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帅

作品数:10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抑郁
  • 8篇抑郁症
  • 7篇抑郁症患者
  • 4篇静息态
  • 4篇磁共振
  • 3篇治愈
  • 3篇认知行为治疗
  • 3篇临床治愈
  • 3篇默认网络
  • 3篇功能磁共振
  • 3篇磁共振研究
  • 2篇认知疗法
  • 2篇首次发病
  • 2篇首发
  • 2篇前扣带回
  • 2篇轻中度
  • 2篇膝下
  • 2篇疗法
  • 2篇扣带回
  • 2篇发病

机构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0篇张宁
  • 10篇高帅
  • 10篇王纯
  • 7篇肖朝勇
  • 5篇马辉
  • 4篇王阳
  • 4篇曹瑞想
  • 4篇杨娟
  • 2篇张秀娟
  • 1篇纪骁纹

传媒

  • 4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前后膝下前扣带回功能连接变化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连接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早期对首发轻中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膝下前扣带回(subgenu...
滕昌军王纯张宁马辉谭雅容肖朝勇高帅李鸿磊张文瑄张秀娟
关键词: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全脑默认网络
“临床治愈”抑郁症患者默认网络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结合静息态功能连接方法,探讨"临床治愈"抑郁症(remitte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 MDD)患者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对22例经过住院治疗达到r MDD标准的患者(患者组)和22名相匹配正常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以DMN公认的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和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为种子点,通过种子点与全脑的功能连接分析,使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功能连接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m PFC与右侧角回(t=3.96,P<0.01)、右侧旁扣带回(t=4.57,P<0.01)、右侧额下回(t=4.25,P<0.01)功能连接增加,与左侧前扣带回(t=-3.50,P<0.01)、右侧PCC(t=-3.57,P<0.01)功能连接降低;PCC与左侧枕中回(t=3.47,P<0.01)、右侧枕中回(t=4.18,P<0.01)功能连接增加。结论:r MDD患者DMN功能连接仍存在异常,可能与反刍症状及注意等认知偏向未完全改善有关。
滕昌军马辉王纯高帅李鸿磊张宁
关键词:抑郁症临床治愈默认网络静息态
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前后大脑局部变化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未服药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脑功能的作用.方法 对13例首发未服药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及13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患者在6周的认知行为治疗后再次接受功能磁共振扫描.运用Dparsf软件计算被试全脑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值,采用SPM8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配对t检验,以分别检测两组间以及抑郁组治疗前后的脑功能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治疗前右缘上回(t=-3.18,P<0.05)和右额下回岛盖部(t=-2.99,P<0.05)的ReHo值降低,且在治疗后趋于正常.患者治疗后左额中回眶面(t=3.24,P<0.05)和右额中回(t=3.06,P<0.05)的ReHo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患者治疗后左海马(t=-3.92,P<0.05)的ReHo值较治疗前增高.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早期可能通过同时启动认知抑制系统的两个主要脑区(右额下回和背外侧前额叶皮质)而起作用.
谭雅容王阳张宁王纯肖朝勇曹瑞想高帅杨娟李鸿磊
关键词:抑郁症认知行为治疗功能磁共振静息态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认知监控网络异常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任务态功能磁共振(f MRI)扫描,分析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与正常人在不同情绪图片刺激下的脑功能变化,探讨GAD患者认知监控网络(CCN)的功能异常。方法:对20例GAD患者(实验组)和14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在不同的情绪图片刺激下进行f MRI扫描,比较两组被试CCN脑区的差异。结果:以中性情绪为基线对照,在观察高兴情绪图片时,实验组被试左岛盖部额下回(MNI:-51,15,21;t=-5.178;P<0.05)、左顶下小叶(MNI:-42,-42,48;t=-4.055;P<0.05)、左侧补充运动区(MNI:-9,12,54;t=-4.778;P<0.05)激活减弱;在观察恐惧情绪图片时,实验组被试右背外侧额上回(MNI:24,24,51;t=5.375;P<0.05)激活增加。结论:CCN的功能异常可能与GAD的发病机制有关。
李鸿磊王纯滕昌军张宁肖朝勇高帅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障碍功能磁共振
抑郁症患者发作期与临床治愈期缰核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并比较发作期和临床治愈期的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静息态下缰核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特征。方法对35例发作期抑郁症患者(first-episode current MDD,fMDD)、35例经住院治疗达到临床治愈期抑郁症患者(remitted MDD,rMDD)和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被试(healthy controls,HC)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以缰核为感兴趣区进行FC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并对差异脑区FC值与病程、HAMD17评分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与HC组相比,fMDD组缰核与左侧枕中回(x,y,z=-48,-84,3,t=-4.335,P<0.05)FC减低,缰核与左侧缘上回(x,y,z=-66,-30,36,t=4.876,P<0.05)、左侧额上回(x,y,z=-6,-33,51,t=4.402,P<0.05)、双侧顶下小叶(左侧:t=3.300,P<0.05,右侧:t=3.557,P<0.05)FC增强;与HC组相比,rMDD组缰核与左侧枕中回(x,y,z=-48,-84,3,t=-4.321,P<0.05)、左侧丘脑(x,y,z=-9,3,3,t=-3.971,P<0.05)FC减低,缰核与左侧颞中回(x,y,z=-48,-39,9,t=4.062,P<0.05)、左侧缘上回(x,y,z=-51,-15,45,t=2.906,P<0.05)、左侧额上回(x,y,z=-24,-21,39,t=3.044,P<0.05)、双侧顶下小叶(左侧:t=2.880,P<0.05,右侧:t=3.512,P<0.05)FC增强;(2)fMDD组缰核与右侧眶额皮层(t=-3.899,P<0.05)、左侧颞中回(t=-4.023,P<0.05)功能连接低于rMDD组,缰核与左侧缘上回(t=4.157,P<0.05)、左侧额上回(t=3.327,P<0.05)、左侧丘脑(t=3.316,P<0.05)、左侧顶下小叶(t=3.909,P<0.05)FC高于rMDD组;(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以上差异脑区FC值与HAMD17总分均无相关性,缰核与左侧枕中回FC值与病程具有边缘相关性(r=0.328,P=0.063)。结论发作期与临床治愈期MDD患者缰核与默认网络、视觉网络、奖赏网络功能连接异常,可能参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rMDD患者缰核功能连接未恢复正常。
滕昌军张宁王纯马辉谭雅容高帅肖朝勇
关键词:抑郁症发作期缰核
临床治愈的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结合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探讨临床治愈的抑郁患者局部脑功能的改变。方法:对19例临床治愈的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14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被试者脑区局部一致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左背内侧前额叶(t=4.070,P<0.01)、左梭状回(t=3.855,P<0.01)局部一致性增高;左颞中回(t=-4.851,P<0.01)、左顶下小叶(t=-4.459,P<0.01)及右楔叶(t=-3.477,P<0.01)局部一致性降低。结论:临床治愈的抑郁症患者存在部分脑区的功能异常。
高帅张宁马辉王纯李鸿磊滕昌军
关键词:抑郁症脑功能磁共振静息状态
静息态下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前后的局部一致性比较
目的 目前临床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大类方法,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治疗由于较强的结构性和操作性,使其成为最适合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有关认知行为治疗神经机制的研究不多,且多为任务态下的功能定位研究.本文旨...
王纯谭雅容张宁王阳肖朝勇曹瑞想高帅杨娟李鸿磊
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前后的脑激活强度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通过比较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功能影像学变化,初步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神经作用机制。方法对首次发病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患者组,13例)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13名)进行fMRI扫描,患者组在6周的认知行为治疗后再行fMRI扫描;所有被试在扫描中需完成一个含中性、正性、负性表情的性别判断任务;采用SPM8软件进行fMRI数据处理,检测负性及正性条件下的脑激活强度。结果负性表情刺激下,治疗前患者组右侧小脑、左侧中央后回激活较对照组低,治疗后小脑蚓部激活较对照组低,左梭状回、右岛叶、左尾状核、右额中回、左顶下小叶激活较治疗前增高;正性表情刺激下,治疗后患者组左中央前回[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MNI)坐标(x、y、z)为-54、0、21,t=4.67,P〈0.05]、右额下回岛盖部[MNI坐标(x、y、z)为48、15、15,t=5.10,P〈0.05]、两侧缘上回[有:MNI(x、y、z)为54、-21、27,t=5.19,左:MNI(x、y、z)为-60、-24、33,t=4.81;均P〈0.05]激活较治疗前降低。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反应抑制系统、激活情绪加T及认知监控系统而起效。
谭雅容王阳王纯张宁肖朝勇曹瑞想高帅杨娟李鸿磊
关键词:认知疗法磁共振成像抑郁症
抗抑郁药配合急性期归因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随访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配合归因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及动态变化。方法:对32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采用抗抑郁药配合归因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12周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及36周评定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32名正常对照组评定GQOLI-74。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比较,除婚姻与家庭因子,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除性功能因子及婚姻与家庭因子,其余各指标随治疗时间均有显著改善(P<0.001)。结论:抗抑郁药配合急性期归因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使其生活质量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能在治疗结束后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持续发挥作用。
杨娟王纯张宁纪骁纹王阳谭雅容曹瑞想高帅李鸿磊
关键词:抑郁症
认知行为治疗对首次发病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膝下前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连接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therapy,CBT)早期对首次发病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膝下前扣带回(subgenualanteriorcingulatedcodex,sgACC)功能连接的影响,初步探讨CBT对抑郁症患者的神经作用机制。方法对18例首次发病未服药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相匹配的2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抑郁症组接受6周CBT后进行第2次扫描。采用DPARSF和REST软件以sgACC为种子点进行基于感兴趣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分析并比较差异。结果治疗前,抑郁症组sgACC与左侧额上回(t=-5.50)、左侧额中回(t=-3.78)、左侧角回(t=-3.38)功能连接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抑郁症组sgACC与右侧额下回(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坐标:x=42,y=33,z=6;t=3.61)、右侧小脑(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坐标:x=36,y=-42,z=-48;t=4.08)功能连接较对照组增高(均P〈O.05),与右侧额上回(t=-4.02)、左侧额上回(t=-3.67)、左侧内侧额上回(t=-4.38)、右侧楔前叶(t=-4.59)、左侧角回(t=-4.71)功能连接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抑郁症组sgACC与左侧额下回(声6.22)、右侧额下回(t:4.66)、左侧颞中回(t=4.76)、右侧颞中回(t=4.43)、左侧颞下回(t=5.33)、右侧缘上回(t=5.51)、左侧中央前回(t=4.68)和右侧小脑(t=3.88)功能连接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结论CBT早期可能通过直接调节sgACC与额下回、默认网络内节点的功能连接而改善抑郁症患者反应抑制功能、降低自我参照性加工和反刍。
滕昌军王纯张宁马辉谭雅容肖朝勇高帅李鸿磊张文瑄张秀娟
关键词:认知疗法默认网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