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艺贞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基因
  • 4篇腺癌
  • 4篇结肠
  • 4篇结肠腺癌
  • 4篇肠腺
  • 3篇预后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术后
  • 2篇数据库
  • 2篇全基因组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化疗
  • 2篇基因组
  • 2篇发病
  • 2篇肝癌
  • 2篇肝细胞
  • 2篇META分析
  • 2篇肠癌

机构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柳州市工人医...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14篇龚艺贞
  • 5篇马辉
  • 4篇黎乐群
  • 4篇廖锡文
  • 3篇廖存
  • 1篇林洪强
  • 1篇刘唐威
  • 1篇吕妙
  • 1篇高枫
  • 1篇林怡
  • 1篇彭涛
  • 1篇游雪梅
  • 1篇苏浩
  • 1篇伍伟锋
  • 1篇朱广志
  • 1篇何燕
  • 1篇吕自力
  • 1篇莫哲伦
  • 1篇韦智晓
  • 1篇严律南

传媒

  • 5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6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高压氧(HBO)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筛选2012年8月之前报道的HBO治疗DFU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手工检索杂志刊登的相关文献,必要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文献入选标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HBO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或空白对照。主要结局指标为创面完全愈合;次要结局指标为高位截肢或低位截肢、死亡及HBO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最终共纳入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包括4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结束及6周后〔RR=3.20,95%CI(2.01,5.10),P=0.000〕、治疗1年后〔RR=2.17,95%CI(1.27,3.71)〕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高位截肢率低于对照组〔RR=0.43,95%CI(0.21,0.89),P=0.0230〕,但试验组治疗结束后低位截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55,95%CI(0.97,2.47),P=0.066〕。对照组3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出现中耳气压伤;试验组1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出现中耳气压伤。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可提高DFU患者溃疡愈合率,降低高位截肢率,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李亚范龚艺贞庞进军吕妙韦智晓
关键词:高压氧META分析
肝动脉灌注化疗后肝细胞癌8-OHdG、p53和p21^waf1/cip1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i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therapy,TAC)后肝组织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p53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方法HCC患者分为两组,术前行TAC治疗的HCC患者39例(TAC组),术前未行TAC治疗的HCC患者50例(非化疗组),肝血管瘤和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5例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的8-OHdG、p53和p21^waf1/ci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8-OHdG表达在癌组织中表现为非化疗组高于TAC组(F=9.516,P〈0.05),对照组最低(F=9.516,P〈0.01);在TAC组与非化疗组均为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分别t=7.101,t=8.020,均P〈0.001);癌旁组织与对照组的8-OHd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C组与非化疗组中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8-OHdG表达呈正相关(r=0.651,r=0.493,均P〈0.001)。p53表达在TAC组和非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1^waf1/cip1在三组间有差异表达。在癌组织中和癌旁组织p21^waf1/cip1表达均为对照组最高(F=13.459,F=16.613,均P〈0.001),TAC组高于非化疗组(F=13.459,F=16.613,均P〈0.01),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waf1/cip1在非化疗组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的水平呈正相关(r=0.872,P〈0.001)。结论HCC癌组织的8-OHdG、p53和p21^waf1/cip1的表达高于癌旁和非HCC肝组织;癌细胞可能经由增强的氧化应激修复机制逃脱介入化疗。
苏浩朱广志林洪强林怡龚艺贞李佳荃刘志明黎乐群刘唐威吕自力严律南彭涛
肝细胞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口服药物化疗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性切除术后口服药物化疗(oral chemotherapy,OC)对预防肿瘤复发及提高患者总生存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有关HCC术后OC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统计效应量。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1、3、5年复发率:辅助OC治疗组与单纯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0.92,95%CI:0.26~1.35,P=0.66;RR=0.82,95%CI:0.66~1.01,P=0.06;RR=0.84,95%CI:0.71~1.01,P=0.06)。②1、3、5年总生存率:辅助OC治疗组与单纯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RR=1.43,95%CI:0.58~3.56,P=0.44;RR=1.39,95%CI:0.75~2.55,P=0.29;RR=1.20,95%CI:0.46~3.16,P=0.71)。③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和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尚未见与OC相关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死亡报道。结论目前的证据显示辅助OC治疗不能降低HCC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提高总生存率。由于本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覃程钟鉴宏黎乐群彭宁福龚艺贞莫哲伦白涛游雪梅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口服
基于TCGA全基因组RNA测序数据集探索结肠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
2019年
目的通过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结肠腺癌(COAD)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的全基因组RNA测序数据集进行富集分析(GSEA),探索结肠腺癌发病的相关机制。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COAD相关的RNA测序数据集。以COAD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作为分组变量,以"c2.cp.kegg.v6.2.symbols.gmt"和"c5.all.v6.2.symbols.gmt"作为> 1、Norminal-P <0.05和错误发现率(FDR)<0.25的富集结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GSEA的GO分析结果显示COAD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结肠组织全基因组表达差异与细胞周期、DNA复制与修复、脂质代谢和离子转运等生物学功能相关;KEGG富集结果显示COAD患者癌和癌旁正常结肠组织全基因组表达差异与细胞周期、DNA复制、PPAR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和自噬的调节等代谢通路有关。结论本研究从全基因组层面在转录水平上初步探索了参与COAD发生的分子机制,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龚艺贞邓腾廖锡文王向坤马辉
关键词:结肠腺癌
结肠腺癌的发病机制探索及趋化因子CXC亚家族基因在结肠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机制研究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1、基于TCGA数据库的结肠腺癌差异基因及预后相关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2、基于TCGA数据库的结肠癌患者趋化因子CXC亚家族基因表达的诊断和预后价值分析;3、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队列中CXCL8、CXC...
龚艺贞
关键词:结肠腺癌预后CXCL8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临床预后
文献传递
新时期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被引量:7
2010年
20世纪90年代,我国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学位层次体系逐渐完善,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深入,专业学位类型比例逐步增加,研究生教育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文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在促进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为新时期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在校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参考思路。
陈茂伟伍伟锋程鹏龚艺贞
新西兰兔四氯化碳肝硬化模型的建立与黄曲霉毒素B1对该模型肝脏急性损伤作用的观察
随着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肝细胞癌(HCC)病因的了解日趋深入,除了既往已知的因素,如黄曲霉毒素、肝炎病毒感染和饮用水污染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迄今又发现了更多与HCC发生相关的因素,了...
龚艺贞
关键词:新西兰兔肝硬化逆转黄曲霉毒素
文献传递
43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前白蛋白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35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男性术前血清前白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女性,高、中分化腺癌患者表达水平低于低分化腺癌患者,T1~2期患者表达水平低于T3~4期患者,N0患者表达水平低于N1~2期患者,M0期患者表达水平低于M1期患者,TNMⅠ~Ⅱ期患者表达水平低于Ⅲ~Ⅳ期患者,DukesA^B期患者表达水平低于C^D期患者,CA199、CA125、CA242、CA724水平等肿瘤标志物阴性的患者表达水平低于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性别、M分期、TNM分期、Dukes分期、CA199、CA242、CA724水平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性别、M分期、肿瘤TNM分期、Dukes分期、CA199、CA242、CA724水平有关,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廖存马辉阮国添龚艺贞杨海龙高枫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清前白蛋白临床病理特征
基于TCGA数据库对RUVBL1基因在结肠腺癌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结肠腺癌(colon adenocarcinoma,COAD)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的RUVBL1基因RNA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在结肠腺癌中的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COAD的RNA测序数据集及临床资料,绘制散点图比较RUVBL1基因在COAD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绘制ROC曲线研究RUVBL1基因表达对COAD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RUVBL1基因表达与COAD总体生存时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参数与COAD临床预后的关系,其中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与95%置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用于量化评估临床参数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RUVBL1 基因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2486.000 ± 39.590),高于其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量(966.300 ± 35.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ROC曲线显示RUVBL1基因对COA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 = 0.972,95%CI :0.958~0.98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U?VBL1基因表达与总生存时间相关,低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时间优于高表达患者(P = 0.0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与患者的预后无关(Log-rankP = 0.545,0.114),而肿瘤TNM分期(P < 0.001)、RUVBL1基因表达与COAD预后相关(CrudeP = 0.028;CrudeHR = 1.587,95%CI :1.051~2.397)。进一步进行校正肿瘤TNM分期的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UVBL1基因高表达是影响COA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djustedP = 0.038;AdjustedHR = 1.565;95%CI : 1.026~2.386)。结论RUVBL1基因可能是COAD诊断和预测预后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未来需要更进一步研究来验证其价值。
龚艺贞廖锡文阮国添闫岭马辉
关键词:结肠腺癌
基于全基因组RNA测序数据和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对直肠癌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直肠癌全基因组RNA测序数据和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GSEA),并通过比较直肠癌与癌旁正常组织的全基因组数据集,以初步探讨直肠癌相关发病机制。方法从TCGA门户网站下载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全基因组RNA测序数据集,以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作为表型分组依据,从GSEA网站的Molecular Signatures Database(MSigDB)中选取c2和c5作为对照基因集。结果共下载到167个直肠癌组织和10个癌旁正常组织的全基因组RNA测序数据集。在c2、c5富集分析结果中,在癌组织表型分组中分别获得170条、151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集,在癌旁正常组织表型中则分别获得341条、710条基因集。直肠癌发病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DNA修复、DNA复制等生物学过程和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直肠癌发病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基本状态的调控。
廖存廖锡文韦瑞丽黄伟龚艺贞马辉
关键词:直肠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