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成军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位错
  • 5篇位错结构
  • 4篇铜单晶
  • 4篇退火
  • 4篇热稳定
  • 4篇热稳定性
  • 3篇再结晶
  • 3篇退火孪晶
  • 3篇热稳定性研究
  • 3篇孪晶
  • 3篇晶体取向
  • 2篇单晶
  • 2篇伸长率
  • 2篇铜单晶体
  • 2篇屈服强度
  • 2篇抗拉
  • 2篇抗拉强度
  • 2篇尺寸效应
  • 1篇面心立方
  • 1篇金属

机构

  • 7篇东北大学

作者

  • 7篇李小武
  • 7篇齐成军
  • 5篇郭巍巍
  • 2篇颜莹
  • 1篇任焕
  • 1篇王小蒙

传媒

  • 2篇金属学报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取向铜单晶体拉伸力学行为的尺寸效应研究
对于块状金属单晶体而言,不同的晶体取向意味着其力学性能的差别.而样品厚度不同时,其力学性能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尺寸效应,且样品越薄时尺寸效应往往越明显.那么不同取向铜单晶体力学行为的尺寸效应又会有何不同?目前这方面尚无系统的...
刘亚兰齐成军李小武
关键词:铜单晶体晶体取向尺寸效应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粗晶纯铝疲劳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被引量:1
2014年
在不同总应变幅下对高层错能粗晶纯铝进行疲劳实验直至达到近似相同的累积应变量,然后再在不同温度(200、330和450℃进行退火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疲劳位错结构及其退火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粗晶纯铝疲劳位错结构主要为胞结构,胞尺寸随着外加应变幅的升高逐渐减小,胞壁逐渐变得致密,胞内位错密度下降;粗晶纯铝疲劳处理后在3个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所有样品的疲劳位错结构均发生明显的回复现象;只是在相对较低温度200℃退火时,低应变幅下形成的位错结构的回复机制主要为空位消失和异号位错相消,而中、高应变幅下位错结构的回复机制主要表现为多边形化回复机制。粗晶纯铝经不同总应变幅疲劳后的DSC曲线测量结果与TEM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郭巍巍齐成军颜莹李小武
关键词:纯铝热稳定性退火
共轭和临界双滑移取向Cu单晶体疲劳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研究
2016年
在不同塑性应变幅下对[2ˉ23]共轭双滑移和[017]临界双滑移取向Cu单晶体进行疲劳实验直至循环饱和,然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考察了其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300℃退火处理后,位错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回复;500和800℃退火处理后,均发生了明显的再结晶现象,并伴随退火孪晶的形成.不同取向Cu单晶体循环变形后形成不同的位错结构,其热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脉络结构、驻留滑移带(PSB)结构、迷宫或胞结构.不同取向疲劳变形Cu单晶体中形成的退火孪晶均沿着疲劳后开动的滑移面方向发展,疲劳后的滑移变形程度越高,退火后形成的孪晶数量则越多.但过高的退火温度(如800℃)会加快再结晶晶界的迁移速率,进而抑制孪晶的形成,致使孪晶数量有所减少.
郭巍巍齐成军李小武
关键词:热稳定性晶体取向再结晶退火孪晶
不同层错能面心立方金属晶体疲劳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研究
关于层错能(SFE)对面心立方(FCC)金属晶体疲劳位错结构的影响已经取得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但其对疲劳位错结构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还少见报道[1-4].本研究选取了具有明显不同层错能的三种FCC 金属晶体(Cu-16a...
郭巍巍齐成军李小武
关键词:AL合金铜单晶位错结构
一个单滑移取向铜单晶体疲劳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ECC)技术观察研究了[4 18 41]单滑移取向铜单晶体在不同塑性应变幅下的疲劳饱和位错结构及其在不同温度等时退火条件下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300℃时,疲劳位错结构(如脉络结构、驻留滑移带PSB楼梯结构、PSB胞结构和迷宫结构等)均发生了明显回复.当退火温度高于500℃,上述这些疲劳位错结构基本消失,均发生了明显的再结晶现象,并大都伴随有退火孪晶的形成.分析认为,再结晶的发生和退火孪晶的出现不仅与退火温度和外加塑性应变幅有关,还与累积循环塑性应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郭巍巍任焕齐成军王小蒙李小武
关键词:铜单晶体再结晶退火孪晶
一个共面双滑移取向Cu单晶体疲劳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在不同塑性应变幅下对[233]共面双滑移取向Cu单晶体进行疲劳实验直至循环饱和,然后在不同温度进行退火处理.利用SEM-ECC和TEM观察疲劳位错结构及其退火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300℃时,位错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回复,高应变幅下疲劳样品中甚至出现了部分再结晶.在500和800℃退火,所有晶体都发生了严重的再结晶,并且有大量的退火孪晶出现.随着塑性应变幅和累积塑性应变量的增加,应变集中程度明显增加,为再结晶的发生和孪晶的萌生提供了更大的局部应变能,所以再结晶发生得更为显著,退火孪晶变得更为粗大且数量增加.退火挛晶的形成与层错的出现有密切关系.DSC测试分析表明,再结晶的发生不是突发式的,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郭巍巍齐成军李小武
关键词:热稳定性再结晶退火孪晶
晶体取向和样品厚度对铜单晶力学行为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六种不同厚度(厚度范围:0.1-2 mm)的[111]多滑移、[001]多滑移、[233]共面双滑移、[112]共轭双滑移、[017]临界双滑移和[345]单滑移取向的铜单晶体样品,对其进行单向拉伸实验,研究了...
刘亚兰齐成军颜莹李小武
关键词:铜单晶晶体取向尺寸效应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