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胜
- 作品数:146 被引量:1,263H指数:20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公民与公民教育辨析被引量:5
- 2010年
- 近年来,公民教育又成了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之一,但对公民涵义的理解还存在诸多歧义,导致对要进行哪种公民教育并不明确。实际上,对公民起码可作民主公民、国民、公共人三种理解,相应的就有民主公民教育、国民教育、公共人培养等三种公民教育形态。既然如此,就不能笼统地倡导公民教育,而应有一个清醒的选择,并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独特道路。
- 高德胜李松梅
- 关键词:国民教育教育理论教育形态公共人
- 从问答走向对话:突破“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的新困境被引量:17
- 2004年
- 小学“品德与社会”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颁布,多种版本的新教材第一册(三年级上册)已经通过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进入各省国家级试验区进行实验。据我们的跟踪了解和蹲点实验,基于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教学实验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及相关课程的教学相比,面貌焕然一新。
- 高德胜
-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标准问答式教学教学方法
- “双减”背景下小学女教师工作负担与角色冲突探究
- 2023年
- 小学女性教师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的工作量、工作负担明显加重。尤其对女性教师而言,工作量的加重使其工作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针对双重角色带来的压力,我们应当重视女性教师的特殊处境,从而帮助女性教师减轻负担,弱化角色冲突。
- 李佳易高德胜
- 关键词:小学女教师教师压力角色冲突
- “解放”的剥夺——论教育如何面对个体人的膨胀与公共人的衰落被引量:16
- 2011年
- 现代人享受着加速的"解放",不但摆脱了物质匮乏的束缚,也抖落了家庭、政治与公共生活、道德和人情等的"阻碍和负担"。但这加速的"解放"造就的是有三副面孔,即"消费者"、"自恋者"、"旁观者"的"个体人",而作为"公共人"的人之维度则快速萎缩,"解放"成了剥夺方式。面对现代人的这种境遇,现实的教育实际上起着助推的作用,也在制造贪婪、自恋、冷漠的个体人。但教育作为超越性的人类活动,不能只是顺流而下,而要适当"逆流而上",给这加速的"解放"以适当的拉力。
- 高德胜
- 关键词:剥夺个体人公共人
- 幸福·道德·教育被引量:9
- 2012年
- 在一个热衷幸福而避谈道德的时代,有必要厘清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幸福与道德有互通的一面,即"幸福的道德性"和"道德的幸福性";幸福与道德也有相异的一面,即幸福比道德"宽广",道德比幸福"坚强"。幸福和道德都与教育相关联,关联的方式也呈现出既相通又相异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为幸福的教育"与"为道德的教育"、"幸福教育"与"道德教育"、"幸福的教育"与"道德的教育"等不同维度的互通与相异上。
- 高德胜
- 关键词:道德教育
- 终身德育引论被引量:9
- 2003年
- 终身德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终身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视域。可是,在实用与功利大幕的遮蔽之下,作为终身教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终身教育血脉相连的终身德育被有意无意地剔除了。本文拟从终身德育是终身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修身养性是人一生的追求、成人的道德修养关系到儿童、青少年的德性发展等几个方面来来论述倡导终身德育的必要性、合理性,并尝试建构终身德育体系。
- 高德胜
- 关键词:终身德育终身教育德性发展道德修养道德教育
- 论教育的行动性被引量:11
- 2012年
- 教育与人类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劳动、工作、沉思都相关,但教育与行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或者说教育更具有行动性,教育就是一种行动。行动特有的属性,包括对摆脱生存必然性的自由、以人的复数性和多样性为条件、具有言说性和公共性等,教育一样不少,全都具备。从行动的视野理解教育,有助于我们把握教育的本相,因为只有作为行动的教育,才能承担给人第二生命的重任。
- 高德胜
- 关键词:教育
- 人的尊严与教育的尊严被引量:25
- 2012年
- 人有尊严的需要,尊严有普遍性尊严和获得性尊严的区分。为每个人所享有的普遍性尊严其实也是一种获得性尊严,是人类从古至今奋斗所获得的成就。获得性尊严是自尊与尊重的合奏,以自尊为前提,在尊重中得以实现。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活动,教育也有尊严的需要。教育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既取决于教育对自身内在价值的坚守,也依赖于国家与其他社会系统对教育的尊重。教育是人实现尊严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存在样态都有益于人实现尊严,只有尊严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教育主体获得尊严。
- 高德胜
- 关键词:尊严
- 课程与生活的融合——评上海市静安区德育课程的改革实验被引量:1
- 2005年
- 本刊在行动版今年第1期上对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新德育课"德 育校本课程改革进行了专题介绍。这一崭新的教育改革成果的展示,立即引起一些课 程教材研究专家的关注。本刊特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小学《品 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高德胜博士和首都师范大学 蓝维教授进行了点评。在他们的引领下。我们将会更深层次地感受到"新德育课"的 魅力。
- 高德胜
- 关键词:德育课程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 为生活德育论辩护——与冯文全教授商榷被引量:17
- 2010年
- 从哲学的角度看,生活德育不是极端的提法;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生活德育论并没有否定学校德育的作用;从德育学的角度看,生活德育论没有违背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从政治的角度看,生活德育论者并未试图摆脱政治的影响。
- 高德胜
- 关键词:生活德育论学校德育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