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的个体化治疗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疗效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个体化治疗的17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的患儿,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2个月至16岁,体重3.1-51.0(15.6±5.2)kg;年龄分布:〈1岁2例;1-3岁2例,3-16岁13例。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结合超声、CT及术中情况,手术方案实现个体化。结果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手术(AVR)3例,应用带瓣人造血管替代升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并移植冠状动脉的手术(Bentall术)1例,行Ross手术2例,行改良Ross手术6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手术(AVP)5例。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中未发现明显的瓣膜返流,患儿正常生活不受影响。结论zbJL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的个体化治疗对于外科治疗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中远期主动脉瓣再次发生病变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关注。
- 朱贵军严哲陈兴澎王亚宏蔡巍巍李斌李晓恒张小涛赵勇鹏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个体化治疗
- 右美托咪啶对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白细胞介素-22表达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白细胞介素-22(IL-22)表达的影响。
方法60例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以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阿曲库铵麻醉诱导,以静脉泵入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间断吸入七氟醚。右美托咪啶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1.0 μg/(kg·h)10 min后,持续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0.5 μg/(kg·h)维持,对照组同期给以等量生理盐水。于T1(麻醉诱导后)、T2(吻合血管前)、T3(术后6 h)、T4(术后3 d)、T5(术后7 d)5个时间点采空腹静脉血4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2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右美托咪啶组IL-22及IL-6水平在T2、T3、T4、T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22(T2:10.03±1.10比13.65±1.21,P=0.001;T3:13.31±1.01比18.23±1.32,P=0.001;T4:25.35±1.28比38.56±1.03,P=0.001;T5:20.47±1.28比35.39±1.03,P=0.001),IL-6(T2:201.85±26.54比237.65±35.45,P=0.001;T3:241.65±30.12比284.62±36.25,P=0.001;T4:117.62±13.62比136.21±12.36,P=0.001;T5:97.62±10.10比116.21±11.12,P=0.001)。结论 右美托咪啶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能够降低IL-22及IL-6水平,发挥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 陈兴澎李斌胡杰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2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情况,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培养病原学种类、超声心动图改变及外科治疗效果、预后等。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及心脏听诊有杂音;6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血培养阳性39例,阳性率为57.35%,病原菌以链球菌属为主,占46.15%;其次为葡萄球菌属等,真菌较少见,仅占5.13%;64例治愈好转,好转率94.12%,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顽固室性心律失常。结论早期诊断,术前积极的抗感染,适当的手术时机、完善的手术矫治和内外科的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心功能的损害,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
- 李斌赵文增陈兴澎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外科手术
- 儿童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13例主动脉瓣病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1~12岁,年龄分布1~3岁6例,3~6岁3例,6~12岁4例;体重12-36kg,平均24蝇。术前经心脏超声及心脏CT明确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8例,后天获得性主动脉瓣病变5例。手术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结合超声、CT及术中情况决定手术方式。结果全组13例中,行改良Ross手术4例,主动脉瓣成形术3例,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手术3例,Bentall术1例,Ross手术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采用冷血停跳液或冷晶体停跳液灌注,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时,切开直接灌注,术中均应用超滤。术后有效随访患儿11例,2例患儿未规律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全部存活,正常生活不受影响。机械瓣置换的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目前无并发症出现。2例随诊过程中发现瓣膜压差大于40mmHg,一般状况可,随访中未发现明显瓣膜严重反流。结论儿童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有多样性的特点,本文旨在为心外科医师在儿童主动脉瓣病变的治疗策略方面提供更多的临床经验,儿童主动脉瓣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 朱贵军陈兴澎王亚宏蔡巍巍严哲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外科手术
-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变化规律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分析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ONCAB)与非体外循环(OPCA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各40例,术前即刻、术后即刻、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检测cTnI水平.结果 cTnI在ONCAB组与OPCAB组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然后逐渐下降;OPCAB组cTnI浓度峰值较ONCAB组显著减低.发生心肌梗死5例,其中ONCAB组3例,OPCAB组2例,cTnI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cTnI在ONCAB组与OPCAB组变化规律均表现为迅速升高,然后逐渐下降.观察cTnI变化,可以判断心肌损伤程度,改善预后.
- 李斌陈兴澎王亚宏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损伤CARDIACTROPONIN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7年
-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可诱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表现为术后心脏复跳困难以及术后心律失常、
- 胡杰苏新娟郑海涛陈兴澎
- 关键词: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心律失常氧化应激反应心脏复跳
- 二尖瓣双孔成形术治疗婴幼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二尖瓣双孔成形术对婴幼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随机分成二尖瓣双孔成形术组(A组)和二尖瓣交界环缩成形术组(B组),每组9例。记录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心功能NYHA分级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其生存率与返流率。结果 1两组患儿反流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存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情况明显优于B组患儿,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行二尖瓣双孔成形术,可有效提升其生存率,改善心功能,避免术后因心功能损害所造成的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蔡巍巍陈兴澎王华王亚宏朱贵军
- 关键词:婴幼儿二尖瓣关闭不全
-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案。方法40例冠状动脉畸形患者行外科治疗,其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0例,冠状动脉瘘30例。结果1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者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生存病例随访1-5年,无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 李斌陈兴澎王亚宏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 48例高危冠心病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高危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48例高危冠心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男性32例,女性16例,对手术方法及围术期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搭桥127支,平均2.63支。使用完全静脉桥22例,全动脉化10例。平均体外循环辅助时间55min。5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早期死亡3例(6.25%),分别为低心排综合征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高危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术中尽量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合理的手术设计、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灵活地使用体外循环辅助、积极应用IABP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蔡巍巍陈兴澎王亚宏李晓恒庞锋李宏伟李斌张小涛朱贵军
- 关键词: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心脏不停跳
- 常温行CABG合并CEA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同期常温行冠脉旁路移植及颈内动脉剥脱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14-01—2016-05收治冠心病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18例,行常温下冠脉旁路移植加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未使用血管转流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均在术后12 h内清醒拔管,除1例因术后胸骨愈合不良死亡,其余17例均痊愈出院。无患者出现术后脑部缺血或梗死症状,术前颈动脉狭窄症状都有所改善,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血流量术前峰值(210.15±85.14)cm/s,术后10 d峰值(100.01±16.21)cm/s,颈动脉血流峰值有明显降低(P<0.05);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术后EF值(59.6±6.2)%,高于术前EF值(49.1±5.8)%(P<0.05)。结论常温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合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未使用血管分流环,手术操作精细,是安全有效的。
- 陈兴澎胡杰
- 关键词:常温冠脉移植颈内动脉内膜剥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