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尔生

作品数:375 被引量:2,888H指数:27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福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8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6篇医药卫生
  • 28篇经济管理
  • 21篇文化科学
  • 20篇社会学
  • 8篇生物学
  • 6篇理学
  • 4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3篇生殖
  • 90篇健康
  • 74篇避孕
  • 72篇生殖健康
  • 56篇妇女
  • 47篇性行为
  • 41篇影响因素
  • 37篇育龄
  • 37篇教育
  • 37篇计划生育
  • 36篇育龄妇女
  • 31篇青少年
  • 30篇性教育
  • 30篇少年
  • 28篇干预
  • 26篇流产
  • 26篇精液
  • 23篇精液质量
  • 22篇婚前
  • 20篇人工流产

机构

  • 328篇上海市计划生...
  • 90篇复旦大学
  • 24篇上海医科大学
  • 19篇山西医科大学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9篇江苏省计划生...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复旦大学上海...
  • 6篇上海市浦东新...
  • 5篇山西省肿瘤医...
  • 4篇上海市第一妇...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四川省计划生...
  • 3篇山西医学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市人口和...
  • 3篇约翰霍普金斯...
  • 3篇太原市卫生防...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苏州大学

作者

  • 374篇高尔生
  • 127篇楼超华
  • 111篇武俊青
  • 56篇涂晓雯
  • 49篇袁伟
  • 36篇周利锋
  • 34篇李玉艳
  • 30篇陶建国
  • 28篇李文英
  • 26篇陈锡宽
  • 18篇刘宁
  • 16篇左霞云
  • 16篇程艳
  • 13篇杨秋英
  • 12篇丁吟秋
  • 11篇赵双玲
  • 11篇杨婕
  • 11篇周维谨
  • 10篇王金桃
  • 10篇戎芬

传媒

  • 68篇生殖与避孕
  • 55篇中国公共卫生
  • 35篇中国计划生育...
  • 29篇中国卫生统计
  • 16篇性教育与生殖...
  • 15篇复旦学报(医...
  • 1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0篇中华流行病学...
  • 10篇2000年青...
  • 8篇生殖医学杂志
  • 8篇中国人口科学
  • 8篇上海实验动物...
  • 5篇国际生殖健康...
  • 4篇人口与经济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2005“计...
  • 3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医学与社会
  • 3篇国外医学(计...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14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16篇2009
  • 9篇2008
  • 22篇2007
  • 27篇2006
  • 30篇2005
  • 33篇2004
  • 23篇2003
  • 33篇2002
  • 36篇2001
  • 19篇2000
  • 21篇1999
  • 15篇1998
3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殖健康与社会文化、经济关联的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贺佳贺宪民高尔生楼超华
关键词:生殖健康社会文化经济关联
“以现居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干预效果评估项目
武俊青高尔生陶建国潘家增张梅兴朱韵频陈福娣孙玉妹
由于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直接面对流动人口,与户籍所在地相比,就更容易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所以,现居住地要对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和服务承担主要责任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并...
关键词: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干预研究
未婚青年对避孕方法的选择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 了解未婚青年避孕状况 ,为婚前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上海市“未婚青年生殖健康保健需求调查”资料 ,对婚检青年关于避孕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 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时的避孕措施使用率为 2 4 0 % ;首次性生活后至首次怀孕间每次性生活时都使用避孕措施的使用率为 38 4 %。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为避孕套 ,其次依次为体外排精、口服药和安全期等。停用避孕套和体外排精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两种方法影响性生活 ,停用口服药及安全期避孕的主要原因分别为不易获得、避孕失败。结论 未婚青年对常用避孕方法选择有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别 ,其它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性知识和避孕知识以及职业。
王炳顺钟烨高尔生
关键词:未婚青年避孕方法
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对促进上海市郊未婚青年避孕的效果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评价在社区开展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对促进未婚青年避孕的效果。方法 在上海市郊区两个镇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性研究 ,干预组和对照组 15~ 2 4岁未婚青年分别为 12 0 0和 10 0 7名。干预活动的形式包括发放宣教材料、播放教育录像、组织讲座和小组讨论、提供咨询、提供避孕指导及避孕药具。干预持续 2 0个月 ,随访率为 92 %。通过问卷调查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性行为的发生率为10 .4 %和 12 .1% ,干预后为 30 .8%和 33.1%。在干预后有性行为的对象中 ,干预组经常或每次性行为时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为 89.0 % ,对照组为 4 4 .6 % (两组比较P <0 .0 0 0 1)。在调整了其他可能影响避孕的因素后 ,干预组的OR为 10 .30 (95 %CI:6 .77~ 15 .6 7)。干预组有 5 7.7%的对象在首次性行为时采取避孕措施 ,其中使用避孕套的占 84 .4 % ;对照组则有 30 .5 %的人采取避孕措施 ,其中 6 7.2 %使用避孕套 (两组比较P <0 .0 0 0 1和 <0 .0 5 )。干预组调整OR分别为 3.0 8(95 %CI:2 .0 5~ 4 .6 1)和 13.37(95 %CI:7.13~ 2 5 .0 8)。男女对象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无显著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干预是影响采取避孕的惟一重要的因素。 结论 干预活动可明显促进干预组对象采取避孕。?
楼超华沈燕王波高尔生
关键词:性教育生殖健康服务未婚青年避孕
上海市中学新生遭受性骚扰状况调查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学新生遭受性骚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预防"性骚扰"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某区11所中学的3069名初一、高一年级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集中匿名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有关信息。结果超过1/3的中学生报告曾遭受过不同形式的性骚扰,其中高中生占47.7%,初中生占21.3%。50%以上的中学生在遭受性骚扰时保持沉默,很少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性骚扰主要发生在校内(65.1%)、公共场所(38.7%)、同学家(17.5%)。分别有近3/4、1/3和1/5以上的学生遭受过来自同学、陌生人和高年级学生的性骚扰。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吸烟、饮酒和自慰/手淫行为、有经常交往的异性朋友、正在谈恋爱和父母管教不严的中学生遭受性骚扰的比例较高。结论性骚扰在中学生中发生普遍。有必要在中学开设预防"性骚扰"的相关课程,从而提高中学生识别和应对性骚扰的能力。
何春艳涂晓雯楼超华高尔生
关键词:性骚扰流行病学研究
HIV^+/AIDS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调查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对HIV+/AIDS患者的医疗服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为满足其需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国111例经血、性和吸毒3种途径感染的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分别采用定 量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其医学服务需求和医疗服务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对医 疗服务的满意度,血途径感染者的满意率最高,达到51.61%,而吸毒感染者和性途径感染者对医疗服务满意率 仅为31.11%和20%。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治疗技术的培训,提高其治疗水平。
武俊青李文英杨瑛闻增玉沈月平李玉艳高尔生
关键词:医疗服务需求HIV感染者吸毒
SAS中MIXED相对GLM对重复数据分析的优势被引量:2
2006年
王筱金高尔生楼超华
关键词:数据分析GLMSAS重复测量数据测量方式统计软件
出生巨大儿和儿童期体质指数对胰岛素抵抗和C肽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出生巨大儿和儿童期体质指数(BMI)对胰岛素抵抗和C肽的影响。方法对无锡市1993-1995年建立的巨大儿队列于2005-2007年进行随访,每个对象按"出生日期±2个月"、"性别"匹配一个正常体重儿。在两组各抽取150名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空腹血糖、胰岛素和C肽的检测,并测量身高、体重。结果巨大儿组的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和空腹C肽(pmol/ml)分别为(2.55±1.45)、(0.39±0.23);略高于正常体重儿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07)。BMI与IR和C肽呈正相关。肥胖组的IR指数为(3.96±2.22),高于超重组(2.60±0.92)和正常组(2.36±1.33);C肽为肥胖组(0.75±0.43)>超重组(0.50±0.25)>正常组(0.35±0.20)。多因素分析发现随着BMI的增加,IR指数、空腹C肽含量均显著增加。结论儿童BMI升高是胰岛素抵抗和C肽升高的危险因素,应合理控制儿童的体质指数,防治肥胖发生。
李玉艳武俊青余金明高尔生任静朝戎芬
关键词:巨大儿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C肽
城市社区青少年流动人口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健康寻求行为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中青少年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和服务,以及在寻求和使用这些信息及服务时存在的挑战和障碍。方法分别对研究社区内20位从事城市流动人口或青少年相关工作的主要知情者和20位流动青少年进行深入访谈,以生态学模型为框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提取主题,比较主要知情者与流动青少年的观点异同。结果 13位知情者和16位流动青少年认为健康问题低于就业、上学等问题;9位知情者和15位流动青少年认为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10位知情者和12位流动青少年表示对社区资源不熟悉;15位知情者认为社会平等提供服务,但保障程度不平等,12位流动青少年认为社会地位和机会不平等。结论应关注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障和机会。
余春艳程艳王子亮廉启国左霞云崔元起高尔生楼超华
关键词:流动青少年健康
中学生性及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评价学校和家庭性教育对中学生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11所中学开展干预研究,干预持续2年。通过干预前后2次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干预1组初中生总知识得分(18.75)低于干预2组(26.00)和对照组(28.55)(P<0.05)。高中生干预1组、干预2组、对照组总知识得分分别为40.54,37.57和38.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各组中学生各项知识得分均明显提高(P<0.01),但2个干预组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2个干预组与对照组知识得分增值的差值初中生为16.5和22.9,高中生为18.8和16.8。结论性教育可明显提高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对于不同年龄段中学生,不同的性教育模式效果有所不同。
应笑涂晓雯楼超华左霞云高尔生
关键词:中学生性教育干预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