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法明
- 作品数:75 被引量:234H指数:8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温岭市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桥式交叉“T”形血管吻合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被引量:25
- 2008年
- 目的介绍改进桥式交叉游离皮瓣移植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分析。方法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应用桥式交叉“T”,形血管吻合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方法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48岁(平均32岁)。软组织缺损范围20cm×9cm-32cm×11cm。皮瓣血管蒂切取时携带肩胛下与旋肩胛血管,使蒂呈“T”形,将其与健侧小腿胫后动脉两断端行端端吻合,血管蒂行中厚网状游离植皮包裹,未用皮管,小腿供区切口直接缝合。结果1例术后皮瓣远端发生小的表浅感染,换药2周后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过顺利,获得较满意的效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2.7年),未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供区与皮瓣外形较好,供区小腿经临床观察与多普勒检查证实胫后动脉通畅。结论利用“T”形血管与胫后血管吻合,降低对侧小腿供区的损伤,只要血管吻合质量好,对皮瓣血供无影响。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小腿软组织缺损须行血管吻合的皮瓣修复、但肢体仅有一根主要血管的病例。
- 张功林章鸣郭翱郁辉吴发林丁法明张文正
- 长学制医学生内科临床实践的改革和模式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结合"早期接触临床"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在长学制医学生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旨在探索一种有效提高长学制医学生临床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方法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8级七年制(第7学期)临床医学系1、2班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采用"早期接触临床"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基础理论知识成绩无显著性差异[(38.55±4.86)vs(37.59±5.73),P>0.05],但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及总成绩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9.75±3.19)vs(34.18±4.53),P<0.01和(78.30±7.15)vs(71.76±9.09),P<0.05]。教学效果反馈意见显示实验组的积极性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接触临床"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医学生临床实际应用能力。
- 吴小三高艳华王聪霞刘原李永勤张春艳张岩朱锦云丁法明阎娇娟
- 关键词:早期接触临床PBL
- 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髂股静脉栓塞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总结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髂股静脉栓塞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1998年9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6例髂股静脉栓塞,男5例,女1例;年龄36~52岁,平均41岁;均为单侧股和小腿肿胀,伴有疼痛。从对侧切取正常的大隐静脉,经耻骨上隧道转移至患侧,在髂股静脉栓塞段以远与股静脉或大隐静脉近端吻合,将患侧静脉血经大隐静脉引流至对侧股静脉。结果:手术顺利,术后仅1例供区伤口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处理愈合。随访1~3.5年,平均1.8年,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水肿明显减轻,但仍有轻度肿胀。结论:大隐静脉转流术是治疗髂股静脉栓塞的有效方法。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和安全。
- 张功林章鸣荆浩张灵芝郭翱胡玉祥丁法明
- 关键词:髂股静脉栓塞大隐静脉
- 老年冠心病患者检测血小板参数、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析动态监测血小板、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冠心病(CAD)诊治及预后价值。方法 122例老年CAD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另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基线资料及CRP、TNF-α、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密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值。结果 4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SAP、UAP、AMI组PDW、MPV、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SAP组明显低于UAP组(P<0.01),而UAP组又明显低于AMI组(P<0.01);SAP、UAP、AMI组PCT及PL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SAP组明显高于UAP组(P<0.01),而UAP组又明显高于AMI组(P<0.01)。结论对CAD患者血清CRP、TNF-α表达水平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值变化的动态监测有助于防治及预后评估。
- 陈琛严研程艳丽丁法明刘晓丹
- 关键词:冠心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血小板参数
- 带肋软骨的肋骨段重建手指近节指骨及掌指关节缺损1例报告
- 目的:利用带肋软骨的肋骨段重建手指近节指骨及掌指关节缺损疗效观察。方法患者21岁男性因右环指近节完全撕脱性离断伴环指近节指骨完全缺损,第四掌骨头完整,强烈要求再植,急诊行右环指再植,以一根直径1毫米的克氏针将掌骨头与环指...
- 丁法明陈龙华陈喆
- 关键词:肋软骨掌指关节
- 文献传递
- 抽吸导管联合硝普钠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硝普钠对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46例于我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分为常规PCI组(常规治疗组)、抽吸导管组(导管抽吸组)、抽吸导管联合硝普钠组(联合措施组),比较3组术后TIMI血流恢复情况及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率。结果:单纯使用抽吸导管组及抽吸导管联合硝普钠组与常规PCI组相比均能明显改善STEMI患者术后TIMI血流及预后(P<0.05),抽吸导管联合硝普钠组与单纯抽吸导管组相比能进一步改善STEMI患者术后TIMI血流(P<0.05),且能明显减少术后MACE事件的发生率。结论:抽吸导管联合硝普钠可进一步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血流状态,同时有可降低术后MACE发生率的趋势,尚须大样本证实。
- 徐晓辉武卫党王聪霞路艳丁法明
- 关键词:抽吸导管硝普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股前外侧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皮肤缺损瓣急诊修复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急诊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总结运用股前外皮瓣的临床体会。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急诊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28例,皮瓣切取最大面积23cmx15cm,最小10cmx8cm。结果 28例皮瓣...
- 丁法明张德志陈龙华周程林唐正华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显微外科
- 文献传递
- TSP-1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AS模型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TSP-1重组体组、空质粒组、TSP-1 siRNA+TSP-1重组体组、TSP-1 siRNA+空质粒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干预,TSP-1重组体组尾静脉注射TSP-1重组体细胞悬液0.25μL,空质粒组尾静脉注射空质粒细胞悬液0.25μL,TSP-1 siRNA+TSP-1重组体组尾静脉注射TSP-1siRNA+TSP-1重组体0.25μL,TSP-1 siRNA+空质粒组尾静脉注射TSP-1 siRNA+空质粒0.25μL。各组干预后常规饲料喂养至第15周,心脏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ox-LDL;断颈处死,取胸主动脉,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斑块内部TSP-1表达。结果 TSP-1重组体组、空质粒组、TSP-1 siRNA+TSP-1重组体组、TSP-1 siRNA+空质粒组血浆ox-LDL水平依次降低,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TSP-1重组体组TSP-1表达最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质粒组、TSP-1 siRNA+TSP-1重组体组、TSP-1 siRNA+空质粒组TSP-1表达依次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TSP-1表达与血浆ox-LDL水平呈正相关(r=0.417,P<0.05)。结论 TSP-1可促进AS大鼠血浆ox-LDL水平升高,对AS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 丁法明李娜宓宝斌毕丽丽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反应蛋白1
- 大动脉炎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 TA)是一种主要累及大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主要表现为血管的狭窄和炎性闭塞,也可因炎症侵及血管壁中层导致血管扩张或动脉瘤。其中有不在少数的TA患者以冠状动脉受累导致心肌缺血,完善影像学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开口和近端节段血管最常受累,此类患者易发生猝死或广泛心肌梗死。因此,研究TA患者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于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 崔明丽李洋刁树玲张贝丁法明徐会圃程艳丽
- 关键词: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心血管危险因素
- 足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足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对照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足背带肌腱的复合组织瓣修复,而实验组患者则给予足跗外侧皮瓣修复,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和伤口Ⅰ期愈合率,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参照关节主动活动度法(TAM)评定患者的手指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和伤口Ⅰ期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手功能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足跗外侧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感染率低、伤口愈合好和手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 丁法明张德志陈龙华周程林唐正华
- 关键词:手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