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聚强

作品数:148 被引量:558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4篇医药卫生
  • 18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细胞
  • 28篇肝炎
  • 26篇病毒
  • 25篇蛋白
  • 24篇肝炎病毒
  • 22篇乙型
  • 22篇基因
  • 20篇乙型肝炎
  • 18篇乙型肝炎病毒
  • 18篇肝细胞
  • 13篇肝癌
  • 13篇HBV
  • 12篇激素
  • 10篇乳腺
  • 10篇受体
  • 9篇原发性
  • 8篇血清
  • 8篇鼠肝
  • 8篇转录
  • 6篇地震

机构

  • 100篇北京军区总医...
  • 3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8篇河北中医学院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白求恩国际和...
  • 3篇解放军白求恩...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石家庄市第四...
  • 2篇北京海淀妇幼...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7篇韩聚强
  • 31篇叶棋浓
  • 30篇胡大荣
  • 29篇范公忍
  • 24篇任永强
  • 23篇曹建彪
  • 18篇李杰茹
  • 18篇胡学玲
  • 15篇丁丽华
  • 14篇王帅
  • 13篇孙天胜
  • 11篇袁斌
  • 11篇吴忆贫
  • 10篇闻炜
  • 10篇赵京
  • 10篇李杰之
  • 9篇李国安
  • 9篇傅天
  • 9篇徐小洁
  • 9篇李志丽

传媒

  • 9篇生物技术通讯
  • 8篇胃肠病学和肝...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人民军医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实用肝脏病杂...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解放军预防医...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肝脏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河北中医药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装备
  • 3篇中国医学前沿...
  • 3篇2013北京...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胃肠病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4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16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12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中药体外保护肝细胞的机制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制剂体外保护肝细胞的机制.方法用 MTT 法、荧光染色、透射电镜、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中药复方制剂(包括黄芩、黄柏、板蓝根、山豆根等)抑制 TNF-α+Act-D 诱导正常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检测各组清蛋白的分泌.结果自组中药复方制剂能明显改善肝细胞的凋亡状况,出现了典型的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但存在药物浓度上的差异.中药组(0.2,2 mg·L^(-1))的凋亡率(10.4%±1.2%,13.9±0.4%)低于凋亡模型组(vs17.4%±1.9%,n=3,P<0.05),中药组(20 mg·L^(-1))的凋亡率(18.30%±1.15%)与凋亡模型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此之外,自组中药复方制剂还促进肝细胞清蛋白的分泌,但存在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的交互作用.结论复方中药制剂能够抑制正常肝细胞凋亡并促进其清蛋白分泌.
韩聚强胡聪刘树贤修贺明徐铮胡大荣
关键词:复方中药制剂肝脏药物作用白蛋白
毒鼠强致肝细胞慢性损伤超微结构观察一例
2006年
闻炜韩聚强
关键词:毒鼠强肝损伤超微结构
肥大细胞与肝炎病毒相关肝病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肝炎病毒是导致临床上常见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首要病原微生物。近年研究发现,天然免疫细胞在机体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机体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肥大细胞(mast cell,MC)
韩聚强任永强曹建彪
关键词:肝炎病毒肝病肝脂肪变性正常肝组织类胰蛋白酶肝脏炎症
HBV宫内跨胎盘传播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乙肝病毒宫内跨胎盘传播是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方式有两种:血源性和细胞源性,胎盘感染逐渐成为宫内感染的主要方式。乙肝病毒经胎盘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蛋白组学等新型生物技术将为乙肝病毒宫内传播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的平台。
王帅韩聚强胡大荣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胎盘
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年龄和性别及严重并发症分布规律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探讨合并各种并发症的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53份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应分层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中男、女患者性别比列为5∶1,其中死亡年龄男性患者偏低,女性患者在60岁以上;年龄因素与各并发症构成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40岁死亡病例中肝癌破裂出血所占比例较其他各组比例显著增高,而肝性脑病病例较其他各组病例数明显较低;40~49岁死亡病例中合并其他脏器转移的病例所占比例较其他病例较高;>80岁老年死亡病例中合并肝炎、肝硬化死亡病例明显较少,而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病例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结论: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中各并发症构成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
韩聚强骆利任永强王帅李国安闻炜曹建彪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并发症死亡病例
军事训练医学健康监督体系实践被引量:1
2010年
建立我军军事训练的医学健康监督体系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结合建国60周年阅兵训练,本文首次提出应当建立"四位一体"的阅兵训练医学健康监督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科学健康管理对策。
韩聚强张建政赵京孙天胜
关键词:军事训练健康管理
支架置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支架置入治疗联合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价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6例成功置入支架,术中造影显示门静脉、下腔静脉血流通畅。4例阴囊水肿及8例腹壁静脉曲张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表现全部消失;12例中度以上腹水患者术后7例腹水减轻;14例下肢水肿患者8例术后消失。生存时间为1-24个月,中位时间为3.7个月。1、3、6、12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8%、56.3%、43.8%和25.0%。治疗前、后胆碱酯酶为(1 957.27±552.54)U/L和(1 652.85±231.39)U/L,凝血酶原时间为(16.38±2.28)s和(18.81±3.15)s,凝血酶原活动度为(55.83±10.67)%和(45.36±14.2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无严重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采用支架置入联合TACE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
任永强曹建彪韩聚强刘涛李国安郭汉斌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门静脉癌栓肝动脉化疗栓塞支架置入
人EYA基因家族的克隆、表达及转录活性分析
2007年
采用PCR方法从人组织或细胞cDNA文库中扩增Eya基因家族的完整编码序列,将所扩增的基因克隆到带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上,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Western blot鉴定Eya基因家族的表达。检测Eya基因及其与Six基因共转染对MEF3-Luc转录活性的影响。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鉴定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正确,通过Westernblot实验证明Eya基因家族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荧光素酶活性测定显示Eya能协同Six激活肌细胞生成素的表达。进一步证实Eya是Six的转录共激活因子,能提高肌细胞增强因子的活性。
袁斌熊志红丁丽华韩聚强张浩王朝云李杰之叶棋浓
关键词:克隆基因表达转录活性
肝脏干细胞生长及凋亡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大鼠肝脏干细胞(WB-F344)的基本特征,探讨各种理化因素对肝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观察肝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检测饥饿、紫外线及乙醇对肝干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Western-blottting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肝干细胞ALB、AFP的表达;结果WB细胞倍增时间约为48h,与正常人肝细胞系LO2细胞的倍增时间相近,是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2倍;紫外线和缺乏营养可引起WB细胞凋亡,而乙醇则引起WB细胞坏死;WB细胞较HepG2细胞和LO2细胞对乙醇、紫外线及饥饿的耐受性强;免疫组化、RT-PCR法及Western-blot法的结果相似,提示WB细胞和LO2细胞均表达AFP、ALBmRNA和蛋白,HepG2细胞仅表达AFPmRNA和蛋白,而不表达ALBmRNA和蛋白。结论肝干细胞倍增时间与正常肝细胞相仿;紫外线、乙醇和饥饿等理化因素可引起肝干细胞凋亡或坏死,但肝干细胞对它们的耐受性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及肝肿瘤细胞。
周一鸣胡大荣姚鹏王帅韩聚强范公忍
关键词:肝干细胞凋亡
N-〔(2-乙酰氧基)苯甲酰基〕-吡咯烷-2-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的保护作用
2011年
目的观察N-〔(2-乙酰氧基)苯甲酰基〕-吡咯烷-2-酮(N-{(2-acetoxyl)benzoyl}-2-pyrrd idone,NAB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神经保护研究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二血管阻断+硝普钠法制备VD大鼠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NABP 20、10、5 mg/kg和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10 mg/kg组。给药20 d后,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皮层及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两脑区的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双波长荧光光度法测定两脑区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结果 NABP明显抑制模型大鼠皮层及海马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可以降低两脑区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及降低两脑区(〔Ca2+〕i)。结论 NABP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神经细胞内钙,抑制钙超载有关。
李杰茹韩聚强张利敏赵国华王刚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