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根云

作品数:46 被引量:79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生物学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0篇光合作用
  • 12篇水稻
  • 9篇叶绿
  • 8篇叶绿体
  • 8篇植物
  • 6篇RUBISC...
  • 6篇CO_2浓度
  • 6篇FACE
  • 5篇蛋白
  • 5篇性状
  • 5篇叶片
  • 5篇基因
  • 5篇光合速率
  • 5篇光能
  • 4篇亚基
  • 4篇豌豆
  • 4篇小亚基
  • 4篇利用效率
  • 4篇净光合
  • 4篇净光合速率

机构

  • 42篇中国科学院上...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市农业科...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6篇陈根云
  • 16篇许大全
  • 9篇米华玲
  • 6篇朱新广
  • 5篇孙卫宁
  • 5篇李立人
  • 5篇蔡伟明
  • 5篇陈娟
  • 5篇朱建国
  • 4篇程建峰
  • 4篇叶建伟
  • 4篇沈允钢
  • 3篇肖元珍
  • 3篇廖轶
  • 3篇张道允
  • 3篇巩子英
  • 2篇李滨
  • 2篇张大兵
  • 2篇陈海莹
  • 2篇叶济宇

传媒

  • 6篇植物生理学报...
  • 3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植物生理与分...
  • 3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植物生理...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Acta B...
  • 1篇水产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分子细胞生物...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全国植物光合...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 1篇第八次全国生...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田稗草叶片光合作用对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FACE)的适应被引量:20
2002年
于分蘖、拔节和抽穗 3个时期在空气CO2 浓度 (380 μmol·mol-1)下测定稻田中稗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 ,发现在开放式CO2 浓度增高 (FACE)条件下生长的稗草叶片后 2个时期的Pn显著低于普通空气中生长的对照 ,比对照下降约 2 0 % ,说明FACE条件下稗草叶片光合作用对高CO2 浓度发生了明显的适应 .同时 ,叶片的气孔导度 (Gs)和胞间CO2 浓度 (Ci)的下降更为明显 .与对照相比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拔节期只有对照的 6 2 .4 % ;高CO2 浓度下生长的稗草叶片Rubisco含量也降低 ,分蘖期和拔节期分别为对照的 87%和 84 % ,但其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可以认为 ,长期生长在高CO2 浓度下的C4植物稗草叶片光合作用的适应是叶片气孔部分关闭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的结果 .
陈根云廖轶蔡时青曾青朱建国韩勇刘钢许大全
关键词:水稻田光合作用FACE
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对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FACE)的响应与适应被引量:65
2002年
利用便携式光合气体分析系统 (LI 6 4 0 0 ) ,比较测定了高CO2 浓度 (FACE ,free airCO2 enrich ment)和普通空气CO2 浓度下生长的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表观量子效率和RuBP羧化效率等光合参数 .在各自生长CO2 浓度 (380vs 5 80 μmol·mol-1)下测定时 ,高CO2 浓度 (5 80 μmol·mol-1)下生长的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碳同化的表观量子效率和水分利用率明显高于普通空气 (380 μmol·mol-1)下生长的水稻叶片 .但是 ,随着FACE处理时间的延长 ,高CO2 浓度对净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 .在相同CO2 浓度下测定时 ,FACE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明显比普通空气下生长的对照低 .尽管高CO2 浓度下生长的水稻叶片的气孔导度明显低于普通空气中生长的水稻叶片 ,但两者胞间CO2 浓度差异不显著 ,因此高CO2 浓度下生长的水稻叶片光合下调似乎不是由气孔导度降低造成的 .
廖轶陈根云张海波蔡时青朱建国韩勇刘钢许大全
关键词:水稻叶片光合作用FACE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植物对开放式CO_2浓度增高(FACE)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3年
开放式CO2 浓度增高 (FACE)系统是近年研究植物对高CO2 浓度响应和适应的新手段 ,它比以往密闭和半密闭系统对实验植物生长环境的干扰少。利用FACE系统进行研究更有助于正确地预测未来大气CO2 浓度增高对植物的影响。该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简要评介了FACE系统与以往密闭和半密闭式CO2 浓度增高实验系统的不同之处以及近年来利用FACE系统所作的最新研究进展。
陈根云
关键词:光合作用
水稻白化突变体pprl的基因定位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正>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是物质代谢的场所。按照内共生学说,叶绿体起源于共生的蓝细菌,但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大多数基因被
叶建伟巩子英李家飞许大全米华玲陈根云
文献传递
热预处理菠菜叶绿体的能量转换特征(英文)
2001年
经热预处理 (温度为 2 5~ 45℃ ,部分实验为 2 0~ 36℃ ,时间为 5~ 10min)的菠菜 (SpinaciaoleraceaL .)叶绿体 ,严重影响其能量转换的各步反应。⑴循环光合磷酸化速率随处理温度增高而下降。⑵类囊体膜上腺三磷酶失活。⑶光照诱导叶绿体的质子吸收减小 ;叶绿体的 9_氨基吖啶 ( 9_AA)荧光猝灭减弱 ,但加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DC CD)可以部分恢复 9_AA荧光猝灭。⑷叶绿体的延迟发光和ΔA5 15nm电色效应均出现明显变化。⑸免疫印迹反应结果表明 ,经 45℃预处理叶绿体的膜上腺三磷酶出现解离 ,其α亚单位的蛋白量明显减少。⑹预处理温度超过 33℃ ,叶绿体光系统Ⅰ介导的氧吸收速率也下降 ,在反应介质中加芥子碱可以部分恢复其氧吸收能力。就这些结果与膜透性变化。
彭建新万常照邹永龙陈根云钱月琴袁勤王国强
关键词:菠菜叶绿体能量转换
神农架林区不同类型植物的叶片特征与光合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以神农架林区木鱼镇茶山上生长的8种不同类型植物为试验材料,于晴天选择其植株上东南朝向的顶部成长叶,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调制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IMAGING-PAM M-Series)及双通道PAM-100测量系统(Dual-PAM-100)和常规方法研究了其叶片特征、光合性能及相互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了解神农架植物的光合生产力及其植被管理。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植物叶片的叶片特征和光合性能存在明显的物种差异。比叶重(SLW)为乔木>灌木>草本;气孔参数以气孔导度(Cond)差异最大;草本植物的光合能力明显高于灌木和乔木,而灌木和乔木间的差异不大;叶绿素含量(Chl)及其组分的差异较小,类胡萝卜素(Car)和花青素含量(Ant)及其与Chl的比值差异极大。不同类型植物叶片特征和光合性能指标的变异系数在7.3%~73.0%间,Chla/Chlb最小,Car/Ant最大;Chla/Chlb、基于叶温的蒸汽压亏缺(VpdL)和胞间CO2浓度(Ci)小于15%,Cond、单位鲜重Car、PSII实际量子产量和PSI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为40%~50%,单位干重Car、Ant、Chl/Ant和Car/Ant则大于60%,其他指标在20%~40%。相关分析显示,Pn受Cond、叶片含水量和单位干重Chl的正向调控,Ant和Car对Pn无决定性作用;PSII和PSI的实际量子产量依赖于Ci和Chl,Car过高导致其降低;PSI的光保护受SLW的负调控及单位鲜重Chl和单位干重Car的正调控;光合机构的光损伤受Ci的负调控和Chl/Car的正调控。
程建峰陈根云沈允钢
关键词:光合性能
关于光合作用一些基本概念的思考被引量:6
2016年
这篇书评讨论一些植物生理学教科书中存在的与光合作用基本概念有关的问题,例如光合作用的总式和原初反应。
许大全陈根云
关键词:暗反应光反应光破坏光抑制光合作用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装配机理的研究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捕获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维持了地球上几乎全部的生命活动.这种化学能起初是贮存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物(ATP和NADPH)中,然后通过卡尔文循环将CO<,2>还原,经进一步的反应转化成储存于多聚糖分...
陈根云
关键词:光合作用
N亏缺对灌浆期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正>玉米播种面积在全世界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仅次于小麦、水稻。在我国,玉米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干旱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大,分布广。氮是作物
陈娟叶建伟陈根云许大全
关键词:灌浆期玉米光合作用
文献传递
条浒苔蛋白核超微结构和Rubisco及其活化酶分子定位被引量:14
2004年
研究了条浒苔蛋白核超微结构及其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金相免疫分子定位。超微结构显示,条浒苔细胞具有形态及组成相同的1~2个蛋白核,每个蛋白核被淀粉鞘所包围。蛋白核中央均有1条由1个类囊体构成的纵向孔道,并有时局部特别膨大。纵向孔道两端与叶绿体基质相连接。小球藻Rubisco抗体对条浒苔Rubisco的Western印迹图谱显示仅为1条带,其位置与SDS-PAGE电泳图谱上的主带相对应,分子量大约为55kD。金相免疫分子定位的结果显示,条浒苔Rubisco金标颗粒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蛋白核(71.86%)和淀粉鞘(27.94%)部位中,按面积密度计算二者总和占99.8%,极少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和基质中(0.2%)。Rubisco活化酶分子定位也显示其主要分布于蛋白核和淀粉鞘中。这些结果均表明条浒苔蛋白核(及淀粉鞘)与单细胞绿藻的蛋白核相同,具有光合作用功能。条浒苔Rubisco初始活性和总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其活化率较高,高达77.62%。
何培民吴庆磊吴维宁陆巍张大兵陈根云张荣铣
关键词:条浒苔超微结构RUBISCORUBISCO活化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