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辉

作品数:77 被引量:428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经济管理
  • 21篇文化科学
  • 15篇社会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知识共享
  • 31篇共享
  • 11篇团队
  • 10篇知识
  • 10篇企业
  • 9篇意愿
  • 9篇知识共享意愿
  • 7篇实证
  • 7篇文化
  • 7篇高校
  • 6篇实证研究
  • 5篇中介
  • 5篇生命周期
  • 4篇员工创新行为
  • 4篇知识共享行为
  • 4篇知识属性
  • 4篇共享行为
  • 4篇二极管
  • 3篇中介作用
  • 3篇社会

机构

  • 55篇江苏科技大学
  • 16篇南京大学
  • 13篇南京航空航天...
  • 11篇江苏大学
  • 5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南京航天航空...
  • 1篇江苏省宏观经...

作者

  • 75篇金辉
  • 10篇杨忠
  • 8篇段光
  • 6篇钱焱
  • 5篇冯帆
  • 5篇李支东
  • 5篇罗小芳
  • 4篇葛红娟
  • 4篇黄彦婷
  • 3篇李辉
  • 3篇苗壮
  • 3篇吴洁
  • 2篇盛永祥
  • 2篇张美书
  • 2篇尹航
  • 2篇庞长伟
  • 2篇刘益平
  • 2篇杨帆
  • 2篇白旭
  • 2篇申超

传媒

  • 5篇江苏科技大学...
  • 4篇科技管理研究
  • 4篇研究与发展管...
  • 3篇科技进步与对...
  • 3篇科学学与科学...
  • 2篇软科学
  • 2篇技术经济与管...
  • 2篇科研管理
  • 2篇情报杂志
  • 2篇科学学研究
  • 2篇运筹与管理
  • 2篇通信企业管理
  • 2篇管理科学
  • 2篇管理评论
  • 2篇大连海事大学...
  • 2篇管理学报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预测

年份

  • 7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0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1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知识共享是“圈子游戏”吗?——文化价值观与圈内/圈外知识共享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聚焦中国职场中颇具代表性的圈内人/圈外人身份,探讨了圈内/圈外知识共享、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价值观与圈内/圈外知识共享之间关系的代际差异。基于对中船重工149位年轻样本和168位年长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年轻和年长样本的圈内知识共享均显著高于圈外知识共享;年轻样本的各文化价值观变量均值均显著低于年长样本;不考虑代际差异时,集体主义、面子取向显著促进圈内知识共享但显著抑制圈外知识共享,人情取向显著促进圈内知识共享但对圈外知识共享无显著影响,长期取向、关系取向、和谐取向对圈内/圈外知识共享均产生显著积极影响;考虑代际差异时,年轻和年长样本的大部分结论与总体样本一致,但在年轻样本中,长期取向、和谐取向对圈内/圈外知识共享的影响较为凸出,集体主义对圈外知识共享无显著消极影响,而在年长样本中,关系取向对圈内/圈外知识共享的影响最明显,面子取向对圈内知识共享无显著积极影响。
金辉李辉李辉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代际差异
人力资本分类及转化研究初探
2006年
一引言 人才,是21世纪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人才的发掘、储备和利用等日常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已经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高度。把人才作为资本的观点,已经获得全世界各行各业的人士的普遍认同。近年来,随着团队理论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很多学者逐步把团队作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人力资本新分类方法作为研究出发点,对团队的人力资本转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其目的在于为进一步有效开展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和团队研究提供必要借鉴。
苗壮刘益平金辉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资本转化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团队理论
领导长期导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双刃效应——基于一个被调节的双中介模型
2023年
如何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指导本土管理实践日渐成为学界与业界关注的重点议题。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探究了领导长期导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功效、作用路径和边界条件。通过两时段对71名领导和365名员工进行了配对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领导长期导向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倒U形影响,且正向影响员工促进定向和防御定向;员工促进定向和防御定向分别正向和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且均在领导长期导向与员工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时间压力正向调节领导长期导向与员工创新行为间倒U形关系,且分别负向和正向调节领导长期导向与员工促进定向和防御定向间关系,并进一步调节员工促进定向和防御定向的中介作用。
金辉许虎
关键词:员工创新行为
文化与创新关系研究的面貌呈现
2019年
文化与创新的关系不仅停留在技术创新领域,也呈现于理论研究领域。以1998年至2017年间CSSCI收录的355篇有关"文化与创新"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年代分布、作者产量、高被引文献、期刊共被引、作者共被引、关键词共现等进行系统化分析后发现:文化与创新相关文献网络密度较低,各研究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文化与创新的研究多集中在管理学领域,学术指向性强烈;当前我国文化与创新领域的研究与西方学界交集较多;文化与创新研究的四大热点领域分别为文化对创新行为及创新绩效的驱动作用研究,文化与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关系的研究,本土文化对创新的影响作用研究以及组织文化、知识管理与创新关系的研究。
金辉骈骞雅张光明
关键词:文化CITESPACE知识图谱
生命周期视阈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任务策略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协同创新是高校在政府引导下向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借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来自不同组织的成员组建的创新联盟是推进协同创新的生力军。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可将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酝酿组建、成长发展、稳定运作、衰退休整4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协同创新联盟形成的演化规律及阶段任务,以期对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保障协同创新活动有效推进。
张美书金辉
关键词:特质生命周期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流程探究被引量:4
2010年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企业探索低成本、高效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颖模式。但由于其复杂的决策过程,使其在可能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丧失。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流程中四大关键决策点为内外环境、外包内容、外包方式以及供应商选择,应从全流程的视角指导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
金辉马红燕缪素丹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企业产品创新与网络嵌入——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6
2016年
从创新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产生的资源缺口出发,基于企业资源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研究了两类产品创新的网络嵌入性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345份制造企业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对于创新资源缺口的弥补,突破性创新倾向于通过开创性学习而与规模相对较大的弱关系进行强联结,渐进性创新倾向于通过开发性学习而与规模相对较小的强关系进行弱联结。从而,两类产品创新与其网络嵌入性之间存在辐合关系;其间,两类组织学习分别起到了中介作用。
李支东金辉
关键词:网络嵌入组织学习
基于匹配视角的内外生激励、知识属性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选取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内生激励)和期望的物质奖酬(外生激励)作为激励因素的代表构念,选取知识的隐性程度(自然属性)和感知的知识个体所有权(社会属性)作为知识属性的代表构念,探讨了内/外生激励因素和知识的自然/社会属性对知识共享意愿的作用机理,以及二者在影响知识共享意愿过程中的匹配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和期望的物质奖酬对知识共享意愿均有显著正向作用;知识的隐性程度和感知的知识个体所有权对知识共享意愿均有显著负向作用;知识的隐性程度对知识共享自我效能的激励功效有正向调节效应,对期望的物质奖酬的激励功效有负向调节效应;感知的知识个体所有权对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和期望的物质奖酬的激励功效均有正向调节效应.
金辉
高可靠性双输入七电平静止变流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双输入七电平静止变流器,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该变换器由两个直流电压源(V<Sub>in1</Sub>~V<Sub>in2</Sub>)、十个开关管(S<Sub>1</Sub>~S<Sub>...
于兆龙葛红娟杨帆李石振金辉尹航
文献传递
工作重塑就能提高员工创造力吗?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被引量:13
2020年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个体—情境交互理论,本文深入分析了工作重塑为何以及怎样影响员工创造力并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对来自5家信息技术企业的34个团队的281名研发人员的配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团队和个体工作重塑对员工工作投入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完全中介了团队和个体工作重塑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即工作重塑提升了员工在工作中的投入,继而增强了员工创造力。同时,团队创新氛围会强化工作投入对创造力的直接效应,以及工作重塑通过工作投入影响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即相对于低创新氛围团队,高创新氛围团队的成员更能因为工作重塑而增强工作投入,进而提升其创造力。
李辉金辉
关键词:创造力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