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成佳
- 作品数:32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玉米叶斑病综合防治技术被引量:1
- 2015年
-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以及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西南地区,近年玉米叶斑病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造成不同程度玉米产量损失。本文提出了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配合农业防治及药剂适时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叶斑病的危害。
- 张小飞邹成佳李晓崔丽娜
- 关键词:玉米叶斑病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 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菌致病力鉴定与23份玉米品种的抗性鉴定
- 2021年
- 为明确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菌致病力差异,以33株不同类群的玉米纹枯病菌为研究对象,通过苗期和成株期的人工接种,对玉米品种川单13进行纹枯病菌菌株致病力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融合群的丝核菌对玉米的致病力差异明显,同一融合群内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AG1-ⅠA对玉米致病力最强。用AG1-ⅠA、AG4-HGI、AG2-2ⅢB、WAG-Z 4个不同融合群的菌株对23个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用AG1-ⅠA的菌株进行玉米品种抗性鉴定时,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其中,表现高感的品种1份,占比为4.35%;感病的品种6份,占比为26.09%;中抗的品种11份,占比为47.82%;抗病的品种5份,占比为21.74%;无高抗品种。用其他融合群进行接种,品种抗性仅个别为抗病品种,绝大部分为高抗品种,无法鉴定出抗性差异。
- 崔丽娜李晓章振羽张海燕刘世建龙强邹成佳
-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菌致病力抗性
- 西南地区玉米灰斑病病原种类分子鉴定被引量:14
- 2014年
- 玉米灰斑病是由尾孢菌(Cercospora)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本研究采用尾孢菌特异引物对采自西南地区经过单孢纯化的17个玉米灰斑病菌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采集自西南地区的玉米灰斑病样本分离得到的菌株都为Cercospora zeina;未检测到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这就说明,引起西南地区的玉米灰斑病主要致病种为Cercospora zeina。
- 张小飞李晓崔丽娜邹成佳杨晓蓉
-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尾孢菌分子鉴定
- 一种草地贪夜蛾接种装置
-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接种装置接种量难以保持一致或相近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草地贪夜蛾接种装置,包括接种器及调节座,所述接种器包括接种筒及设置于所述接种筒底部的出料柱,所述调节座包括固定座及位于所述固定座内的一对滑块,一对...
- 崔丽娜李晓张海燕王立峰龙强边成丽蔡伟莉邹成佳章振羽段璐瑶李文议向运佳
- 我国玉米灰斑病菌ISSR分析
- 玉米灰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Cercosporazeae-maydis Theon and Doniels)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192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首次被发现.我国于1991年在丹东地区首次报道了该病的发生,至...
- 张小飞李晓崔丽娜邹成佳杨晓蓉向运佳
-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菌ISSR聚类分析
- 一种玉米病害抗性的室内快速鉴定方法
- 本发明属于玉米黄曲霉穗腐病抗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玉米病害抗性的室内快速鉴定方法,包括步骤:A、制备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B、制备消毒的供试玉米品种样品;C、将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分别接种在每种消毒的供试玉米样品的每个籽粒上...
- 邹成佳李晓杨晓蓉崔丽娜章振羽张海燕向运佳郑双丽杨芳英
- 文献传递
- 我国玉米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为明确我国发生的玉米灰斑病菌地理差异及遗传结构,利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对玉米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尾孢菌特异引物对分离自四川、云南、湖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16个玉米灰斑病菌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通过ISSR标记筛选出10个扩增多态性好且稳定的通用引物,共扩增出81条DNA条带,均为多态性条带,扩增片段大小在200-2 000 bp之间,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为0.19-1.0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19时,供试菌株被聚为2大类群,来自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菌株各自聚为一组,在DNA水平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认为是2类不同的致病类群。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引起西南各地区玉米灰斑病的主要致病菌均为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 zeina。表明我国玉米灰斑病菌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标记可揭示出玉米灰斑病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性,可用于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 张小飞李晓崔丽娜邹成佳李菁龙永昌
-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菌聚类分析
- 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病菌融合群鉴定和UP-PCR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明确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病菌组成结构,从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和重庆)玉米纹枯病样上分离获得285个疑似丝核菌菌株,根据培养性状、菌丝形态和细胞核染色对其进行鉴定,通过载玻片配对培养法对鉴定出的菌株进行菌丝融合群鉴定,并采用UP-PCR方法从各融合群中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疑似菌株中共鉴定出253个丝核菌,分别为224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29株玉蜀黍丝核菌R.zeae。立枯丝核菌包括5个融合群,其中AG1-ⅠA共201株,出现频率为79.4%;AG1-ⅠB共2株,出现频率为0.8%;AG2-2ⅢB共3株,出现频率为1.2%;AG4-HGⅠ共10株,出现频率为3.9%;AG-5共8株,出现频率为3.2%。29株玉蜀黍丝核菌融合群均为WAG-Z,出现频率为11.5%。遗传变异分析中,当相似系数为0.78时,按照出现频率从立枯丝核菌和玉蜀黍丝核菌选取的不同融合群的20株菌株被划分为6个类群,与菌丝融合分析结果完全吻合,其中AG2-2ⅢB融合群首次从西南地区玉米上分离到。
- 崔丽娜张小飞邹成佳李晓杨晓蓉向运佳
-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融合群
- 一种玉米病害抗性的室内快速鉴定方法
- 本发明属于玉米黄曲霉穗腐病抗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玉米病害抗性的室内快速鉴定方法,包括步骤:A、制备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B、制备消毒的供试玉米品种样品;C、将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分别接种在每种消毒的供试玉米样品的每个籽粒上...
- 邹成佳李晓杨晓蓉崔丽娜章振羽张海燕向运佳郑双丽杨芳英
- 文献传递
- 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zeicola)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利用简单序列重复间隔区(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ISSR)标记对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zeicol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筛选出9个扩增多态性好且稳定的通用引物, 共扩增出47条DNA条带, 大小分布于250~2 000 bp之间, 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3条, 为总条带数的70.21%。遗传距离为0.91处时, 所有菌株被聚为6个组。ISSR标记可以揭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差异性, 可用于玉米圆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此外, 通过分子标记划分的类群与利用寄主反应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但其关系并不密切。
- 张小飞李晓崔丽娜邹成佳杨晓蓉向运佳
- 关键词:聚类分析