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巍巍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位错
  • 8篇铜单晶
  • 8篇位错结构
  • 7篇铜单晶体
  • 6篇热稳定
  • 6篇热稳定性
  • 5篇再结晶
  • 5篇退火
  • 5篇热稳定性研究
  • 4篇孪晶
  • 3篇形变
  • 3篇退火孪晶
  • 2篇形变带
  • 2篇循环形变
  • 2篇共面
  • 1篇单晶
  • 1篇退火温度
  • 1篇位错胞
  • 1篇面心立方
  • 1篇金属

机构

  • 10篇东北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郭巍巍
  • 10篇李小武
  • 5篇王小蒙
  • 5篇齐成军
  • 1篇任焕
  • 1篇颜莹

传媒

  • 2篇金属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国力学大会...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疲劳变形对〈112〉取向铜单晶体静态力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微观机理
选取〈112〉共轭双滑移取向铜单晶体为研究对象,在较宽的塑性应变幅范围内研究预循环变形对该取向铜单晶体单向力学行为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研究实际工程材料中预疲劳处理对单向力学行为的影响机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李小武王小蒙郭巍巍
预循环变形对[017]临界双滑移取向铜单晶体单向变形行为的影响
<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在铜单晶体循环变形和单向变形行为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循环变形或单向变形后铜单晶体中产生的微观位错结构对材料的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关于预循环变形对材料单向变形行...
王小蒙郭巍巍李小武
关键词:铜单晶体循环形变位错胞
文献传递
粗晶纯铝疲劳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被引量:1
2014年
在不同总应变幅下对高层错能粗晶纯铝进行疲劳实验直至达到近似相同的累积应变量,然后再在不同温度(200、330和450℃进行退火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疲劳位错结构及其退火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粗晶纯铝疲劳位错结构主要为胞结构,胞尺寸随着外加应变幅的升高逐渐减小,胞壁逐渐变得致密,胞内位错密度下降;粗晶纯铝疲劳处理后在3个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所有样品的疲劳位错结构均发生明显的回复现象;只是在相对较低温度200℃退火时,低应变幅下形成的位错结构的回复机制主要为空位消失和异号位错相消,而中、高应变幅下位错结构的回复机制主要表现为多边形化回复机制。粗晶纯铝经不同总应变幅疲劳后的DSC曲线测量结果与TEM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郭巍巍齐成军颜莹李小武
关键词:纯铝热稳定性退火
一个临界双滑移取向铜单晶体的疲劳位错结构
关于金属材料循环变形行为和变形后微观位错结构方面有结论性意义的结果大多是从面心立方(fcc)结构晶体上获得的。近年来,各种单、双和多滑移取向铜单晶体的循环应力—应变(CSS)曲线已被很好地建立起来,对不同滑移取向铜单晶体...
郭巍巍王小蒙李小武
关键词:铜单晶体循环形变位错结构形变带
文献传递
233共面双滑移取向铜单晶体疲劳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研究
在不同塑性应变幅下对[233]共面双滑移取向铜单晶体进行疲劳变形直到饱和,然后在不同温度下对疲劳变形后的样品进行退火处理.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ECC)技术观察疲劳和退火后样品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
李小武郭巍巍齐成军
关键词:铜单晶体热稳定性退火温度再结晶
文献传递
共轭和临界双滑移取向Cu单晶体疲劳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研究
2016年
在不同塑性应变幅下对[2ˉ23]共轭双滑移和[017]临界双滑移取向Cu单晶体进行疲劳实验直至循环饱和,然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考察了其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300℃退火处理后,位错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回复;500和800℃退火处理后,均发生了明显的再结晶现象,并伴随退火孪晶的形成.不同取向Cu单晶体循环变形后形成不同的位错结构,其热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脉络结构、驻留滑移带(PSB)结构、迷宫或胞结构.不同取向疲劳变形Cu单晶体中形成的退火孪晶均沿着疲劳后开动的滑移面方向发展,疲劳后的滑移变形程度越高,退火后形成的孪晶数量则越多.但过高的退火温度(如800℃)会加快再结晶晶界的迁移速率,进而抑制孪晶的形成,致使孪晶数量有所减少.
郭巍巍齐成军李小武
关键词:热稳定性晶体取向再结晶退火孪晶
不同层错能面心立方金属晶体疲劳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研究
关于层错能(SFE)对面心立方(FCC)金属晶体疲劳位错结构的影响已经取得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但其对疲劳位错结构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还少见报道[1-4].本研究选取了具有明显不同层错能的三种FCC 金属晶体(Cu-16a...
郭巍巍齐成军李小武
关键词:AL合金铜单晶位错结构
预疲劳变形对<112>取向铜单晶体静态力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微观机理
<正>选取〈112〉共轭双滑移取向铜单晶体为研究对象,在较宽的塑性应变幅范围内研究预循环变形对该取向铜单晶体单向力学行为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研究实际工程材料中预疲劳处理对单向力学行为的影响机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李小武王小蒙郭巍巍
文献传递
一个共面双滑移取向Cu单晶体疲劳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在不同塑性应变幅下对[233]共面双滑移取向Cu单晶体进行疲劳实验直至循环饱和,然后在不同温度进行退火处理.利用SEM-ECC和TEM观察疲劳位错结构及其退火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300℃时,位错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回复,高应变幅下疲劳样品中甚至出现了部分再结晶.在500和800℃退火,所有晶体都发生了严重的再结晶,并且有大量的退火孪晶出现.随着塑性应变幅和累积塑性应变量的增加,应变集中程度明显增加,为再结晶的发生和孪晶的萌生提供了更大的局部应变能,所以再结晶发生得更为显著,退火孪晶变得更为粗大且数量增加.退火挛晶的形成与层错的出现有密切关系.DSC测试分析表明,再结晶的发生不是突发式的,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郭巍巍齐成军李小武
关键词:热稳定性再结晶退火孪晶
不同取向铜单晶体疲劳位错结构观察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铜单晶体是面心立方结构晶体的典型代表,研究者们对不同取向铜单晶体的循环变形行为和变形后的微观位错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到了比较全面的结果,但对某些双滑移取向晶体的微观位错结构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对各取向铜单...
郭巍巍
关键词:铜单晶体位错结构形变带热稳定性孪晶再结晶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