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茜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少数民族
  • 2篇少数民族教育
  • 2篇双语
  • 2篇双语教育
  • 2篇文化中断
  • 2篇民族教育
  • 1篇地域性
  • 1篇多民族
  • 1篇多民族地区
  • 1篇照顾
  • 1篇田野
  • 1篇转轨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背景
  • 1篇文化之乡
  • 1篇无奈
  • 1篇衔接
  • 1篇民族
  • 1篇民族地区

机构

  • 5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人民教育出版...

作者

  • 6篇马茜
  • 2篇肖亮中
  • 1篇吴楚克
  • 1篇贾萍萍
  • 1篇赵楠

传媒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2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再谈边疆政治学——吴楚克教授访谈录
<正>一、背景—民族学问:请您给我们谈谈您大致的人生经历?吴:我1982年中文学士毕业后,觉得文学提出的问题单靠文学本身是解决不了的;于是去读了美学硕士,觉得还是不够;再去读哲学的博士,觉得哲学还是太空洞,无法解决实际问...
马茜娄岁寒贾萍萍赵楠吴楚克
文献传递
多民族地区教育的地域性阐释:以云南省中甸县第一中学为个案
马茜
关键词:多民族地区教育地域性个案
文化中断与少数民族教育——兼谈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理性态度被引量:24
2002年
中国正规教育体制以汉语文为信息载体 ,学校教育带有汉文化的符码。对于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体来说 ,脱离其文化背景 ,直接或突然接受这种强制教育会造成其文化中断。对待民族教育的理性态度是双方应互相协调、让步 :一方面采取双语教育方式解决受教育者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困难 ;另一方面主流社会用“照顾政策”
马茜肖亮中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双语教育文化教育对象文化背景母语
田野中的启发与无奈
<正>我的研究关注发展问题,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身处陷入开发漩涡的宁夏纳家户,感触颇多。纳家户过去以富称远近,又数度凋敝,这里曾有的兴衰对于我们理解"发展"意味着什么?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生产力增长问题,而是一...
马茜
文献传递
从哲麻提到中华回旋文化之乡:有关纳家户的发展憧憬及困顿
纳家户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郊的一个回族村落。相传纳家户的“纳”姓回回是元代陕西平章政事纳苏拉丁的后代,500年前由陕西迁至此处。1524年(明嘉靖三年)建清真寺并逐步形成一个环寺而居的哲麻提(教坊)。纳家户几百年的历史...
马茜
文献传递
理性的少数民族教育被引量:4
2002年
教育的接受者存在文化中断问题。民族教育解决文化中断的两种方式 :转轨和衔接。中国实行的双语教育是一种衔接的方式 ,根据具体情况 ,各地区分别采取不同的形式。但双语教育也带来加重少数民族学生负担的附带后果 ,这方面可以从考试技术上得到解决。少数民族教育“照顾”性政策认识上有误区 ,对少数民族教育应持正确的理性态度。
马茜肖亮中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中断转轨衔接双语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