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奇

作品数:266 被引量:1,02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113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4篇医药卫生
  • 46篇生物学
  • 27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8篇病毒
  • 74篇基因
  • 61篇结核
  • 48篇杆菌
  • 42篇结核病
  • 37篇基因组
  • 33篇分枝杆菌
  • 32篇抗体
  • 31篇蛋白
  • 29篇结核分枝杆菌
  • 25篇中和性抗体
  • 25篇流感
  • 25篇免疫
  • 25篇分子
  • 23篇结核病诊断
  • 22篇噬菌体
  • 22篇菌体
  • 21篇试剂
  • 20篇中和活性
  • 20篇噬菌体表面展...

机构

  • 124篇中国医学科学...
  • 72篇中国疾病预防...
  • 64篇中国预防医学...
  • 7篇北京市结核病...
  • 6篇解放军农牧大...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深圳市疾病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国家人类基因...
  • 4篇安徽省肺科医...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云南省流行病...

作者

  • 264篇金奇
  • 74篇侯云德
  • 33篇刘立国
  • 31篇杨帆
  • 29篇张笑冰
  • 25篇陈哲
  • 21篇杨剑
  • 14篇殷震
  • 13篇梁国栋
  • 13篇付士红
  • 13篇张维佳
  • 12篇周国林
  • 12篇彭俊平
  • 12篇张艳
  • 12篇曾力宇
  • 12篇薛颖
  • 12篇刘海鹰
  • 11篇董杰
  • 11篇李茂祥
  • 10篇章金钢

传媒

  • 37篇病毒学报
  • 15篇中国科学(C...
  • 15篇中华实验和临...
  • 7篇科学通报
  • 6篇中国防痨杂志
  • 5篇中国科学(B...
  • 4篇中国兽医学报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结核病与胸部...
  • 2篇生物化学杂志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14篇2021
  • 21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6篇2014
  • 11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13篇2005
  • 8篇2004
2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核分枝杆菌耐吡嗪酰胺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吡嗪酰胺(PZA)是结核病短程化疗中的一线抗结核药物,由吡嗪酰胺酶转换成为活性形式吡嗪酸而生效。吡嗪酰胺酶由pncA基因编码,pncA基因突变会导致该酶活性丧失,与PZA耐药性产生有关。为了进一步明确PZA耐药性产生的基因学基础和PZA耐药株的pncA基因突变率,对中国10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DNA序列测定,其中85株为PZA耐药株,15株为PZA敏感株。PZA耐药株有27%(23/85)发生了pncA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吡嗪酰胺酶基本氨基酸序列的改变,突变分布在pncA基因开读框架17-546位的核苷酸。其中有一株突变位于pncA基因的调节区域-11位处。同时发现20%(3/15)pncA敏感株也发生了pncA基因突变。敏感株发生突变可能是由于PZA敏感性实验不准确或存在其它耐药机制。实验表明,pncA基因突变是PZA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中国PZA耐药临床分离株尚存在其它耐药分子机制。
姜英彭俊平杨帆余黎王玉琳金奇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DNA序列分析
志贺氏菌属鲍氏(S.boydii)亚群基因组组成与进化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法(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对志贺氏菌属鲍氏(S.boydii)亚群共18个血清型代表菌株的基因组结构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亚群基因组的“共有骨架”包含2552个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同源的ORFs.比对K12基因组,该亚群所有菌株基因组共同缺失ORFs为199个,主要涉及外膜蛋白编码基因和O-抗原合成相关基因,而属于亚群特异性的ORFs主要以噬菌体基因和未知功能ORFs为主,一些参与铁离子代谢、运输和Ⅱ型分泌系统基因在大多数的鲍氏菌株中存在.以比较基因组杂交法得到的进化分析显示:鲍氏亚群18个血清型代表菌株可分为4组,其中13型与其他菌株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分组结果与某些代谢相关的基因分布情况存在对应关系.通过对该亚群“共有骨架”、缺失基因和株特异基因,以及进化分类等方面的分析,以期探索该亚群基因组的进化规律,并为志贺氏菌属鲍氏亚群的致病机理、疫苗研制和药物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张笑冰王璟彭俊平杨娥宾文杨剑董杰孙立连徐星晔金奇
关键词:比较基因组杂交比较基因组进化分析志贺氏菌亚群
一组通用性温控型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载体的组建及其应用
张智清侯云德李福胜金冬雁金奇李玉英
用原核细胞生产多肽药物的关键是要有高效的原核表达载体,使外源基因能转送到细菌细胞内并获得高效表达。我们采用DNA重组技术和人工合成DNA的方法组建了一组通用性较强的,可温控的,可表达非融合蛋白的高拷贝高效表达载体-pBV...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载体DNA重组
红色毛癣菌孢子期与萌芽期基因表达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是最常见和流行范围最广的一种浅部感染真菌,它的孢子萌发是和致病密切相关且非常重要的发育过程.为研究出芽时生理、生化以及细胞学方面的改变,从红色毛癣菌cDNA文库中选取了3364条有明确功能注释的表达序列标签(ESTs)制备了cDNA芯片,对孢子期及萌芽期进行了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孢子萌发过程中有335个基因表达上调,主要是翻译、修饰蛋白及结构蛋白.细胞壁和细胞膜组分大量合成,暗示它们是细胞形态发生的基础.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组成部分表达上调,推测它可能在红色毛癣菌孢子萌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各种代谢途径表达旺盛,特别是参与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的基因基本都上调,说明在氧气和葡萄糖充足的环境下,孢子主要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本研究对了解红色毛癣菌孢子萌发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信号转导和代谢特点提供了重要线索,对其他浅部真菌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杨莉王玲玲彭俊平于录刘涛冷文川杨剑陈立宏张文亮张骞齐义鹏金奇
关键词:孢子CDNA芯片基因表达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76)基因组E1区结构特点分析被引量:5
1998年
EDSV-76病毒中国株AA-2经常规方法提取其病毒DNA后,建立了限制性内切酶PstI水解片段的全基因文库。对其中PstI-G片段和PstI-A片段的正反链进行序列测定,获得EDSVE1区(0-8.8m.u)的核苷酸序列。经分析,EDSVE1区具有与其他腺病毒E1区类似的结构。以大于60个氨基酸残基为标准,EDSVE1区共有7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其中R1、R2、ElbsT和E1b1T由r链编码,其余分布在L链上,而且一些与腺病毒复制、转录有关的基序在EDSVE1区中也较为保守。
金奇曾力宇李茂祥殷震殷震
一种α1型干扰素基因新变种的发现、鉴定、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被引量:4
1992年
人α型干扰素(huIFN-α)基因家族包括IFN-αI和IFN-αII两个亚型家族.继1980年Nagata等,Maeda等首次建立人IFN-α基因无性繁殖系以来,迄今国外已从人基因组或cDNA中相继成功地分离克隆了IFN-α基因家族的20多个成员.但是,不同种族在干扰素基因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清楚.因内仅侯云德等人于1982年从经病毒诱生的中国人脐血白细胞mRNA中经逆转录克隆到IFN-αI cDNA.本文利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黎孟枫陈晓燕金奇胡钢郭辉玉侯云德
关键词:干扰素PCR基因变种
痘苗病毒天坛株P7.5k启动子的克隆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利用DNA多聚酶链锁反应(PCR)技术克隆了天坛株痘苗病毒P7.5k启动子,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天坛株7.5k启动子与WR株7.5k启动子比较,在其155bp中除存在3处点变异外,尚有一段7bp的自然缺失突变,其中4个碱基位于晚期转录起始位点,变异率高达6.45%。然而功能研究结果显示:天坛株和WR株P7.5k均为早晚期启动子,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两者的启动强度及功能时相均无明显差异。这表明:痘苗病毒基因存在多个转录起始位点是维持其遗传稳定性的一种自身保护机制。
王双平阮力金奇曹旭朱既明
关键词:痘苗病毒启动子克隆PCR
人源抗H7N9禽流感病毒中和性抗体B5、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获得的人源抗H7N9禽流感病毒中和性抗体B5,其轻链和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H7N9病毒颗粒抗原,可与...
陈哲金奇
文献传递
深圳地区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基因组特征及诊断试剂研究
何雅青金奇杨洪李琳琳周世力张海龙杨帆肖性龙姚相杰谭洁阳帆周丽吕星
本研究于1998-2007年连续十年对深圳地区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简称CA16)进行监测,掌握深圳地区流行的EV71和CA16的遗传学背景和种系进化关系,病毒变异规律和...
关键词: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基因
结核分枝杆菌候选抗原多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核分枝杆菌候选抗原多肽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由多肽1、多肽2和多肽3的三种或者任意两种组成;所述多肽1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自N末端19-27位;所述多肽2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自...
于杨刘海鹰张艳金奇
文献传递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