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大全

作品数:86 被引量:4,396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生物学
  • 28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0篇光合作用
  • 24篇叶片
  • 22篇植物
  • 17篇光合速率
  • 13篇净光合
  • 13篇净光合速率
  • 12篇小麦
  • 11篇水稻
  • 10篇植物生理
  • 10篇光抑制
  • 8篇植物生理学
  • 8篇大豆
  • 7篇光合效率
  • 6篇叶绿
  • 6篇叶绿素
  • 6篇CO_2浓度
  • 5篇叶片光合
  • 5篇小麦叶
  • 5篇小麦叶片
  • 5篇胁迫

机构

  • 8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2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国家杂交水稻...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甘肃省科学技...
  • 1篇常州市武进区...
  • 1篇北京半导体照...

作者

  • 85篇许大全
  • 16篇陈根云
  • 11篇沈允钢
  • 8篇陈悦
  • 5篇郭连旺
  • 5篇武海
  • 5篇蔡时青
  • 5篇张海波
  • 5篇张道允
  • 5篇陈娟
  • 5篇朱建国
  • 4篇谭新星
  • 3篇洪双松
  • 3篇廖轶
  • 3篇叶建伟
  • 2篇刘钢
  • 2篇张树源
  • 2篇米华玲
  • 2篇韩勇
  • 2篇江华

传媒

  • 18篇植物生理学报...
  • 16篇植物生理学通...
  • 8篇植物生理与分...
  • 6篇植物生理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Acta B...
  • 3篇中国植物生理...
  • 3篇中国植物生理...
  • 2篇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植物生理...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 1篇2006年中...
  • 1篇全国植物光合...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4
  • 5篇2003
  • 6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4篇1998
  • 9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光合速率对光强从饱和到有限转变响应方式的物种依赖性被引量:5
2007年
在考察过的57种植物中,有32种的光合速率对光强转换的响应曲线为V型,25种的响应曲线为L型。这种响应类型对物种的依赖性即物种差异,与植物科属分类无关,而与碳同化途径的不同有关,可能还与物种起源时的光环境有关。虽然在饱和光下2类植物体内电子传递速率与羧化速率的比值差异不大,但是在有限光下响应曲线为V型的植物该比值远高于响应曲线为L型的植物。这个差别可以部分地用前者具有较大的捕光天线并且在饱和光下部分天线从反应中心复合体可逆脱离来解释。
陈悦许大全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
展望人工光合作用被引量:6
2018年
如果把陆生植物和水体中的蓝细菌、藻类的光合作用定义为"自然光合作用"的话,那么依据其原理或灵感研发的人造装置例如"人工叶"、"光电化学电池"和"光生物反应器"等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贮存于食物或燃料(例如H_2)中的过程,就是"人工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效率低下和常常受环境条件的严重制约以及水体中大量生物质难以收获利用,自然光合作用远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人工光合作用如此富有魅力,充满希望,看来是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能源和环境或全球气候变化三大急迫问题的必由之路。为了激发更多人的兴趣,促进人工光合作用研究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它的重要意义和过去十多年来该研究领域特别是人工光能制氢和人工CO_2还原等方面的重要进展。
许大全陈根云
关键词:光电化学电池光生物反应器
光合作用及有关过程对长期高CO_2浓度的响应被引量:118
1994年
简要评述植物光合作用与有关过程对长期高CO2浓度的响应和影响这种响应的因素及光合适应的可能机理。
许大全
关键词: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光合酶
光系统II蛋白磷酸化及其生理意义被引量:14
2003年
蛋白磷酸化修饰在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中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文结合作者研究组的研究工作 ,概述了光系统II(PSII)蛋白磷酸化的调节及其生理功能。PSII复合体中的核心组分D1、D2、CP43和PsbH蛋白以及外周捕光天线 (LHCII)蛋白都可以发生磷酸化。PSII蛋白磷酸化受质醌 (PQ)的氧化还原状态、细胞色素b6f(Cytb6f)和硫氧还蛋白以及光调节。PSII蛋白磷酸化可以调节激发能在两种光系统(PSI和PSII)之间的分配 ,减轻光胁迫对PSII的压力 ,保护核心蛋白免于光破坏 ,稳定PSII复合体的结构。
张海波许大全
关键词:D1蛋白光破坏防御光系统II磷酸化LHC
冬小麦光合作用对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FACE)的非气孔适应被引量:24
2003年
在同样CO2 浓度下测定时 ,开放式空气CO2 浓度增高 (FACE ,5 80 μmolCO2 /mol)条件下生长的冬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都显著低于普通空气 ( 3 80 μmolCO2 /mol)中生长的对照叶片。与此相一致 ,FACE叶片的可溶性蛋白、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加氧酶 (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含量也都显著低于对照叶片。这些结果表明 ,在根系生长不受限制的田间条件下 ,冬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对高浓度CO2 产生了适应现象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碳同化的关键酶Rubisco等含量的降低。
廖轶陈根云张道允肖元珍朱建国许大全
关键词:气孔导度冬小麦
珊瑚树叶片叶绿素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被引量:52
1997年
用脉冲调制荧光仪观测了珊瑚树叶片叶绿素荧光非光化学猝灭(qE)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后发现:在晴天,qE及其慢弛豫组分(qE-slow)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升高,中午达最高值,之后随光强的减弱而下降;阴天时,这两个指标的日变化不明显。在不同季节,相同日时间和同一光照强度下测定珊瑚树叶片的qE和qE-slow,两个指标在冬季明显高于春、秋两季;在短时间(1d)内改变强光下的叶片周围的温度,叶片的qE和qE-slow在高温和低温下均高于过温下测定的结果。
武海张树源许大全郭连旺沈允钢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非光化学猝灭日变化珊瑚树
水稻叶片光合适应现象随供氮水平和天气状况变化
<正> 由于人类活动,大气CO2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增加到了现在的370 μmol mol-1,预计到21世纪末会增加到工业革命前的两倍。大气CO2浓度增加除了通过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造成间接影响外,也直接...
勇振华陈根云廖轶陈悦张道允朱建国许大全
文献传递
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日变化(英)被引量:129
1997年
许大全沈允钢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效率日变化
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的变化
洪涛许大全
关键词:荧光非光化学猝灭植物生理
饱和白光引起的光系统Ⅱ捕光复合体(LHCⅡ)从反应中心复合体脱离不同于弱红光引起的状态1向状态2的转换(英文)被引量:2
2009年
我们观测了不同光照预处理对拟南芥、小麦和大豆叶片光合作用和低温(77K)叶绿素荧光参数F685、F735和F685/F735的影响。野生型拟南芥叶片光合作用对饱和光到有限光转变的响应曲线是V型,而缺乏叶绿体蛋白激酶的突变体STN7的这一曲线为L型。饱和白光可以引起拟南芥叶片F685/F735的明显降低,但是F735没有明显增高,而弱红光可以导致拟南芥叶片F685/F735的明显降低和F735的明显增高,表明弱红光可以引起状态1向状态2的转变,同时伴随从光系统Ⅱ脱离的LHCⅡ与光系统I的结合,而饱和白光只能引起LHCⅡ从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复合体脱离。并且,低温叶绿素荧光分析结果证明,饱和白光可以引起大豆叶片LHCⅡ脱离,但是不能引起小麦叶片LHCⅡ脱离,而弱红光可以引起小麦叶片的这种状态转换,却不能引起大豆叶片的这种状态转换。因此,饱和白光引起的野生型拟南芥和大豆叶片的LHCⅡ脱离不是一个典型的状态转换现象。
陈悦许大全
关键词:拟南芥净光合速率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