85,P<0.001);其主要与DES组患者的死亡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降低有关。结论与BMS相比,DES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24个月时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和MACE的风险,而未增加非致死性MI和支架血栓的风险。置入DES后死亡风险的降低原因,主要与DES降低再狭窄后的死亡和MI风险,获得更高的完全血运重建率以及未增加支架血栓的风险相关。
乔岩马长生聂绍平刘小慧杜昕康俊萍吕强贾长琪张崟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金属裸支架糖尿病支架血栓
冠状动脉慢血流临床相关因素和冠状动脉解剖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因素和冠状动脉解剖因素。方法入选2008年3月—2009年9月因怀疑冠心病于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且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95例为慢血流组,同期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且血流正常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法(correctedTI-MIframecount,CTFC)检测,其中CTFC值>27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记录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平均血流帧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及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介素-6(IL-6)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扭曲系数和冠状动脉远端主要血管分支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男性、BMI、IL-6、冠状动脉扭曲系数和冠状动脉远端分支数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P<0.05)。结论炎性因子和冠状动脉解剖因素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其可能参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病机制。
耿丽丽李军刘百球王晓刘新民乔岩罗太阳贾长琪聂绍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炎症冠状动脉
采用OTW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over-the-wire(0Tw)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杂种犬12只,体重(23.0±1.9)kg,采用开胸直视下完全结扎前降支(LAD)中段建立急性心梗模型。1周后采用OTW球囊将1×10^8EGFP标记的MSCs灌注到与LAD平行的前室间静脉(AIV)中段。所有实验动物分别在灌注后1h(n=4)、14d(n=4)、28d(n=4)取材,比较LAD结扎部位缺血心肌和LCX区域非缺血心肌组织中EGFP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成功率为100%(12/12),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死亡、心包填塞及恶性心律失常。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所有时间点LAD区域内EGFP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LCX区域(均P〈0.05),细胞在LAD区域内的分布也更均匀。结论采用OTW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MSCs安全可行,靶向性高,细胞在缺血心肌内的分布也较为均匀、持久。
甄雷王晓缪黄泰乔世斌吴星欣乔岩刘百球刘新民阙斌聂绍平
关键词:细胞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