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德章

作品数:9 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稻田
  • 8篇甲烷
  • 5篇土壤
  • 4篇CH
  • 2篇稻田甲烷
  • 2篇稻田土
  • 2篇稻田土壤
  • 2篇顶空气相
  • 2篇顶空气相色谱
  • 2篇顶空气相色谱...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稻
  • 2篇沼渣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水稻
  • 2篇水稻田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气相色谱法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王明星
  • 9篇陈德章
  • 5篇上官行健
  • 3篇李晶
  • 2篇王卫东
  • 2篇谢小立
  • 2篇沈壬兴
  • 1篇黄俊

传媒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大气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热带亚热带土...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4篇199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稻田甲烷排放非连续测量中采样时间的选择被引量:22
1998年
稻田甲烷排放的测量分为手动采样和自动采样两种方法,在非连续的手动采样观测方法中,采样频度和采样时间的选择极为重要.根据实验总结出稻田甲烷的排放有接近正弦曲线的日变化规律.
李晶王明星陈德章
关键词:稻田甲烷采样时间
我国南方红壤丘岗区稻田甲烷产生规律被引量:11
1995年
温度对稻田甲烷产生有显著影响,温度每升高10℃,甲烷产生率约增长3倍。水稻在插秧后和收割前出现甲烷产生高峰,在生长中期产生率较低。稻田土壤中甲烷产生率的垂直分布与有机酸含量的垂直分布一致。水稻植株对甲烷产生率有巨大影响,即种植水稻比不种水稻甲烷产生率显著增加。稻田土壤排到大气中的甲烷不到其产生量的20%。
王卫东谢小立上官行健陈德章王明星
关键词:稻田顶空气相色谱法甲烷
稻田CH_4的传输被引量:51
1993年
通过对稻田CH_4排放、土壤CH_4产生率以及植物体CH_4传输、气泡、液相扩散这三种排放路径的同时测量后发现:CH_4氧化作用在下午CH_4排放路径通畅时较小;阴雨天气造成CH_4排放率降低会增加CH_4在土壤中的氧化量。早稻CH_4传输效率在6月上、中旬较高,晚稻则在水稻生长初期的7月下旬最高,这主要是两季水稻的生长季节中气候因子的差异造成的。只有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当水稻植物体、气候因素维持相对恒定时,CH_4产生率和稻田甲烷排放才显出正相关性。 水稻植物体内有明显的CH_4浓度梯度。水稻的切割控制实验发现,通过植物体排放CH_4的比例随季节而变化,在进行单株植物体排放测量时发现了同样结果,早稻和晚稻CH_4通过水稻植物体的传输平均分别占CH_4总体排放的73.18%(43.07—97.88%〕及54.98%(11—99.95%);植物体对CH_4排放的作用在早稻大于晚稻;水稻植物体排放CH_4的能力的季节变化对早、晚稻类似,随着水稻的生长而不断增强,到水稻抽穗中期达到最大,以后则随水稻的成熟而变小;水稻植物体排放CH_4的能力与水稻植物体的高度存在极大的线性正相关。土壤中CH_4的浓度远远大于大气中的CH_4含量(10—10~4倍),根部区域土壤CH_4浓度小于水稻行间土壤中的;在垂直方向,CH_4浓度在14cm深的土壤中最大,与土壤浅层有?
上官行健王明星陈德章沈壬兴
关键词:稻田甲烷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稻田土壤甲烷产生率被引量:3
1994年
介绍测定稻田土壤甲烷产生率的顶空气相色谱法。该法采用特制的不锈钢采样器,采取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于已充满氮气的玻璃瓶中,通过抽空、充氮处理,使其处于厌氧状态,然后在不同时间间隔取上部气体样品分析甲烷浓度,再根据温度、体积、压力及干样重等参数计算甲烷产生率。本法标准偏差为15.87μV.s(峰面积),变异系数为0.18%(n=5)。
王卫东谢小立上官行健陈德章王明星
关键词:顶空气相色谱法稻田土壤
稻田CH_4排放和土壤、大气条件的关系被引量:27
1993年
在杭州地区利用静态箱法对稻田CH_4排放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证明CH_4排放率有较大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CH_4排放率的日变化较复杂,除了和温度变化一致的峰型外,还有夜间峰、双峰型、多峰等。CH_4排放率的季节波动较大,在分蘖期和长穗前期分别有一较大峰值,早稻和晚稻的变化规律略有不同。稻田CH_4排放规律可用稻田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和空气、土壤温度的变化等作一定性解释。 早稻和晚稻的CH_4排放总量有较大的差别,平均来看,早稻的排放量为0.46g·m^(-2)·d^(-1),晚稻为0.80g·m^(-2)·d^(-1)。稻田CH_4排放也有较大的年际变化,1988年全年CH_4排放量为0.23g·m^(-2)·d^(-1),1989年为0.95g·m^(-2)·d^(-1),施肥对CH_4排放有一定的影响,施有机肥的稻田CH_4排放量最高,施化肥的稻田次之,不施肥的稻田CH_4排放量最低。
陈德章王明星
关键词:稻田土壤甲烷
我国西南地区的稻田CH_4排放被引量:21
1993年
稻田CH_4排放的季节变化和水稻的生长过程(水稻高度)有较大的关系,有机肥对稻田CH_4排放有促进作用,沼气发酵肥可以降低稻田的CH_4排放量,水稻品种对稻田CH_4排放有一定影响,垄作是减少稻田CH_4排放的一种重要方法。
陈德章王明星上官行健黄俊R.A.RasmussenM.K.A.Khalil
关键词:稻田温度土壤甲烷
稻田土壤中的CH_4产生被引量:37
1993年
通过对意大利稻田及我国湖南地区稻田土壤中CH_4产生率的实地测量,甲烷产生主要发生在稻田土壤耕作层的还原层(2—20cm),但不同的农业操作对此有较大的影响;在意大利稻田中7—17cm土壤层是重要的甲烷产生区域,13cm处的CH_4产生率最大;由于我国湖南地区独特的有机肥铺施操作,土壤中甲烷的产生在土壤上部即耕作层氧化层以下(3—7cm)就达到最大值。土壤湿润度能影响土壤主要CH_4产生区域的深度,当土壤湿润度低于某个临界值后,主要的CH_4产生区域将向土壤深处移动,CH_4产生量也明显减少。种植水稻的稻田土壤中CH_4产生率要比不种水稻的大,同块稻田中CH_4产生率还有一定的空间变化。另外,水稻植物根部土壤比水稻行间土壤能产生较多的CH_4。在大多数情况下CH_4产生率在下午大于上午,但在一日间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因此CH_4排放路径的日变化可能是CH_4排放日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湖南地区不同施肥和水管理稻田的CH_4产生率差别十分显著。这种差别能完全在CH_4排放率的差异上体现出来。总有机酸含量差别在各不同施肥田中较小而在各不同水处理田中较大实验室培殖发现温度能够较大地影响土壤CH_4产生率,每上升10℃,甲烷产生率能增加3倍多。在整个水稻生长季节中。
上官行健王明星陈德章沈壬兴
关键词:稻田土壤甲烷
水稻田甲烷的减排方法研究被引量:18
1997年
通过多年对稻田甲烷排放量的野外实验观测和对稻田甲烷产生与排放因子的研究,总结出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各种减排方法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种减排方法做了综合的评价。现有的稻田甲烷减排方法主要有其它肥料代替传统的有机肥(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种植低甲烷排放的水稻品种、灌水管理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主要有杂交稻替代常规稻,沼渣肥替代纯有机肥。沼渣肥替代有机肥的减排效果较好,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优于杂交稻替代常规稻,但杂交稻替代常规稻的经济效益很显著。
李晶王明星陈德章
关键词:甲烷减排杂交稻沼渣层次分析法
水稻田甲烷的减排方法研究及评价被引量:53
1998年
通过对稻田甲烷排放多年的野外实验观测和对稻田甲烷排放控制因子的研究,总结出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主要方法,对各种减排方法的减排效果和经济效益做了研究,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种减排方法做了进一步的评价分析。现有的稻田甲烷减排方法主要有其他肥料代替传统的有机肥、种植低甲烷排放的水稻品种,以及稻田的灌水管理。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主要有杂交稻替代常规稻,沼渣肥替代纯有机肥。杂交稻替代常规稻的经济效益很显著,减少甲烷排放的同时能增加水稻的产量。沼渣肥替代有机肥的减排效果较好,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优于杂交稻替代常规稻。
李晶王明星陈德章
关键词:土壤水稻田甲烷杂交稻沼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